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积极融入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推动构建南中国旅游黄金三角,将对茂名乃至整个粤西的旅游业发展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本文分析了茂名发展旅游业的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现状及问题,阐述了构建南中国旅游黄金三角的必要性及其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
文豪 《南方论刊》2011,(9):17-18
目前,旅游需求更加复杂、特殊、具有个性化,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更趋向多样化,旅游产业集群的现象普遍出现。本文以粤西地区为例,指出该地区要以"群"的合力提升旅游规模,凝聚旅游发展的力量,整合区域内的优势旅游资源,推出跨区域的旅游线路,使粤西旅游进入区域旅游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业向着区域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实行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该区域旅游合作的广度、深度及持续发展还未发挥应有的带动作用。因此,文章通过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合作发展的条件及问题,从空间结构、市场开拓以及合作主体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海峡县经济区旅游合作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刘云 《学术探索》2013,(6):35-38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日益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作为开放型产业的旅游业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区域旅游合作既有助于整合旅游资源要素、共享客源市场,也有助于追求多方共赢,提升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本文运用种群生态学的共生理论,以“孟中印缅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为例,剖析其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的驱动力,并在分析其“一体化共生、互惠共生”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合作共生机制。  相似文献   

5.
区域体育旅游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必须以本地区所拥有的开展体育旅游业所需要的体育旅游资源与市场要素为依据,并根据不同的体育旅游资源与不同的目标市场状况,制定切实有效的区域体育发展对策,以促进云南体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琼粤"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潜力巨大,需要统一编制旅游规划、完善区域协调机制、共同进行旅游开发、合作开拓旅游市场、共树区域旅游品牌、促进企业跨省合作和构建区域信息平台等,推进琼粤"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不断向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发展,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推动两地区域经济合作的先导先行产业,把琼粤"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打造成我国相邻省份区域旅游合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李清汉 《南方论刊》2010,(1):29-31,28
1.茂名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茂名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山、有海、有森林、有温泉、丘陵和平原,海滨、生态和冼太文化旅游资源交相辉映,粤西风情浓郁,具有很强的旅游资源综合优势。近几年来,茂名市委、市政府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明确提出了实施“旅游旺市”和“旅游系列开发”的战略,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旅游业列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产业来加以扶持,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基于良好的资源禀赋加快推动江西省旅游业的发展,是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重要内容。在此借助SWOT分析法,系统分析和研判了江西省旅游业自身发展的突出优势和劣势,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科学合理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抓紧整合旅游资源开发、完善旅游设施建设和深化区域旅游合作等措施来创新江西旅游发展战略,从而推动江西旅游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 广东毗邻香港.粤港两地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但各自也有不足之处,如果两地旅业加强合作,则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和促进旅游业更加迅速的发展.一旅游市场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也是决定旅游业兴衰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要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就必须重视拓展旅游市场.旅游企业要凭借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职工队伍,广泛招徕和吸引众多游客,并为之提供优质服务.由于每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各方面条件不尽相同,其旅游市场有着不同的特点,各国或各地之间,地理位置差异越大,其客源结构的区别越大,反之则越小.广东与香港两地相联,文化、习俗相近,经济联系密切,这是两地合作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在旅游市场的开拓上,  相似文献   

10.
随着粤西地区高铁时代的到来,其旅游业会发生深刻变化。茂名市旅游业也将从客源市场、游客规模、客源结构、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进入变革时期。本文就高铁时代引领了茂名旅游行业的转型与升级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希望通过高铁经济来重塑茂名旅游经济新格局,为茂名旅游业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1.
市场导向型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导向型红色旅游发展模式注重旅游市场的定位分析,强调资本运作的市场化,在活化红色旅游产品的基础上遵循市场规律开展营销.同时,旅游资源整合和区域旅游合作也是市场导向型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发现,红色旅游产品虽不能成为甘肃省旅游业主导旅游产品,但可以作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来培育.打造品牌景区、与特色资源组合发展以及推进旅游区域合作是甘肃省红色旅游发展的三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2.
许昌的三国文化中曹操在此留下众多遗迹,历史价值非常高。但这些资源多是一些遗迹、遗址,可观赏性都不强,且一些文物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许昌缺乏自然旅游资源,很难产生大的引力,吸引众多旅游者。应该通过区域联合开发拓宽旅游资源空间和市场空间,树立品牌、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增强区域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从组织三国文化旅游线路、提高知名度、联合省内外的城市进行区域旅游的联合开发等几个方面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当今,创意堪称是旅游业生存发展的"金手指"。对福建省旅游业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指出福建省旅游业在地理、经济、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旅游产业集群、交通网络、旅游品牌效应、创意人才等方面的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加强旅游开发创意规划、推进旅游区域全面合作、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加强旅游营销创意、加强旅游产品创意、加强创意人才培养引进和大力发展主题乡村创意旅游业等一系列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淄博市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旅游设施相对滞后、旅游服务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缺乏特色旅游品牌和区域旅游合作欠缺等方面的问题,从旅游业发展的硬件、软件、品牌和区域合作四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强力改善旅游设施、着力推行优质旅游服务、奋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和深入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等措施,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相似文献   

15.
大力发展旅游业是资源型城市经济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首选途径。资源型城市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政府在健康向上旅游观的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整体形象宣传、有序发展环境的营造、区域旅游资源保护开发规划的制订、旅游市场信息平台的建立等方面起主导作用,不仅符合旅游业自身特性的要求,也是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理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业目前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旅游业更是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区域旅游资源出发,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区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不同类型旅游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合作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有益探索,有助于推动世界旅游格局的重塑。在此背景下,国际旅游合作已成为"一带一路"合作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有助于形成区域旅游发展的放大效应。作为"一带一路"旅游中枢及旅游发展的核心力量,各沿线城市具有发展活力且合作空间广阔。因此,有必要深刻认识国际旅游合作的重要意义,在旅游格局变化中积极借助发展新机遇,努力发挥旅游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特殊优势,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发挥协同效应。沿线城市要在合作平台搭建、旅游城市网络构建、旅游产品合作开发、旅游市场共同开拓、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开展切实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节点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以期促进"一带一路"沿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和行业配合,构建无障碍旅游区,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李丹 《理论界》2008,(6):245-24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越来越密切。文化旅游成为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增长点。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是提高区域旅游业持久生命力与吸引力的关键。鞍山良好的区位优势、独具特色的文化构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为发展文化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60-64
区域差异明显已成为国内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何缩小旅游业区域差异,并提升行业发展整体水平成了政府和国内学者共同关注的难题。研究表明:江西国内旅游业发展程度不断上升,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发展的分布逐步由集中向扩散发展,整体发展仍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旅游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基础、政府政策等因素,是导致江西旅游业区域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落后区域可以制定"旅游扶贫"战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产业投入、加快旅游综合改革、加速旅游人才培养,为缩小区域差异提供坚强后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