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几乎所有研究孙中山生平与思想的论著都认为,孙中山提出的“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中的“政治革命”,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革命”,指的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也就是要把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合并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去完成,因此犯了“左倾”一次革命论的错误。但笔者以为,上述观点有待商榷。何谓“政治革命”,1906年孙中山在《民  相似文献   

2.
一、民权政治—孙中山的行政管理思想孙中山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毛泽东称他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①。孙中山关于行政管理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民权主义”当中,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权在民”论。即国家政权归谁所有,谁是国家的主人?孙中山主张“主权在民”,“主民仆官”。他说:“今日我们主张民权,是要把政权放在人民掌握之中”,“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政府的权力,“不应…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民权理念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 96年孙中山在伦敦受到英国社会各界全力营救的传奇经历 ,对他确立民权理念关系甚大。与其说孙中山的“革命程序论”与梁启超的“开明专制论”一脉相承 ,还不如说陈天华的“开明专制论”与孙中山的“革命程序论”一脉相承。倘若适当回顾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孙黄关系、孙章关系的波折与同盟会分裂之起因 ,不仅有助于总结孙中山与革命党人的成败得失 ,而且有助于考量孙中山本人的民主素质。  相似文献   

4.
一块被遗忘的思想领地———孙中山题词论析刘望龄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博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等题词,已经广为流传,脍炙人口,深得人民的崇仰。可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却一直被视为应酬性文字而未认真进行征集、发掘和整理,在孙文学...  相似文献   

5.
论孙中山的“心性文明”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孙中山的“心性文明”说戚其章孙中山一生献身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他还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十分宝贵的精神遗产,而尤以“心性文明”说特别值得珍视。本文拟就孙中山的“心性文明”说与知行统一观做些初步探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个密切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回答了俄国十月革命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国家应该怎样进行革命、如何进行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解决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具体形式和策略问题。但从基本内容来说,它并没有超越马恩列斯所阐述过的理论范围。“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则是过去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从来没有涉及的问题,它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可以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找到了实现革命转变的具体途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形态理论的重大创新。“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有过初步的试验,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有过成功的实践。 然而,从1953年开始,毛泽东改变了他原来正确的思想,转而批判“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匆忙实行了“三大改造”,抛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犯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接着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严重的扭曲。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读了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其理论支柱是“生产关系决定论”、“上层建筑决定论”和所谓的“不断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奇特的历史命运给我们的现实启示:一是必须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是新民主主义的回归和超越;二是要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建立改革开放的话语权;三是要借鉴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经验,加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与《上李鸿章书》(日)山口一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在他的早期论著《上李鸿章书》中已经表明了思想原型的基本内容。而且,孙中山不断将其基本思想予以深化。到了晚年,明确地展开了三民主义革命论的全貌。(1)建立近代国民国家的构想孙中山在1894...  相似文献   

8.
笔者近读张海鹏先生的大作《孙中山“社会革命”说正义》(刊于《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3期),颇受启发。但笔者认为,张先生此文中还有几个地方值得商榷,特撰此文,以求教于张先生。一、关于孙中山的“社会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张先生文中日:“轻易将孙中山的‘社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即是:鉴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产生贫富分化等弊病,为避免社会革命发生,中国的革命必须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于一役;中国的社会革命可用和平手段实现.对孙中山这一思想,历来评述者认为是一种主观的社会主义,是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空想,甚至是反动的.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的民生史观及其从国情出发的实践原则黄敏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孙中山晚年时在不断变化的革命形势下,重新思考革命理论,形成了体系基本完整的社会历史观。由于这种历史观是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出发点的,人们通常称之为“民生史观”。孙中山建立民生史观的目...  相似文献   

11.
论孙中山晚年对西方社会哲学的批判与对儒家政治哲学的褒扬姜义华1924年1至3月孙中山在广州所作的民族主义演讲中,特别褒扬《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哲学,一再说明“中国古时有很好的政治哲学”,“欧美的国家近来很...  相似文献   

12.
“三民主义”最早产生于岭南,主要得力于岭南对外开放的社会环境和西方文化的熏陶。孙中山是“三民主义”的创立者。然在孙中山的周围还有一大群岭南人,他们与孙中山意气相投,最早对“三民主义”进行了宣传、讲解和发挥。可以说,“三民主义”并不单单是孙中山一个人的创造,除了孙中山之外,其他的岭南革命分子对“三民主义”的创立也有着不可抹煞的贡献。地处岭南的香港,是反清思想的一个发源地。香港自1841年被英国占领后,清政府便不能把它的统治力量伸展到这个小岛。许多不甘臣清的岭南人便把这里作为他们暂时脱离清朝统治的避难所…  相似文献   

13.
在(建国方略》的(孙文学说)中,孙中山在注重“行”的“行易知难”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上,提出了“力行”的革命学说。这种革命学说就是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革命精神。孙中山伟大的一生就是闪耀着这种革命精神的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革命奋斗的一生。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孙中山的这种革命精神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在《孙文学说)中,孙中山阐述了“行易知难”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学说,这种认识论学说鲜明的特点是注重行,强调行,把行放在整个认识论学说的重要位置。中国传统的知行学说,“行”一般是指个人…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曾明确提出,“社会之所以有进步,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①对孙中山这一论断,多年来国内学者大都视之为“阶级调和论”或“改良”观点,基本给予否定。然而,在现代,“经济利益相调和”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而,重温孙中山这一论述...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曾“环绕地球,周游列国”,到过欧、亚、美洲的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亲眼目睹和切身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进步、国家富强所起的重要作用,因而对于科技的价值作了充分的肯定。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由于他所处的特殊历史地位,也深切感到了科学技术“用处无穷”,充分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军事价值和认识价值。练而现之,孙中山和毛泽东的科技价值观是同中有异。一、经济价值观科技最明显的价值表征就在于它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孙中山通过考察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也充分认识到了科技的经济价值。他…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革命家。在国体问题上,他一贯主张祖国统一、反对国家分裂。1903年9月21日,他在《支那保全分割合论》一文中指出:“支那国土统一已数千年矣,中间虽有离析分崩之变,然为时不久复合为一。”①辛亥革命后,鉴于军  相似文献   

17.
有些较落后的国家,在帝国主义这一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首先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并先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已成为历史和现实。但是,有人对此表示怀疑,他们提出了“早产论”、“农业社会主义论”、“补课论”等等。不弄清这个问题想自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不可能的。一、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  相似文献   

18.
资产阶级革命派理论家朱执信,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之一。他在阐发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时,着力论述了民生主义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采纳、吸收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使他对民生主义的解释更激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思想,作为从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潮向共产主义思潮过渡的先声,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一在朱执信的著作中,民生主义和社会主义含义相同。而在更多的情况下,他把实现这一革命的过程,称为“社会革命”或“社会政策”。这和孙中山所说的“民生主义者,即国家社会主义也”是一致的。但朱执信对社会革命的原因、实现的道路及其内容的论述,不仅丰  相似文献   

19.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政治思想的结晶。他在追述“三民主义”的思想来源时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门“因袭”传统文化是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此过程中,孙中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创新思想。‘“民族主义”在“三民主义”政纲中影响巨大,是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旗帜。在关于“民族主义”的诸多言论中,孙中山从传统文化中广泛吸取有益于革命需要的东西,并适时地赋予其新的意义。从“驱除邀虏,恢复中华”中,可以看出,孙中…  相似文献   

20.
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李永伦自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民生主义后,在近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多次在不同的情况下对民生主义作了各种不同的阐述。“民生主义者,即国家社会主义也”。“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也。”民生主义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