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美国的教育舞台上,最耀眼、最具争议的事件无疑当属进步教育运动了,以谢尔顿的奥斯维哥运动、帕克的昆西运动为肇端,直至哈维的波特小学实验、华虚朋和贝蒂的文纳  相似文献   

2.
傅林 《社会科学论坛》2008,(11):120-123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美国的教育舞台上,最耀眼、最具争议的事件无疑当属进步教育运动了,以谢尔顿的奥斯维哥运动、帕克的昆西运动为肇端,直至哈维的波特小学实验、华虚朋和贝蒂的文纳特卡制、柏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约翰逊有机教育的实验、丹佛学校课程改革实验……异彩纷呈、纷至沓来的各种实验、  相似文献   

3.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之"公共卫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南京金陵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民间教育和学术团体以及大中专院校,为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到农村建立实验区(县),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据统计,当时600多个教育和学术团体及大中专院校在全国建立了1000多个乡村建设实验区(县)。研究乡村建设运动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它能为我们当今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当前有研究者指责鲁迅"激进"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激进"究竟"进步"还是"不进步",要看它是否有历史的和现实的根据,是否合乎历史前进的潮流.在中国现代的两个历史性时刻,即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传统文化的时候,以及上一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种思潮中进行选择的时候,鲁迅的确都是"激进"的.但前一次适应了历史的要求;后一次左翼文艺运动路线有错误,鲁迅也有错误,然而他的一些重要思想,乃是当时革命文艺思潮留给我们的最可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5.
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社会各个角落的展开,清华园里相应地出现了一股文化运动的思潮,当时称之为"清华文化运动"。在这场文化运动中,感染时代精神的清华师生们,开始以犀利的眼光,反省清华教育中的"美国化",重新检讨清华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形成了中西文化调和的校园思想氛围。深处其间的清华学子们,同时感受"整理国故"运动的强烈影响,于是从批评学校忽略中文教育发端,而后扩展至呼吁学校加强国学教育,直到最后在多重因素的衡量之下,校方遂在清华改办大学之际,创立了旨在"中西并重、新旧沟通"的国学研究院。  相似文献   

6.
党性党风教育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党风是党性的体现,党风问题,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运动和20世纪末的"三讲"教育都是我们党历史上规模较大的党性党风教育运动.从整顿的历史背景来看开展延安整风运动和"三讲"教育主要是针对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从整顿内容、方法来看"三讲"教育是延安整风运动的继承和创新;从整顿的成果来看通过整党促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亦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在新世纪,必须加强党性党风教育,保持党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85年前,"五四"运动犹如一声震耳欲聋的春雷,不仅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关键时刻唤醒了沉睡的国人,震撼了沉寂几百年的思想界,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到来,为随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创造了必要的社会思想条件.震古烁今的"五四"运动,无疑是20世纪中华民族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诸多历史镜头中的一个最为辉煌、最令人回肠荡气的"亮点".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先生倡导的教育革新思想和实践,使北京大学成为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中心.其教育革新思想的基本精神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在这一办学方针的指导下,“五四”运动时期的风云人物齐集北京大学,各种学术研究团体、革新社团和进步刊物成立,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在北京大学盛行。使北京大学成为了“五四”运动的策源地。蔡元培在“五四”运动这场爱国主义运动中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育因子论     
刘廷杉 《人文杂志》2003,(1):154-160
教育既是自然现象 ,又是社会现象。教育与人的生长发展 ,与自然界的发展变化 ,与社会的发展进步 ,有着怎样直接和本质的联系 ?笔者通过对教育因子运动基础的分析研究 ,对教育因子运动基本规律的探索揭示提出 :构成教育与人生长发展、自然界发展变化和社会发展进步 ,直接和本质联系的是教育因子。教育因子结构着人 ,形成着人 ,改变着人 ,提高着人。由此构成了人的活动的生长。教育因子理论能够全面系统地解释当代纷纭复杂的教育现象 ,研究这一理论对当代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对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有着自己的理解.他更多地是把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看作是旧社会阶级斗争的遗留,认为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主要是教育人民、教育干部.因此,他不仅提出在"四清"运动中要相信和团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干部,而且认为要正确地估计形势,不能谈虎色变.在"四清"运动中,周恩来始终强调经济调整和工农业生产的大局,强调要搞好生产.为了体现正确教育和正面引导,周恩来积极推动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精心指导了大型歌舞<东方红>的创作与排练.由于周恩来的认识与努力工作.使党的工作在"四清"运动中形成了"革命"与"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冲突而又平行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进步主义运动是美国历史上一次席卷全国、影响深远的社会改革运动.目前学术界对于进步时代新闻业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揭示和分析新闻业在进步主义运动中所发挥的舆论动员与推动改革的作用,而进步主义运动对于新闻业的影响,却较少为学界所关注.本文正是基于进步主义运动与新闻业自身变革相互影响的视角,侧重于分析进步主义运动对于美国新闻业转型与制度调整的影响,通过相关史料梳理与比对,揭示美国新闻业如何在进步主义运动中逐步构建起适应现代新闻业的组织形态、职业要求、传播观念与运转规律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2.
高海萍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3(9):142-146
合作运动中设立指导员的制度起源于民国十二年,在工合运动中设立指导员主要原因是中国民众具有保守性、中国工合运动具有新兴性及分散性.指导员在组织新社、指导社内业务和社员生活、处理与工合指导机关的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抗战和赈济灾民、促进民众的民主教育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严复、张(誊)、蔡元培、胡适、黄炎培等民国时期的资产阶级教育家既充分肯定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在开启民智方面的巨大作用,反对当局对学生的镇压,又不主张学生进行游行、请愿,尤其反对他们罢课.他们认为学生运动只是无奈之举,不但虚掷光阴,荒疏学业,而且不利于学校和国家的发展.形成这种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认识的根源就在于他们对教育救国理念的坚守.显然,对教育救国思潮和学生运动的地位与作用也应作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吴凯 《南方论刊》2009,(11):49-50
19世纪末,在时值经济高速发展的美国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进步运动(ProgressiveMovement),这场进步运动使得美国的面貌焕然一新,而每一场运动必定有着一定的理论依赖,进步运动也不例外,它们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批判、实用主义、新个人主义以及新国家主义。  相似文献   

15.
柔道项目是以力量为基础的运动.力量素质是柔道运动员最基本的运动素质,是战胜对手、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条件,尤其是上肢力量,它是保证各种手法完整、准确执行的基础.本文探讨了上肢力量在柔道比赛中的重要作用,青少年柔道运动员上肢力量的训练方法以及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引起教练员、运动员对上肢力量训练的重视,并帮助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有效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6.
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和日本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论”均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两种教育思想有相通之处;以人为本,主张学生和谐全面发展,批判教育弊端。但两种教育思想的核心和主旨存在根本差异:小原国芳以宗教为最高价值,调和教育和工业化发展的矛盾,以其理论为指导付诸办学实践;杨贤江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武器,指导青年学生的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17.
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大举措.学教活动取得了"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的初步成效,为指导今后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辫子问题"和清朝的建立与灭亡紧密联系在一起.清军入关,以惨无人道的留辫运动建立了在全国的绝对权威,进一步使中国专制社会传统的泛政治文化的思维方式广泛传播.反清的政治集团和政治派别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辫子问题"上大做文章.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辫子问题"成了革命党人推进民主革命的有力武器.民初涉及全国的剪辫风暴,则成了辛亥革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追求个性解放、推进民主共和不自觉地联系在了一起.和清廷的留辫运动相比,民初剪辫风暴的最大特点是相对自由.这反映了历史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9.
舞狮舞龙是全世界华侨华人最喜闻乐见的中国体育项目,也是澳门最有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澳门的舞狮舞龙有许多特点,在“龙狮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澳门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文化现象,对向全世界推广中国民族体育项目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建设.当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知识、信息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而成为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有革命意义的内容,人的自身素质、创造精神、能力、文化和智慧,已经明显地成为决定生产发展的最强大的资源和力量,从而也成为社会进步的最有决定性的因素,教育事业事实上已经成为一项对社会全局发展意义至关重大的战略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