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克孜尔石窟壁画是龟兹石窟艺术的代表,装饰性是这一艺术的主要特征.其中稳定而有秩序的骨骼单位式构图为壁画产生装饰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同骨骼形式的构图根据洞窟的结构形态分布在洞窟的不同位置.这些稳定而有秩序的构图形式是在当地的地质条件、洞窟形态及壁画所描绘内容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怀着对壁画的这种仰慕之情,我们来到了克孜尔千佛洞考察并临摹壁画。此次,我们一行12人在新疆龟兹研究院美术研究室郭峰、李佛、张婷老师的陪同下,参观了谷西区、谷内区、谷东区、山后区的洞窟壁画,整体的看下来以后,在我的脑海里产生了一些疑问和联想,也引起了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一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与内地其它洞窟相比,风格迥异,魅力独特,在  相似文献   

3.
宁夏隆德县杨氏家族雕塑艺术已传承了六代一百多年,现已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雕塑彩绘、仿木建筑木刻、壁画艺术等门类,是杨氏家族雕塑艺术传承的主体。第四代传人杨栖鹤奠定了其家族雕塑艺术的艺术地位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4.
克孜尔石窟保留着大量内容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壁画,几乎占据所有洞窟的一半。石窟伎乐壁画中乐队排列形式主要有中心对称式、零散式和一种特殊的排列形式;壁画中乐器图像使用最多的是弓形箜篌,其次是排箫,再次是五弦琵琶,乐器组合形式主要有弹拨乐器与吹奏乐的组合等。克孜尔石窟伎乐壁画在乐队排列上,强调了欣赏主体所需达到要的艺术魅力;在乐器组合上体现了多偏重于弹弦乐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起始于西汉长安的“丝绸之路”,绵延万里,两千余年间驼声叮当,商贾不绝于途,而硝烟也飘浮不绝。伴随着马蹄与驼影,还有更为重要的文化与艺术,也一同散落在了这万里征途之间。其中最为重要者,便是大量的古城遗址、寺庙遗址与石窟.址遗,时至今日,难以数计的雕塑与壁画依然绽放着烂灿之光,所以,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充满着神奇魅力的雕塑之路、壁画之路、美术之路。  相似文献   

6.
缠绕学术界多年的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之谜已被初步解开。 举世闻名的莫高窟被分为南北两区。现已编号的492个洞窟绝大多数集中在南区,而在长约800米的北区崖面上,除一个洞窟已编号外,尚有数百个洞窟未予编号。这些不曾编号的洞窟多无壁画和塑像,他们是做什么用的,一直为学术界瞩目。 为了解开北区洞窟之谜,敦煌研究院从1989年起先后三次对北区洞窟进行清理发拥,发现了遗骨、棺木、炕灶、粮仓、塑像、壁画等大批遗迹、遗物。  相似文献   

7.
佛教在高昌盛行有一千余年,其著名的佛教石窟吐峪沟石窟是高昌现存最早,洞窟保存较多的石窟群。其精美的佛教壁画、佛教造像艺术,为研究高昌佛教文化及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吐峪沟石窟壁画为中心,分析早期佛陀、菩萨、飞天造像的基本特征,探寻其影响的来源,以还原最真实的高昌早期佛教造像艺术,对研究河西及中原地区的佛教造像艺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一座融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艺术宝库,人们在观瞻木塔时,不仅为它的高大雄伟而发出由衷的赞叹,更会被其无以伦比的艺术之美而深深震撼。本文从美术学的角度,对释迦塔的建筑美、雕塑美、壁画美、书法美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敦煌莫高窟第158窟开凿于中唐晚期,是雕塑和壁画融为一体的艺术杰作。壁画《举哀图》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表现了各种不同身份的人物对佛涅槃后不同的反应和理解,与之主题一致的则是乔托创作的壁画《哀悼基督》。文章对两幅作品所表现的同一主题,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比较,认为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的创造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以及对宗教的不同认识和理解,这些都根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历史发展状况以及不同的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0.
人类文化的发展,如果从原始洞窟壁画算起的话,已经有两万年左右的历史了。无论是俾里牛斯山两麓洞窟壁画上栩栩如生的野牛群,还是古希腊典雅、优美的维纳斯,抑或是文艺复兴时期巨人般的大卫和摩西像,中世纪巍峨入云的哥特式建筑,以及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贝多芬的动人心弦的音乐;无论是周代精湛的青铜器,还是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元曲和精巧的明清工艺,这些人类智慧的结晶和艺术杰作的出现有没有规律可寻?它们都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这是值得人们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感动至深     
偶然的机会,成就了这一段预料之外的难得旅程,如同同行者一般,怀着对洞窟里经过千年浩劫却依然炫目于世的壁画仰慕之心,行至了开凿于公元三世纪末的克孜尔石窟脚下,开始了龟兹壁画考察与临摹之行程。只是,面对这些因受到蓄意或无意的严重损坏而残缺不全的壁画时,深深的痛惜,被拨动的心弦久久不能归位。当年那些蓄意的破坏行为,是否也是因为被这些精致、神圣的壁画而震撼,却歪曲了人本善而产生了嫉妒、盗窃之心?  相似文献   

12.
壁画 ,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是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一种独立的面貌成为艺术园中的一朵花葩 ,和大型雕塑一样被称为“纪念碑”性的艺术形式。中国的壁画具有光辉悠久的历史 ,在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后 ,有了大型的建筑物 ,同时就有了壁画这一艺术形式。据史料记载 ,从春秋战国孔夫子观“周公辅相成王图” ,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了。由于壁画艺术是和历朝历代的建筑相辅相成 ,经过数千年的战乱、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等历史原因 ,较远古的壁画随着建筑烟销灰灭 ,但是从考古中发现的大量壁画残片足以证实在秦代宫廷建筑中就已经绘有大量…  相似文献   

13.
敦煌鸣沙山的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东段古阳关附近,是驰世名界的佛教艺术宝库,壁画之富尤为亚洲各国佛教石窟之冠。莫高窟现有492个洞窟,其中469个洞窟还保存着壁画和彩塑,壁画总面积达到45000多平方米。这些为不同时代众多无名画师创作的杰构,寓有丰富新奇的想象力,技法变化多端,造型传神生动,表现了多种多样的宗教题材和世俗生活内容,汇为琳琅满目的人间奇观。而飞天,作为这些画面中最活跃而极优美的艺术形体,总是给前来礼瞻的人们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飞天梵名“乾闼婆”,意译为“天乐神”或“香音神”,原为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神道,在佛教传说里则转为世尊释迦牟尼的八部护法之一,据说他们不食酒肉,唯以香气资养阴身,并经常参与佛陀的法会。《维摩诘所说经》首卷《佛国品》云,一时佛于毗耶离城庵罗树园演示妙法,即有大威力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对云冈石窟的雕塑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希腊雕塑、印度佛教艺术对云冈石窟雕塑特点的影响。云冈石窟是佛教艺术中国化、世俗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重要阶段,其艺术特点上承汉代之雄浑,远袭希腊之宏伟、印度之华丽,体现佛教之平等,鲜卑之大度,下启盛唐之丰腴,完成了中国雕塑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相似文献   

15.
龟兹石窟包括今之新疆库车、拜城、新和地区的石窟,总数达500余个,其规模之大可以和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相媲美。尤其可贵的是,龟兹石窟在建筑、雕塑和壁画上融合了古代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原汉族文化的成分,使龟兹艺术呈现出内容丰富多彩、风格纷繁多样,形象绰约多姿的风貌,为国内外学者所重。  相似文献   

16.
壁画是最古老的画种之一,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史前的洞窟壁画和摩崖岩画。以后随着建筑的出现,壁画与"壁"结下不解之缘,遂成为建筑的组成部分。遥想在那资讯传播极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壁画曾以其尺幅巨大的容量、长于叙事的功能和民主开放的姿态,成为传播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因其易读性和自明性等特征,成为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一部壁画史,记录人间万象,图说百代兴亡,既是一部现实生活的壮阔画卷,也是一阕人类追求信仰和理想的恢弘乐章。  相似文献   

17.
岩彩艺术(或称现代重彩艺术,它在台湾被称为胶彩画,在日本被冠以日本画,在朝鲜则被称为朝鲜画),主要指使用东方传统壁画(丝绸之路佛教洞窟的岩彩壁画)的技法和岩彩材料,来制作包括架上绘画、壁画和装置等视觉艺术形态,并使用审美和现代科技手段,拓展其古典表现的魅力,开拓其适应当代审美领域仍具有活力的部分,同时有选择地吸收西方绘画中可以融入的精华部分而发展形成的当代东方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空中之鸟》以纯粹的形式体现了雕塑的三种语言:体感、量感、质感。雕塑是体感、量感、质感的艺术,这句话用抽象的术语表述出来,也就是,雕塑是"存在"的艺术。中国书法的基本精神是"变化",雕塑艺术的基本精神是"存在"。  相似文献   

19.
佚名 《21世纪》2010,(11):38-40
敦煌研究院早前的调查结果称,敦煌莫高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中,有20%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而最新的统计显示,在莫高窟目前存有壁画、彩塑的492个洞窟中,一半以上的壁画和彩塑出现了起甲、空鼓、变色、酥碱、脱落等病害  相似文献   

20.
坐落在太原市西南部25公里处悬瓮山下的晋祠,以古老的宗祠园林建筑、精湛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这里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于一体的历史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旅游风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