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当前中产阶层研究的几个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正东 《天府新论》2004,1(1):90-95
对当前学术界关于中产阶层的研究进行思考并在理论上给以简要的梳理后,引申出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这就是我们是否需要培育和扩大中产阶层。可以说,“中产”已成为继“温饱”之后建设“小康”的经济生活指标。培育和扩大中产阶层已经成为必然的需要。大力发展公共教育,提高人口质量,提升人力资本,塑造知识型社会是扩展中产阶层必须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吴建华 《理论界》2006,(7):230-232
俄罗斯政治、经济的转轨,社会结构的分化导致一部分“新的群体”和“阶层”的出现。中产阶层的浮出成为俄罗斯社会分层中的鲜明现象。但是俄罗斯中产阶层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中产阶层不同,无论在数量上和地位上都难以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中产阶层相提并论。“上小,中间不大,底面最大”的锥形体的社会结构模式,难以起到协调社会矛盾的作用。因此,发展培养壮大一个中产阶层成为俄罗斯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产阶层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要实现社会稳定、有效促进社会整合,大力培养中产阶层,形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是其必由之路。事实上,尽管中产阶层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历史时期确实能够有效发挥其社会整合的功能,但这种整合功能的发挥由于受到自然的、人文的以及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的倾向性,是极为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4.
中产阶层的发育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是现代社会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现代化的过程中,山东省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和谐因素就在于中产阶层发育孱弱,而且其进一步发展还受到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分化加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限制。为了不断壮大中产阶层,使其成为我省"两个提前"战略目标的实现及和谐山东建设的强力支撑,必须形成一个包括收入分配、产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有机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已经出现了一股人为"造"中产阶层的主张,并且正在将这种主张化为具体实践.中产阶层的形成有其内在的演化规律,中产阶层的成长以及所谓"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形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人为制造一个特定社会阶层以及用行政推动的办法去造就某种形态的社会结构的做法在方法论上是错误的,对实际工作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中的美学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只有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中,才能真切地体验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谐之美。“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的思想是马克思对美看法的根本。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是人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结果,人通过劳动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在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的同时,还会产生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马克思的思想中,深刻蕴涵了“劳动创造了美”,通过劳动实现人类从必然到自由、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美的境界,从深层次上揭示了美与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论人文社会工程的学科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学科分类中 ,自然学科有“理”、“工”之分 ,而人文社会学科则没有 ,这严重影响了人文社会学科“产品”的质量和效用。本文主张将自然学科的“理”、“工”之分引入人文社会学科 ,特别呼吁赋予“人文社会工程”独立于“人文社会理论”的学科地位 ,并就有关依据和意义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8.
虚拟和谐:网络社会系统的一种理想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和“在线生存”的无序化,虚实世界的和谐建构便成了一个紧迫而又合理的命题。虚拟和谐与现实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社会场域下来探索虚拟和谐的可能性和复杂性,体现了人们对网络社会系统的某种理想境界的追求。虚拟和谐将成为一种有助于促进网人真正成为人,使赛博空间真正成为和合载体的全新的文明理念与社会行动。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法律和道德这两种行为规范。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律主要靠“他律”,靠外在的强制力发挥作用。即硬约束;道德主要靠“自律”。靠内在的自觉性发挥作用。即软约束。法律手段的效用,当然要仰仗社会成员守法的自觉意识,但在社会成员违法犯罪和蔑视法律规范时,法律可以依靠国家机器强制执法,包括采取剥夺公民权利。限制人身自由乃至消灭肉体等极其严厉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论中产阶层的培育和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中产阶层正处于孕育之中 ,尚未发育成熟。中产阶层的兴起 ,不仅是自然的发育 ,更需要积极的培育。必须在社会功能性培育的基础上 ,调整社会结构性空间 ,才能发展壮大中产阶层。  相似文献   

11.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阶层——中产阶层。中产阶层是保持社会稳定、拉动消费、平衡两极分化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示范力量。为此,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中产阶层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找准对策,坚定不移地培育和发展中国的中产阶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中产阶层的系统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社会结构的快速分化,而社会结构的分化使社会阶层发生新的变化,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中产阶层就是在我国社会结构分化中形成的一个新的阶层。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加入 WTO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中国的中产阶层将会迅速扩大、成熟。中产阶层的形成和崛起标志着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转变正开始朝着以市场机制为配置社会资源基础,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丰富而又复杂的方向发展。同时,它将构成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一   任何社会结构上总是由不同的社会分层构成的,同时,这种分层也必然随着经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中产阶层的研究在经历了观望、争议阶段之后,在2007年迎来了一个高潮。2007年4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晓虹教授主编的“中国中间阶层研究”系列丛书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得以出版,该丛书是这一“中产阶级研究小组成员”继2005年8月出版的《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全球中产阶级报告》更为深入、细致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产阶层与政治秩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伟 《江汉论坛》2004,3(1):5-9
并非如“稳定器说”所描述的那样,中产阶层总是维护政治秩序的稳定力量。在理解中产阶层时,存在许多需要辨析的概念。中产阶层在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意识与行动取向是个非常复杂的变数,至少期望张力和自身力量大小这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至关重要。本着现实和积极的态度,与其称中产阶层为“稳定器”,不如称其为“推动器”更有建设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财产层的分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迅速。那么中国的社会结构特别是社会分层结构出现了哪些新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本文认为:贫富分化更为明显,财富的集中化程度更高,分化的形势和由此造成的“社会结构紧张局面开始严峻;阶层结构出现了定型化的倾向,尽管中产阶层有所发展,但总体上比例还较小,并伴有阶层利益呈现多元化、“碎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加快成都市城乡一体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包括城市社会的小康,也包括农村社会的小康,不能仅仅是单方面的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主要是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差距的现实状况和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条适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宋维志 《天府新论》2018,(3):110-121
本文以2016年发生在重庆和2017年发生在上海的两起被社会舆论指责为“暴力执法”的事件为样本,对在场人物进行角色分析,进而剖析各当事方的行动逻辑及舆论场的转向,得出结论是:社会冲突的发生是当事各方“合力促成”的,事件由现实性冲突升级为非现实性冲突是引发全国性舆论关注的主要原因。社会冲突的本质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局部失效。只有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增强社会法治意识、坚定法治政府建设目标,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冲突作为“社会安全阀”的效用。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矛盾的和谐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条件,而且催生一种新型的和睦相合的人际关系。社会和谐和社会平等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从本质上说,和谐所要实现的社会目标,正是体现着社会平等基本内容的诸方面。和谐化解是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新方法。正确解决社会矛盾,不能采取“一个吃掉一个”的办法,而应使矛盾诸方各得其所,和谐结合,达到多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中产阶层的社会现代化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中产阶层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并将是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前沿力量和中坚力量。本文以此为基点 ,基于社会时空特性引入了现代化研究的四个维度 ,并以其为切入点 ,引申出中产阶层的四种社会现代化功能 ,最后以填充机制作为一种分析模式描述了中国中产阶层的社会现代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的形成和效用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提升离不开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环境,并且与社会网络、社会信任以及价值规范等具有密切联系。因此,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的形成和效用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提升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提升也对社会资本自身的建构和培育起到一定的影响。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中,应当努力寻求人力资源提升与社会资本培育的统一,促进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本建设的统一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