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危机事件高频率发生期,建立现代危机管理体系迫在眉睫.媒体信息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在危机事件出现时扮演着重要角色,既可以及时监视可能导致危机事件发生的各种潜在因素,又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发生过程中充当政府和公众的代言人,因此新闻媒介在危机管理中角色的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本文将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粟路军  冯姗 《管理评论》2023,(1):324-338
本文以2019年盐城3·21爆炸事件与2015年天津8·12爆炸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案例研究法,通过情感分析、主题聚类数据分析工具建构出公共危机信息响应模式对公众应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公共危机信息响应模式有二元主导型与三元协同型两种。(2)对公众的信息供应与信息需求匹配程度会影响公众应对行为选择。当信息供应与信息需求不匹配时,公众倾向于采用消极回避行为;当信息供应与信息需求匹配时,公众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行为。(3)公共危机事件演化机制存在倒逼式危机演化机制与主动式危机演化机制,公共危机事件演化机制选择受到危机信息响应模式影响。本文研究结果丰富了危机沟通方面的理论,对公共危机管理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芳侣 《经营管理者》2009,(21):117-118
以网络媒体、数字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使得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而此新的传播环境对政府公关而言,有利有弊。近几年是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发之年,而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移动媒体也逐渐走向成熟的环境下,政府应对危机的方式及其产生的效果必然与以往有着巨大的差别,而政府行为与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公信力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主要从新媒体传播的方式和内容出发,联系具体公关事件与案例,对政府有效应对公共危机,成功地进行危机公关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钧 《经营管理者》2013,(32):281-28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改变了信息传播的载体和方式。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高效性、广泛性、交互性和自由性等特点,在公共危机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新媒体和公共危机的概念,分析了新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传播和处理中的作用,提出了新媒体时代下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传播和处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怡 《经营管理者》2013,(29):269-269
目前我国正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时期,恐怖袭击、自然灾害、流行疾病等公共性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其突然性、普遍性、紧迫性等特点,导致事件爆发时往往带来极大的破坏力,给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提出挑战。媒体是发布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连接政府与公众的桥梁。政府不仅要利用媒体向公众传播事件信息,而且还要通过媒体了解民意,在突发事件中合理的协调媒体变得异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公共危机事件种类多、频率高、复合性强、损失巨大的挑战。我国的危机管理具有公共危机意识淡薄,对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认识不够,公共危机管理机制落后,危机中信息流通不畅等特点。为了提高对突发性事件的应对能力,本文提出了增强危机意识,完善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反应机制以及恢复重建机制,并且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应对突发性事件,实现危机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邹甜甜 《经营管理者》2011,(1X):312-312
网络媒体被称之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在当今这样一个危机频发的阶段,互联网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它在公共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也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对网络媒体以及公共危机相关概念的介绍,分析出网络信息传播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并提出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完善网络媒体管理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频繁的公共危机事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伤害,培养危机意识刻不容缓。本文透过公共危机事件说明培养危机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亟待培养危机意识的主体包括政府、社会公众、媒体和企业,并提出培养危机意识的若干建议,其中包括加强危机演习、建立制度化的教育与训练系统、充分发挥媒体作用、确立"全国减灾日"、加强立法和国际合作等。  相似文献   

9.
公共危机中政府言论的公信力对公共危机的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有些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中不能摆正与媒体的关系,不能及时对媒体公开信息,以及存在与媒体协调的法律支持不够充分等问题,使得地方政府官方言论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因此,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不断提高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中官方言论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频繁的公共危机事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伤害,培养危机意识刻不容缓.本文透过公共危机事件说明培养危机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亟待培养危机意识的主体包括政府、社会公众、媒体和企业,并提出培养危机意识的若干建议,其中包括加强危机演习、建立制度化的教育与训练系统、充分发挥媒体作用、确立"全国减灾日",加强立法和国际合作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的时期,突发公共事件中信息的发布和管理是处置危机的重要一环,而随着互联网等一系列新媒体的出现,信息传播的方式、渠道发生了根本改变,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信息发布和管理的方式也应及时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2.
孙敏  吴刚 《领导科学》2021,(6):16-19
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任务之一是及时向公众传递预警信息并从公众处获得相关反馈。社交媒体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提供了必要工具。然而,由于技术、组织、环境方面的挑战,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沟通中使用社交媒体的意愿并不高,亟待从培养复合型人才、变革政府部门组织、建立健全容错免责机制、加快出台信息安全保护法等方面激励和赋能危机管理者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危机沟通。  相似文献   

13.
朱春辉 《科学咨询》2010,(10):32-33
妥善处理各类公共危机事件,是当前政府有关部门必须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在信息多向飞速传播的互联网时代,如何实现全面高效、科学合理、及时快速的信息沟通,已经上升为公共危机事件处置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文章在探讨了危机事件中信息沟通的作用后,分析了信息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政府对公共群体性事件危机管理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政府对公共群体性事件危机管理的现状及不足,提出了政府对公共群体性事件危机管理的原则和预防、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5.
突发公共事件导致环境骤然激变,造成流言的大肆传播,影响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阻碍突发事件的后续管理,因此探询流言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机制及其应对,是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流言的产生入手,剖析流言传播内在机制,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为今后的危机信息管理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一、社会系统关系中的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是指以互联网为媒介在网络社会行动者间私下流传的、未经官方证实的事件.谣言以文字、图片、影音等多元方式被网民接受与传递,不仅提高了谣言的“可信”程度,也使自媒体与大众媒体进行着权力博弈.当虚拟公共空间与现实话语空间的信息博弈对社会系统的核心价值与运行功能提出严峻挑战,要求危机管理者在巨大时间压力与心理压力下,尽快做出正确的决策时,网络谣言事件即升级为网络谣言危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已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隐患,并对政府公信力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理公共危机事件以增进政府公信力已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做出阐释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公信力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并提出了公共危机管理中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虽已成功地处理了很多公共危机事件,也积累了一定的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经验。但目前,要提高政府的危机管理,我们力从提高公共危机政府判断能力、探寻公共危机政府判断的社会环境二个方面,来对公共危机判断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以突破公共危机中政府判断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面对公共危机时的心理反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兰州大学中国公共危机事件案例知识库为基础,面对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整合、分析,浅析公共危机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并为处理好公共性危机对大学生心理的不良影响寻求改善之道,为大学生心理教育在此方面的缺失提出建议,力求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20.
刘鹏 《管理科学文摘》2012,(23):148-149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我国进入了一个公共危机的高频率发生期。公共危机正以极大的力度和广度冲击并影响着全社会,它不仅导致社会财富与生命的损失、经济环境的破坏,甚至还会引发政府合法性的丧失以及政局的动荡等灾难性后果。公共危机给政府形象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怎样有效控制和消除公共危机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如何将公共危机变成政府危机管理的革新契机,已成为中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与紧迫任务。文章分析了我国各级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对如何在公共危机中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