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中日端午民俗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各地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国的端午节习俗于唐朝传入日本民间并流行至今,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在门口插菖蒲和艾蒿;洗菖蒲浴;供奉粽子和柏饼;悬挂"鲤鱼旗";等等.端午节在日本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流变,先后演变为男儿节、儿童节,节日庆祝形式也在发生变化.日本对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高度重视与保护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  相似文献   

2.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各地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国的端午节习俗于唐朝传入日本民间并流行至今,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在门口插菖蒲和艾蒿;洗菖蒲浴;供奉粽子和柏饼;悬挂鲤鱼旗;等等。端午节在日本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流变,先后演变为男儿节、儿童节,节日庆祝形式也在发生变化。日本对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高度重视与保护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  相似文献   

3.
孟兰盆节是日本继新年以后的第二大传统节日。飞鸟时代传入日本后,主要内容从施僧演变为祭祖,最终确立了祖先信仰的主导地位。该信仰是中日传统文化交流的产物,基本内容可分为迎接祖先、祭祀祖先、欢送祖先三个方面。一千多年来,孟兰盆节的祭祖思想深深扎根于日本人心中,是孟兰盆节在日本传承的根本原因。基于此,考察日本孟兰盆节的祖先信仰可以深入了解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探索中日交流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2009年6月27日下午,在传统羌族妇女节--瓦尔俄足节的最后一天,四川茂县举行了首届羌族"瓦尔俄足"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陕西、贵州、四川以及美国、韩国、日本等地的海内外专家、学者、羌族"非遗"传承人共聚一堂,共谋羌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是以日本盂兰盆节为焦点,探索日本的"年中行事"(即一年中所举行的节日庆典)与佛教之间的渊源。盂兰盆节作为宗教节日,于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举行,因其正处于一年之中,因此又称为中元节。对于日本来说在佛教节日传入之前,每年的七月份也有种种节令活动,但只有在佛教的盂兰盆会习俗传入后才为原始节庆蒙上宗教色彩,成为或复合成为宗教节日。1全文重点讲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年中行事"起源的方式为基础对其进行分类;第二部分是日本在佛教传入之前的"盂兰盆"2活动;第三部分是与佛教思想结合之后的盂兰盆节。  相似文献   

6.
游宗 《老友》2009,(9):47-47
丝网花最早起源于日本,被当地人称为"东篱花"。由于制作丝网花的基本材料是普通的丝袜,因而也被称为"丝袜花"。丝网花在日本最初是人们将破损的弃之可惜的丝袜,经巧妙构思创作出来的,后来逐渐风靡日本,受到许多家庭主  相似文献   

7.
"家"是社会的缩影,是育人的摇篮.根据"家"的不同,产生的思想和观念也不同.中国的"家"和日本的"家"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无论是作为房屋建筑的"家"还是作为"家庭"的"家",其构造及家庭观念也有共同点和不同点.正确认识和理解中日文化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相互承认不同点,才是今后两国人民相互交流最需要的姿态.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三洞乡水族端节仪式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仔细观察了水族端节祭祖仪式的各个环节和相关组织原则,分析了端节仪式展现出的社会组织情况.指出家庭内的祭祖仪式之上还有更大范围的祭祖仪式——游端."游端"展现了高于家庭的更大的血缘组织单位"忌油圈"的范围,同一个"忌油圈"的人不能通婚,但有互相帮助的义务.  相似文献   

9.
百科瞭望     
《山西老年》2008,(5):32-33
国际家庭日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是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于1993年2月设立的,并在1994年,也就是第四十四届联合国大会宣布的"国际家庭年"这一年正式生效。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人们对有关家庭问题的警觉性,改善家庭的地位和条件,促进家庭  相似文献   

10.
"鼓藏节"的本义就是"同社苗人过节以祭祀一节木鼓"。按照苗族传统,这节木鼓必须用枫香树制作,所以祭鼓就是祭祀枫香树生出的苗族祖神"蝴蝶妈妈"。同时,鼓与"日"通,而以鼓祭"日"肯定与稻作有关,由此我们也可以断定,"鼓藏节"是在稻作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节日。另外,"鼓藏节"的开鼓仪式始终在模拟两性交合,这一点也反映出"鼓藏节"所祈求的"生产性"。  相似文献   

11.
试论传统家族文化对中日企业发展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首先对比分析了中日传统家庭和家族文化的差异,其次说明了中日不同的家庭和家族文化对企业经营的不同影响,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日本企业经营对中国家族企业现代化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一、别样的日本七夕节日本七夕节源于中国,但与国内的"中国情人节"不同,在日本七夕不带有任何和情人节相关的色彩。七夕是孩子们的节日,每年这个时候,大人和孩子都会聚在一起,把心愿写在纸条上,然后挂在树上。在日本东京学习时,结识了中野太郎,受邀请,我有幸和他们一家共渡七夕节。一大早,我们一行便赶往东京的迪斯尼乐园。在东京街头,  相似文献   

13.
《父子之间:家庭书信集》为我们研究奈保尔提供了最为真实可信的历史材料。通过分析这部家庭书信集,揭示出作家少年时代特立尼达生活的"文化悬挂",青年时代留学英伦经历的"文化祛根",以及父亲在文学上对儿子的影响;所有这些对于奈保尔精神气质和文学理念的初步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作家后来的"文化无根"状态,与这一时期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对这部书信集的研究,是全面了解奈保尔的必要起点。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注定要牵动万千家庭情愫、改变万千家庭思维模式、影响万千孩子命运的全新的节日符号——中国家长节悄然诞生。10月22日至23日,首届中国家长节在滨州隆重举行。该活动宗旨是探讨信息化时代大教育走向、推广家校社共育示范区成果。中国关工委、教育部、团中央、全国总工会、中科院、北京  相似文献   

15.
曹传柳 《社区》2012,(13):23
6月6日,烟台市芝罘区凤凰台街道中台社区举行了悬挂全国统一的城乡社区标识"中国社区"的仪式。据悉,这是"中国社区"标识公布后,山东省第一家启用该标识的社区。  相似文献   

16.
日本平安时代的婚姻、家庭形态——"访妻婚"和"妻方居住婚"与当时的"摄关政治"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日本史料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当时的婚姻、家庭形态中所包含的"小孩的归属"问题、"近亲婚姻"问题和"正妻地位的确立"问题对"摄关政治"的确立、持续和衰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二战日本战败以后,传统伦理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被占领时期一系列改革措施的颁布和实施,传统的"家"制度遭遇到存续危机.在经济复苏以及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日本家庭结构悄然改变:核家庭逐渐成了日本家庭的主要存在方式.在20世纪60年代,关注家庭结构变迁以及核家庭的小说相继发表,引起文坛对战后家庭问题的关注.大庭美奈子的《铁杉之梦》刻画了发生在核家庭空间内的夫妻子女关系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是战后家庭主题小说中的代表作.以家庭暴力为关注点探讨大庭的家庭主题小说所反映出的深层、复杂家族关系以及女性在家庭中的生存状况,可以加深对大庭家庭主题小说的战后性以及现代性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2010年的女人节,杨楠是在日本度过的。 不是度假旅游,而是为了3月10日的亚冠比赛。这一次,建业要在日本客场迎战大阪钢巴队。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的护理日渐成为社会的一个关注点。羽田圭介的《颓败与重生》就是以老人护理以及由此引起的家庭内部纠葛为题材的小说。小说标题中的"颓败"体现在以主人公的外祖父为代表的老年人身体的衰老、病痛的侵袭以及所面临的尴尬的社会与家庭处境。而"重生"则表现在主人公对事业的追求、自我肉体的改造、帮助外祖父实现"尊严死"等方面。这部作品表征了日本社会所面临的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及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20.
谭扬汉 《源流》2013,(2):60-61
2012年11月27日是农历十月十四日,肇庆市怀集县一些乡村家家户户宰鸡鸭、椿糍粑,邀亲请友吃节庆丰收,有的农家还送糍粑和鸡鸭给亲戚,乡村处处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早在前几天,怀集一些地方也在过"十月十"节、"十月十三"节,形式和寓意与"十月十四"节相同,都是邀请没过这个节日的亲友来家中吃节或"送节",以庆贺晚造丰收。这些传统的"十月节"古已有之,年年传承。如同"十月节"这样的民俗节日,怀集县每个月至少有一个节日,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