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之一的高速切削技术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应用将大幅度地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高速切削技术不仅涉及到高速切削加工工艺及高速切削机理 ,而且包括高速切削所用的刀具、机床等诸多因素。本文着重介绍了高速切削各相关技术的研究动态 ,并对高速切削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通过W18Cr4V刀具带磁切削试验研究,探讨了高速钢刀具带磁切削的基本规律及机理,得出结论:带磁切削能有效降低切削力、提高刀具耐用度、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同时能明显地提高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切削加工是机械加工的基础方法,从切削机理来看,切屑与刀具前刀面之间的动摩擦力在根本上“妨碍”着切削性能的提高.为此,有许多研究都在探索采用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来降低切削力、切削热的产生,提高切削性.  相似文献   

4.
切削过程中的振动对工件的加工质量、刀具耐用度有较大的影响,对精密切削加工尤为突出.振动切削作为一门新技术,可弥补普通切削的某些不足.利用另外设置的振动源,将高频且有规律的振动作用到金属切削加工的工艺系统上,使该系统处于相对不振的状态,从而可以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改善已加工表面质量,实现精密切削.  相似文献   

5.
针对饮料瓶吹塑模型腔在表面粗糙度方面的要求较高,精加工质量与多个因素相关的情况,提出采用正交实验 方法对加工过程中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径向切削深度、轴向切削深度等要素进行评估,建立加工表面粗糙度与各工艺参 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影响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径向切削深度和轴向切削深度是影响 零件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而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对表面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实验结果有助于生产企业优化工艺参 数、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铬基合金与钴基合金性能好,硬度高,难加工.通过采用LT55陶瓷刀片加工铬基合金,SG4陶瓷刀片加工钴基合金的试验研究,得出了比较理想的切削参数.并且通过采取加大刀片负前角,改善其所受应力状态;减小切屑厚度,降低切削冲击载荷等措施,提高刀具寿命,从而解决了陶瓷刀具在切削硬度高,冲击载荷较大的零件加工时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导电加热切削时,刀-工导电回路的状态与常规的电流回路有所不同。本文研究了导电加热切削刀-工接触区的电传导机理及特性,提出了刀-工接触区的一个电传导物理模型,分析了加热电流回路的动态特性,讨论了导电加热切削过程中的电物理现象。这对于研究导电加热切削的切削加工机理、刀具磨损机理和电热特性以及对导电加热切削实行状态控制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薄壁零件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薄壁零件刚性差,在加工过程中易发生加工变形和切削振动等问题,本文通过改变工件装夹方式,选择合适切削刀具,采用最佳切削工艺等措施,实现了薄壁零件的高速切削。这种加工技术生产效率高,加工表面质量好,环境污染小,符合现代绿色加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稳态金属切削过程中,若形成可断带状切屑,可以得到较好的表面质量。为研究带状切屑的形成过程,采用Johnson-Cook材料模型,利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网格算法(ALE)实现切屑分离,建立二维正交自由切削模型。有限元仿真获得带状切屑形成时的切削力、切削应力及能耗变化趋势,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分析不同刀一屑摩擦因数对切削过程影响规律,切削力变化趋势预测,切削各阶段对应力场影响的判断,切削过程中总能量变化情况等,初步揭示第一变形区弹性变形规律。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带状切屑的形成机理奠定基础,对金属切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克服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单一的控制策略建立的控制系统性能不理想的情况,采用了多个系统并联的切削加 工过程模型。结合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两者各自的优点,设计实现了对切削加工过程的双模控制。利用MATLAB对 该控制策略进行响应仿真并调试参数,求解出了较优的基于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的切削加工过程双模控制的控制器,有 效地提升了对切削加工系统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镍基高温合金加工中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课题组借助高温合金的材料本构模型、失效准则、切削过程中的切屑分离准则和摩擦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镍基高温合金的二维切削仿真模型,分别以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进给量为单一变量,探究切削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切削力随切削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并趋于稳定状态;切削力随着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相较于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高压水射流切割是一项正在发展中的新技术,由于它具有许多其它切割技术所不能比拟的优点,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注意和重视。本文介绍了高压水射流切割的装置和对非金属板材切割试验的情况,得到了射流压力、喷嘴口径、靶距、进给速度与切割深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高分子聚合物对射流性能的影响。此外,还介绍了对板材进行复杂形状的切割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的传统叶轮切割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叶轮特殊切割方法——半圆形叶轮切割方法,利用CFD数值 模拟的方法,对多工况不同尺寸半圆形切割方案下的泵模型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半圆形的叶轮特殊切割方法 可以改善泵外特性曲线,消除驼峰,还可以显著地提升泵的扬程性能指标;半圆形切割方案的最佳切割直径d为叶轮出 口宽度h,的0.4倍;此外,通过对流场流动特性的分析得出,半圆形叶轮切割方法之所以有显著效果,是因为切割后叶轮 出口及蜗壳处的压力梯度和速度梯度较低,速度和压力分布要比模型泵内的分布更均匀,使得泵内混合冲击损失变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氧-丙烷火焰切割的基本原理、经济价值、社会效益作了全面论述,并对乙炔、丙烯、丙烷和液化石油气四种气体作了切割性能试验,说明了采用氧-丙烷切割是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5.
系统介绍了针对两种加工对象——空间曲面和任意平面的激光切割程序的示教生成方法;讨论了基于映射法的空间圆弧插补算法和对旋转影响的补偿控制算法相结合而得出的五轴联动插补算法。实践证明基于这些算法的新型五轴联动激光切割加工控制系统可以保证空间激光切割加工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血脂及血压水平变化,探讨瑞舒伐他汀对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以128例EH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监测CAIMT值、血压及血脂,CAIMT值的测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据CAIMT值分组后采用常规及察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①128例EH患者中79例CAIMT值〉1.0mm(61.72%)为内膜增厚。②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CAIMT增厚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的血脂水平变化有显著性(P〈0.01),CAIMT值显著降低(P〈0.01);常规治疗的CAIMT非增厚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CAIMT值显著升高(P〈0.01)。③瑞舒伐他汀治疗的CAIMT增厚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73.4%,93.7%)均显著高于CAIMT非增厚组(47.0%,65.4%)(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通过改善EH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来改善或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颤振是影响金属切削加工工件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尤其车削细长轴工件时更容易发生切削颤振。文章基于横 向振动理论建立了细长轴车削过程的振动模型,并从力学及数值分析角度求解了切削力引起的工件振动响应;在Matlab 软件中通过仿真研究了切削用量和工件长径比的变化对工件振动响应的影响。设计了以背吃刀量、进给速度、主轴转速 及工件长径比为变量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车削实验,分析4个因素对工件切削力的影响。实验表明长径比、背吃刀量、进 给速度和转速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实验结论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揭示了细长轴车削过程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香菇剪柄及分拣基本采用人工或半自动化加工,效率低下,一致性差,人工工作量大的现状,文章开发了全自动香菇剪柄分拣设备。通过流水实现香菇的统一翻面,采用5对同步带轮带动2条同步带的双同步带传送系统,辅以光电检测单元及电磁顶出机构,实现全自动香菇剪柄及分拣。设备结构简单、可靠,达到人工效率的4倍。该设备能很好地替代香菇的人工剪柄及分拣。  相似文献   

19.
针对理论上计算切削功率问题,以现场检测到的数据为依据,提供了一组用于现场检测CA6140车床实际切削功率的曲线,并且建立了计算切削功率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