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年鉴编辑不同于其他编辑,光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编辑技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编出高质量的年鉴,真正把年鉴推向市场,有广泛的读者群体,就需要年鉴编辑有广泛的社交能力。可以说,年鉴编辑社交能力的好坏,决定着他所编出的年鉴质量、经济效益,也影响着年鉴编辑部综合实力和声誉的高低。年鉴编辑不同于出版社、报刊杂志社的编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铁路系统年鉴的编辑质量,1998年6月9日至6月15日,中国铁路史编辑研究中心和全国铁路年鉴工作委员会,在太原铁路分局忻州车站举办了铁路单位年鉴主编研修班。参加研修班的学员共80人,研修班集中研讨如何适应铁路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进一步办好铁路各单位年鉴的问题。全国铁路年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沈富泉在研修班开幕式上讲了话,他提出"年鉴主编既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颁发的《地方志工作条例》,第一次赋予地方志工作机构新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将地方综合年鉴纳入地方志序列,不仅是地情研究工作的需要,而且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任务,不是该不该编辑地方综合年鉴的问题,而是如何搞好的问题。作为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的领导班子成员之一,近年来笔者分管年鉴工作,深深感到综合年鉴的管理工作,并不是简单地编一本书的问题,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性工作。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地方综合年鉴的管理工作,更是关系到这一工作能否顺利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就此,笔者谈一下自己在管理年鉴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空军某部打算编一部年鉴,希望请几位专家讲一讲年鉴的基础知识。年鉴工作委员会邀请我会孙关龙副会长、版协校对研究委员会周奇主任、北大肖东发教授和《中国铁道年鉴》姚世刚主任用了四天时间,结合年鉴文稿撰写、编辑的实际,深入浅出地作了讲解。有理论,有实践,有水平,与会学员感到能够解决编年鉴的实际问题,受益匪浅。年鉴编纂出版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不仅新年鉴编纂单位需要,建立多年的年鉴编纂单位也需要。一则,老的机构近年来不断增添了新鲜血液,需要充实年鉴编纂知识;二则,即使是编了多年年鉴,也需要回过头来再认识,再提高。为此,我们把这次讲座的内容略加节录,刊载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年鉴要改革创新,要走向市场,要提高质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贡献。这是新世纪年鉴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目前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也是年鉴自身生存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需要。 为保证年鉴顺利实现世纪转型,首先要提  相似文献   

6.
年鉴要在创新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将对我国的各行各业产生重大影响,出版业也不例外。年鉴出版也会逐步改变过去的运作模式,探索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路子。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发展将摆脱计划经济的体制,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竞争,年鉴出版也会最终进入市场竞争,这是年鉴事业发展的趋势。因此,年鉴编辑部门必须要转变思想观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地方综合年鉴走向市场是大势所趋,有的年鉴已经被卷入市场经济的浪潮而随波逐流。能否把培养市场意识作为年鉴编辑工作中的自觉行为,直接关系着年鉴事业发展的兴衰。据此,笔者就此问题谈以下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编辑是办好年鉴的主角,没有高素质的编辑,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年鉴。近年来,企业大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随着体制的转换,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注重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因此,相当一部分企业因为编辑年鉴是只投入而不直接创效益的工作,而对其重视度越加降低。年鉴机构被撤并,年鉴编辑人员被精简,企业年鉴面临的考验和挑战空前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办出精品年鉴,对年鉴的编辑素质也就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2007年10月,空军某部打算编一部年鉴,希望请几位专家讲一讲年鉴的基础知识。年鉴工作委员会邀请我会孙关龙副会长、版协校对研究委员会周奇主任、北大肖东发教授和《中国铁道年鉴》姚世刚主任用了四天时间,结合年鉴文稿撰写、编辑的实际,深入浅出地作了讲解。有理论,有实践,有水平,与会学员感到能够解决编年鉴的实际问题,受益匪浅。 年鉴编纂出版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不仅新年鉴编纂单位需要,建立多年的年鉴编纂单位也需要。一则,老的机构近年来不断增添了新鲜血液,需要充实年鉴编纂知识;二则,即使是编了多年年鉴,也需要回过头来再认识,再提高。为此,我们把这次讲座的内容略加节录,刊载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年鉴要提高质量,提高编辑素质是关键。以往我们在谈论提高编辑素质时,往往注重对编辑人员的文化功底、汉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等讨论得比较多,而对年鉴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年鉴编辑人员也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讨论较少,为了进一步提高年鉴质量,笔者不揣冒昧,就年鉴编辑人员为提高年鉴质量应具有的几种意识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1.权威意识。我这里所说的权威意识,并不是说年鉴编纂者个人有什么权威,而是指我们所编的书——年鉴是最具有权威性的地方文献。之所以这么说,这是由年鉴的资料提供者和编纂者所处的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编辑年鉴已成为地方志工作的重要内容。这是为续修志书积累资料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需要,满足社会现实需要的必然选择。但随着年鉴的逐年编辑出版,年鉴的发行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许多年鉴编辑出版后,因为没有畅通的发行渠道,多数被积压在库房。因此,发行成为制约年鉴事业发展的瓶颈。对此,笔者结合《宁夏年鉴》编纂出版和发行工作的实践,提出一点粗浅的见解,以和年鉴编辑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全,改革开放初期创办的各种年鉴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年鉴的发行量逐年下降,年鉴的内容也越来越无法全面覆盖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年鉴界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但年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所有资源中的第一位资源。年鉴的编辑工作是年鉴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人才在年鉴事业发展中,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位置。为了年鉴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新形势需要的高素质编辑人才是当务之急,可以说有人才可成就事业,没有人才什么事也干不好。如何更多更好地培养年鉴编辑人才,是许多年鉴社积极探索并不懈努力的核心工作,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书籍也正以制作快、传播广、资源省的优势发展着,冲击着传统的纸质书籍的编辑、出版和流通的渠道和市场。年鉴的编辑、出版和流通也面临着这一变革。近年来,上海的年鉴编写部门纷纷把触角伸向电子书籍的领域。从上海综合年鉴的编辑情况看,《上海年鉴》编辑部在编辑出版纸质版年鉴的同时率先出版《上海年鉴》电子版。《静安年鉴》、《长宁年鉴》、《黄浦年鉴》、《宝山年鉴》等编辑部相继编辑出版了电子版。从2004年起,卢湾区地方志办公室在编辑《卢湾年鉴》纸质版的同时,编辑出版了电子版年鉴。我们在吸取《上…  相似文献   

15.
年鉴编辑校对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鉴要出精品,就要在质量上下工夫。决定年鉴质量的优劣有多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保障年鉴高质量的关键因素是编辑。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出精品有赖于编辑工作者深厚的知识底蕴和创造性智慧,编辑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才能打造年鉴品牌。本文就责任心、编校中常见的问题及防范注意力分散等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一、年鉴条目创新的主体 要实现年鉴条目的创新,需要从编辑部和撰稿人两方面入手。编辑部要研究读者需求,研究市场变化,使自己成为市情地情的资料库,年鉴编辑要充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特别对当地的地方特色、人文景观和当年度的工  相似文献   

17.
要充分发挥年鉴的功能和作用,增强其时效性是一个重要途径。时效性,就是要将年鉴应汇集的信息,尽快地提供给受众。笔者认为,增强年鉴时效性的途径有三。 一是加快年鉴编辑进度。如何加快年鉴编辑进度,这是年鉴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年鉴无论是以书的形式还是以期刊的形式出版,都属  相似文献   

18.
1985年,冶金工业部创办了第一部行业年鉴——《中国钢铁工业年鉴》,迄今已经连续出版了12期。目前,全国已有约20余个钢铁企业和地方冶金厅局、公司出版发行了年鉴。一批企业年鉴已经连续出版发行了多年,逐步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编辑人员和通讯员队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年鉴工作出现了可喜的现象,一些企业开始重视年鉴工作,拨出专项资金,选拔培训编辑校对人员,采取多种方式,主动吸取其它单位的成功经验,把年鉴工作纳入了正常发展轨道。尽管如此,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年鉴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阻碍着年鉴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如何提高年鉴的使用价值,值得认真研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信息化发展步骤 《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以下简称年鉴)信息化建设道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实现计算机排版,作为专业年鉴,其编纂方式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在1994年以前,编辑方式一直是传统式的,编辑人员对来稿进行  相似文献   

20.
1997年卷《南京年鉴》于1997年5月底正式出版发行。与1996年卷相比,又提前一个月出书。全书共有2028个条目,99万字。《南京年鉴》为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年鉴信息时效性,编辑部积极落实编委会关于加快编纂《南京年鉴》的要求,实行目标管理,将年鉴编纂的各项任务分配到每个责任编辑、特约编辑,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精心细致地抓好组稿、编审、发排、校对和印刷等各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