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奥林匹克之所以对社会的和平、进步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就在于它所具有的最重要的功能,即教育.教育不仅是古代奥运会,也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永恒不变的生命线.将教育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奥林匹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奥林匹克是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赢得奥运会主办权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需要。北京举办奥运会将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奥林匹克所追求的生活方式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公平竞争原则有助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奥林匹克理念将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产生巨大影响;北京奥运会将对中国的文化艺术领域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奥林匹克运动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扣影响最大的社会文化运动,本文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诠释,进一步阐述了奥林匹克在对青少年教育中所具有的德育功能,奥林匹克运动以体育为载体,利用运动竞技特有的榜样作用,提倡和谐发展的人生哲学,鼓励青少年努力奋斗,从而实现共同建设美好世界的伟大理想。  相似文献   

4.
谈奥林匹克精神内涵中的九种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创造的文化成果,体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本文剖析了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内涵中的九种意识,旨在拓宽德育途径,充实德育内容,激励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运动不应该只限于运动和体能活动,还应从思想和情操上培养青年.这就使得奥林匹克运动不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而上升为多种教育和文化价值的社会活动从而赋予了奥运会强烈的人文精神.既然教育是奥林匹克的中心任务,而教育是培养人的,那么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发展.青少年作为世界的未来,对其进行奥林匹克的教育将直接关系到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研究在我国迅速升温,奥林匹克文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如中国人民大学设立了“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举办了“新世纪奥林匹克的文化与教育——北京2008奥运国际论坛”。奥林匹克文化研究的升温势必进一步提高我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认识,加深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并有利于我们借助奥林匹克运动这一体育平台,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政治、经济、外交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7.
"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提出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创新理念.其所蕴含的宽泛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和奥运精神,对广大民众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及影响,同时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奥运会的举办,把举办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奥运文化之中,使其传承为今后举办奥运会永恒主题之一,扩大奥林匹克运动对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文化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和支柱,是体育运动和教育相融合的产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文化大背景影响下,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促使奥林匹克运动对青少年的行为趋向、心理感受和社会规范等方面产生不可回避的影响。本文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主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从山西大同大学大学生对奥林匹克文化的了解程度、态度和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途径的现状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并针对某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及其价值取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奥林匹克运动既是竞技的过程 ,也是教育的过程。随着我国积极准备举办北京 2 0 0 8年奥运会进程的加快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正处于以弘扬奥林匹克理想为核心的热潮时期。青年大学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主体 ,通过奥林匹克运动教育 ,可以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使他们成为品德、心智和体质全面发展的人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使青年人在体育运动中走向完善 ,这是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因此 ,高校大学生的奥林匹克运动教育的内容应以包括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 ,从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高校广泛、深入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对中国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取得的成绩、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促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运动始终以教育为核心,提倡的是通过体育和文化、教育相结合,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将奥林匹克主义的内容纳入到高校体育的系统教育中去,让身心发展处于最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接受奥林匹克主义的教育,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形成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竞技体育运动 ,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奥林匹克精神 ,是世界人民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 ,是激励世界人民不断奋斗、进取、探索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 ,只有奥林匹克运动能够超越历史的时空 ,排除不同社会制度的政治障碍 ,把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凝聚在奥林匹克五环旗下。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个国际性活动 ,并且成为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节日。2 0 0 1年 7月 1 3日是中国人民欢庆的大喜日子 ,北京申奥成功了 !从此 ,古老的奥林匹克文化将和 5 0 0 0年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融汇在一起 ,珠联壁合。这一光辉的日子 ,必将浓墨重彩 ,载入史册。在北京申奥成功之际 ,回顾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顾拜旦和《体育颂》,具有重要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研究在我国迅速升温,奥林匹克文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5.
以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奥林匹克运动,在生动直观地展示生命风采,挑战人类生理极限的同时,也在有力地激励着人类的艺术创造力。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竞技会直到现代奥运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程,都在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奥林匹克运动和艺术创造有着深刻的历史联系,竞技体育在紧张激烈的对抗中,也在积极主动地吸收艺术要素,努力拓展自身的审美表现力;另一方面奥运也为艺术创造提供了重要的源泉和广阔的舞台。两者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创造着各自的繁荣,体育与艺术共同浇灌的绚丽灿烂的生命之花,一定会更加鲜艳地绽放在人类文明的百花园里。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革命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将奥林匹克运动推向空前的辉煌和规模,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向着背离奥运精神的方向发展。科学技术给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的副面影响,也可以由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来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后继效应问题已引起国际奥委会和国际社会的关注。仅就北京奥运会后如何使奥运扎根中国的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首先论述了什么是奥林匹克运动和东西方文化交融 ,然后提出奥林匹克运动扎根中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沿循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历史轨迹,分析了奥林匹克运动兴衰的成因;探讨了20世纪以来奥林匹克运动迎遇的危机和发展走向;阐明了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传统体育的差异与互补;揭示了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社会发展的互需关系;提出奥林匹克运动的社会学价值和中国传统体育的卫生学价值,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而得到更充分的彰显.  相似文献   

19.
对奥林匹克运动核心价值观——更快、更高、更强进行反思批判.分析认为,奥林匹克运动价值观研究的一个中心主题就是:“高水平体育竞技”作为一个抽象概念,不仅仅服务于某种创造神话的利益,还误导了当今所有的有关世界级高水平体育竞技的正式讨论.运动员的身体已经被高度程序化的社会挟持,人类与生俱来的体育竞技冲动已经泯灭.高水平体育竞技应该回归到人的全面发展和原生态的既有发展轨迹中,当前奥林匹克运动的任何改革提议都必须从这个事实前提出发.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业经济体和文化输出强国,有着独特的文化体制,文化艺术基金会是其文化体制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总结美国文化艺术基金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带动文化产业和发展文化事业两个层面发挥的不同作用,检视其管理运作模式和相关的配套法律政策,给我国发展文化艺术基金会提供经验借鉴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