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强  郑义 《领导文萃》2006,(2):133-135
我出生的时候,“文革”已经接近尾声。我对这“四人帮”在历史上所犯下的罪恶,只能通过书本来了解。2005年5月10日,新华社电讯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张春桥因患癌症,于2005年4月21日病亡。”魏明伦先生说,有大学生听到消息后,茫然而问:“张春桥是哪里的歌星啊?”时间的作用真是奇妙。它可以淡化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使那些曾经的伤痛,渐离渐远,仿佛从来未曾存在过。就像我现在翻阅蓝苹的文章,竟然看不出里边的“反革命本质”,也读不出什么“野心”与“阴谋”。我把这些文字编织成的“蓝苹形象”,称为“纸上的蓝苹”。也许郁风说得对:…  相似文献   

2.
阎长贵 《领导文萃》2010,(24):62-66
<正>毛泽东和江青都是发展变化的。1930年代,即毛泽东和江青恋爱结婚的时候,毛泽东是革命领袖,江青是进步青年,他们的结合有什么不可?看待毛泽东和江青的结合,一定要有平常的眼光和平常的心。对毛泽东和江青的婚姻,现在相当权威的书上说是"错误的选择"、"失败的选择",中央政治局对毛、江结合有"约法三章"的说法  相似文献   

3.
汪朗 《领导文萃》2014,(10):56-59
正"文革"前——第一次见江青《沙家浜》剧本改编之后,爸爸才和江青第一次见了面,这已经是1964年的冬天。爸爸第一次见江青是在中南海颐年堂。江青召见爸爸是她想搞一出新戏。当时小说《红岩》出版不久,在全国引起轰动。于是江青就想借用这个题材搞一个京剧《红岩》。  相似文献   

4.
王凡 《领导文萃》2008,(18):107-111
1975年秋,重病缠身的康生,已感到他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当王海容和唐闻生前去看望他时,他说有重要情况托她们转告毛主席,康生说出江青历史上是叛徒,知情者,可找王观澜(徐明清的丈夫)。一年后的1976年10月,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粉碎。在清理江青档案时,发现有一份延安时期,徐明清为江青写的证明材料,据此怀疑徐明清与江青关系密切,徐明清被捕入狱。  相似文献   

5.
锡鹏 《领导科学》2001,(18):40-41
1966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这次会议通过了“五·一六通知”之后,江青一伙开始到处煽风点火。会后,6月19日,王震离京回湖南继续养病。就在他离开北京的第二天,农垦部便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动员大家放手揭发王震。从6月20日到8月1日,在这40天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1974年下半年,由于毛泽东对江青的多次严厉批评,使江青蓄谋已久的妄图利用四届人大"组阁"的图谋,未能得逞.  相似文献   

7.
寻访毛远新     
叶永烈 《领导文萃》2008,(7):106-109
毛远新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因为他是“文革”中的风云人物,一度成为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后来成为毛泽东的“联络员”。他深得毛泽东和江青的信任。差一点成为毛泽东的接班人。一位朋友告诉我毛远新来沪的消息,1991年7月我便前去访问。  相似文献   

8.
《领导文萃》2011,(12):53-56
1976年9月9日凌晨5点。毛泽东,这位长期领导中国的巨人在大约5个小时之前刚刚离开人世。中南海,毛泽东住地会议厅。华国锋正注视江青,同坐的还有几位政治局委员。江青正尝试将议题引向对邓小平的批判,  相似文献   

9.
江青的《我的一封公开信》党的“九大”前的一天晚上,江青对我说:“你给徐业夫同志(毛主席的秘书)打个电话,叫他把《我的一封公开信》给我送来,我现在等着他。”  相似文献   

10.
水静 《领导科学》2002,(6):36-37
在"文革"以前,人们对于江青是知之甚少的,但对于高级干部来说,关于江青的一些事情就不是什么秘密了,而在他们的夫人们中,则是一个常带贬义的话题,只是出于对毛主席的维护以及组织纪律的约束,极少外传罢了.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曾有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牛虻》等外国文学作品的风行,值得在什么史册上添注一笔的话,那么,到了六七十年代,大仲马的《基度山恩仇记》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也是值得一提的。那时候,在公众的书市、书架、书桌上,所有被江青谥为“封、资、修”“名、洋、古”的文学著作,都已扫荡一空。但是《基度山恩仇记》则因江青的青睐,而在一定范围内传阅不歇。江青爱读此书,一定另有缘由;但不像毛泽东对《红与黑》一书的观感,有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记录,因此,我们只好试加猜测了。一九六六年十月,赵丹、郑君…  相似文献   

12.
往事依稀,30年代上海初遇蓝苹。未曾料到一封谏阻毛、江婚姻的电报落入康生之手此刻,扬帆坐在苏联巴尔维哈疗养院豪华、安静的休息室里。自从得病已经戒烟了,医生也劝他不要抽烟,现在他却点燃了一支烟。他借着缕缕烟雾,追忆那些已经消逝了的往事。他要把那些遥远年代经历的事,借助烟雾,一件件、一点点地连贯起来。于是他的眼前重又出现了当年的幻影。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同志一生中用过多位秘书,他对秘书独特的要求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充分信任韦明是在周恩来身边工作了8年的秘书。1951年,年轻气盛的韦明顶撞了江青两次。一次是江青不顾周恩来有病,硬是打电话干扰他,被韦明挡了驾;另一次是在确定参加电影剧本作者谈话人选的问题上,韦明  相似文献   

14.
《领导文萃》2008,(5):100-102
1971年,林彪的自我爆炸,陈伯达的下台,使排在野心家张春桥前面的两个名字勾销了,张春桥成了仅次于毛泽东、周恩来、康生、江青的第五号人物。  相似文献   

15.
坦诚坦诚、直率而不矫揉造作,这是邓小平性格的一个显著的特征。 首先,邓小平对他不赞成的东西决不曲意奉迎。比如,他是传统京剧艺术的爱好者,他对江青搞的京剧改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07,(12):171-172
《中国崛起策》;《特别辩护——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辩护纪实》;《贞观政要》;《论剑——新视野下的中国大战略》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一生任用过很多秘书,帮助他处理一些日常政务或是生活事宜。主要秘书为五人,人称“五大秘书”。他们是胡乔木、田家英、叶子龙、陈伯达、江青。  相似文献   

18.
霞飞 《领导文萃》2013,(15):54-57
邓小平反对"学小不学大"1974年,江青在天津听到隶属于天津的宝坻县有个小靳庄大队,那里的农民会唱样板戏,能编顺口溜。后来她又两次去小靳庄,在那里组织农民唱歌跳舞,写大批判文章,搞所谓的文艺革命,号召人们去参观学习。江青这样一搞,实际上是在大寨之外,另立了一个农业战线典型。虽然她还不敢公开说出否定大寨的话,但她这种做法,起着否定大寨、干扰当年全国人民学大寨的作用。邓小平当时复出不久,在周恩来生病期间,他主持中央日常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在1975     
毛泽东批判“四人帮”1975年春天。邓小平复出工作一年多,就被毛泽东赋予了党政军大权,而且在周恩来的支持下,大张旗鼓地开展整顿,这实在让以江青为首的“文革”势力感到嫉妒、恼怒,甚至恐慌。他们深知由邓小平发起的这一场整顿,将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威胁。从邓小平复出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在密切  相似文献   

20.
水静 《领导科学》2002,(8):46-47
时时露"峥嵘" 记得江青拍的一幅照片上题了一首诗,其中有"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之句,这也是她的自我描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