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策划人语7年了。或许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让我们连续做了七届"地方公共决策系列评选"。这一纯粹公益性质,全无商业化运作的评选活动,连一次像样的颁奖礼都没有举办过。但是,正因为远离市场,谢绝赞助,我们才能拿得出客观、经得起推敲的三份榜单——"十大地方决策新锐人物"、"十大地方公共决策镜鉴"、"十大地方公共决策试验"。  相似文献   

2.
策划人语眸然回首,又是一年。不知不觉,"地方公共决策系列评选"已经走过8个年头。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在社会转型的斑驳底色中凝聚共识之年,也是"中国梦"实现征程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年。而地方公共决策,也正涌动着新的趋向,萌发出新的希望。盘点2012地方公共决策,我们又有很多新的发现。呈现在您面前的三份榜单——"十大地方决策新锐人物"、"十大地方公共决策镜鉴"、"十大地方公共决策试验",是从《决策》团队精心梳理的60个  相似文献   

3.
杨敏  王运宝 《决策》2006,(1):12-13
2005、2006年之交,《决策》杂志主办了“2005地方公共决策系列评选”活动,与新浪等多家网络媒体合作,评选出“十大地方决策新锐人物”、“十大地方公共决策镜鉴”和“十大地方公共决策实验”。  相似文献   

4.
公共治理既有民主的公共治理也有非民主的公共治理,要实现民主的公共治理,前提是要有民主的公共治理主体,即民主的公共治理由谁实现。以往讨论民主一般是忽视主体的,着重从程序方法制度层面研究如何实现民主,本文主要从民主主体角度思考,提出民主的公共治理需要明确的利益主体和畅通的表达渠道;民主的公共治理需要不同主体之间及时和有效的沟通;公共主体只有在推动民主公共治理的过程中才能最终形成和作用;公共主体又在促进和推进民主公共治理中发展和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5.
法律思维方式对于各级政府部门在公共决策过程中思考问题意义重大。领导干部在公共决策中运用法律思维,对于作出正确决策至关重要,这不仅对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对于建设法治政府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任剑涛 《决策》2007,(1):21-21
"公共"流于社会公众的哀怨,决策沦为地方领导的专利,从2006年十大地方公共决策镜鉴评选结果来看,地方政府决策的公共性与科学性都还亟需提高.  相似文献   

7.
结合当前正在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可以看到,当前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需要强化风险防范能力、预判决策能力、执行保障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引导学习能力,以妥善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具体而言,应树立风险防控意识,建立应急责任机制;积极运用技术手段,提升风险处置水平;完善应急管理培训,锻造危机应对能力;强化应急素质测评,夯实能力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8.
王运宝 《决策》2013,(1):26-27
梳理8届地方公共决策榜单发现,广东、江苏、浙江、湖南是地方公共决策"创新地图"上的高地,在创新样本和新锐人物两方面都是亮点。而深圳、成都、南京、武汉则成为地方决策创新的"标杆城市"。"表哥"杨达才会不会又是一起舆论监督的"烂尾"?2012年12月,微博上对"烂尾"的讨论,引起广泛共鸣。从陕西省纪律监察部门宣布免去杨达才职务的9月20日算起,100多天过去了,还没有任何关于杨达才的调查结果发布。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重庆,63小时"秒杀"一位正厅级  相似文献   

9.
新公共行政的基本诉求之一是公民参与,公民在公共决策的制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目前公民的政治冷漠倾向,我们应该保障民主制度供给、运行理性激励机制、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完善公民参与的作用机制以及加大政府信息公开,以激励公民积极参与公共决策。  相似文献   

10.
公共治理环境下高等教育政策主体拓展为决策主体、执行主体、合作主体、评价主体、影子主体,其责任为适应共同治理而相应发生变化。高等教育政策主体履行责任的环境和条件包括完善公共治理环境、提升政策主体能力、强化政策主体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知识和文化逐渐成为核心竞争力关键因素的今天,国家实力不仅表现在硬实力上,而且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在软实力上。公共决策咨询机构的发展水平、成熟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水平。我国公共决策咨询机构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不能适应党和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实际需要。应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国公共决策咨询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乔新生 《决策》2007,(1):26-26
2006年地方公共决策出现了明显变化,个性化施政取代了广谱化施政,地方公共决策越来越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色彩.全国趋同化的发展模式,逐渐被独具特色的改革政策所代替.  相似文献   

13.
跨区域公共事件的特征决定了应该走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的道路。事实上,我国地方政府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危机事件的实践已经开始起步,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在跨区域公共危机合作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我国证券市场1994~2000年发生的陆家嘴等5起股票回购案例,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对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动因进行了分析。本文的分析显示,国外关于股票回购假说无法对上述5起回购案例的动因做出合理解释。进一步研究的结论是,上述5起国有股回购的成功实施,其主要动因在于满足地方政府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等公共治理目标的功能诉求,是上市公司向国有股控股大股东的利益输送。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公共决策过程中公民的参与范式并没能体现真正的民主精神,在当前全球行政民主化大趋势影响下,互动型行政是实现行政决策民主最有效的途径。本文提出公共决策应在互动型行政范式下制定这一观点,并分析构建互动型行政范式下的公共决策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政府回应已成为当前政府公共管理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政府回应与政府信息公开和公共决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关系政府公共决策与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与法制化;另一方面,在政府回应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政府回应的滞  相似文献   

17.
刁媛  康琪 《管理评论》2007,19(5):51-56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OECD国家在公共研究的治理方面正在经历着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本文首先追述了引发变革的一些主要因素,包括新公共管理运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新的关系以及公共研究部门面临的新的挑战。然后,再从七个方面分析了这场变革的一些重要趋势,包括:加强国家公共研究的战略管理、建立公共研究政策的协调机制、加强对公共研究的问责、加大公共研究机构的自主性、加大中间机构在经费分配机制中的作用、调整经费预算与管理方式和优化经费资助机制。  相似文献   

18.
危机管控政策是政府治理公共危机的常见工具和有效手段。通过对危机情境下管控政策实施必然性与公民权利克减正当性之间所引发的公共冲突的分析,可以发现,公共安全需要、责任担当压力、政策执行失衡、公共精神缺失是危机情境下公共冲突产生的主要诱因。据此可探索"地方政府主导—基层协商众治—公民自律"公共冲突三级协同治理路径,形成以地方政府主导为走向引领力、基层协商众治为中介聚合力、公众自律为内生原动力的公共冲突治理体系,希冀三方共同发力,为健全公共冲突治理体系助力。  相似文献   

19.
郭林涛 《决策探索》2014,(11):19-19
近年来,楼市越调控,房价越上涨;医疗改革越改革,看病难的问题越突出,医患矛盾也更尖锐。究其原因就是决策失效。 在市场经济中,导致公共决策失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公共决策失误、公共决策偏离公共利益、公共决策的高成本低效率、公共决策效果的不确定性和寻租活动等。仅就楼市调控而言,从2003到2013年,十年间,仅国字头的调控政策就有7次,其中有关部门的调控达30多次。这么多次的调控,却效果甚微,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当然,调控肯定是出于好意,是为了让“房奴”们“解套”。但这种不理性出台政策的结果却是极大地伤害了政策的严肃性和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李春生 《领导之友》2013,(10):22-23
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减少公共决策失误,节约决策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 公共决策科学化的内涵 公共决策是指公共组织系统为履行公共管理的职能,就面临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而制定和选择活动方案,作出各种决定的过程。公共决策的目的不是为了营利或是牟取私利,而是为了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公共决策以国家权力为后盾,具有强大的执行力,执行结果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