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经济、地理、交通、气候等原因,广州是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城市,也是流浪乞讨人员主要流入的城市.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要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积极构建全国"大救助"格局,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做好亚运救助管理工作合力.  相似文献   

2.
盘锦市是一个中等城市,现有人口128万,面积4071平方公里.1984年建市以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外来流浪乞讨人员也在不断增多.面对这种形势,辽宁省盘锦市救助管理站认识到救助工作仅仅在城市范围内开展是不行的,需要拓展救助范围,扩大救助领域,及早构建城乡一体化救助管理工作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3.
廖欣 《社会福利》2012,(2):46-47
新时期救助管理工作任务2003年8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新型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当前救助管理站承担着七大项社会事务管理工作:1.对主动求助人员的日常救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全国救助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天津市救助管理站由固定救助向流动救助、由被动救助向主动救助转化,推出人性化救助系列服务新举措。2005年元旦前夕,天津市救助管理站向社会做出承诺:“不让一个生活无着人员流落街头”.  相似文献   

5.
廖欣 《社会福利》2009,(10):48-49
作为全新的社会临时性救助机制,救助管理工作正处于不断摸索、探讨、总结和发展的阶段。桂林市救助管理站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救助管理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围绕“创新”二字开动脑筋,积极解决“跑站”难题,推动救助管理工作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鞍山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坚持传统救助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立足现实与长远,把救助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从十个方面创新了救助管理工作,有效地拓展了救助服务范围,初步探索出一条由民政、公安、卫生、财政等多部门联动的社会化救助管理机制,使救助管理工作的一些难点、盲点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救助管理处、救助管理办公室、救助管理事务中心,救助管理总站:为纪念《救助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三周年,经研究决定,《社会福利》杂志第8期将以救助管理专刊形式出版。届时,将对三年来救助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回顾,对重要事件和重要政策进行重点评析,对救助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宣传。专刊将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史料性和综合性。请各地配合做好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8.
倾力构建社会化救助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玉玺 《社会福利》2005,(12):36-36
在救助管理工作实践中,大连市救助管理站不断创新,强化协作,整合力量,构建社会化救助网络,创造了具有大连特点的社会化救助管理工作模式。社区协作,救助职能进社区。2004年,大连市民政局在总结城市救助联络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市救助站与所属社区开展联合救助所取得的实际成效,决定将救助管理纳入社区职能。  相似文献   

9.
第五届全国救助管理站站长论坛拟于2010年9月在四川省眉山市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救助管理、服务民生”,力图通过总结交流各地扶危济困、服务民生的经验,加强救助管理工作理论研究。推动救助管理事业深入、持续、健康发展。为开好本次站长论坛,进行论文征集活动,现就有关事项启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救助管理工作经过四年多的探索和发展,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网络体系建设、医疗救治以及吸引社会广泛参与救助管理工作等方面,在全国可圈可点。如今,又通过不断加强救助管理工作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促进了救助管理工作纵深发展,使其救助管理工作又添新亮点。  相似文献   

11.
《社会福利》2006,(8):31-31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实施三年来,吉林省将救助管理工作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谋划,确立了参与发展、稳定社会、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的“大救助思想”,全省救助管理工作打开了新局面,有效地维护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截止到2006年6月底,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61050名。  相似文献   

12.
《社会福利》2008,(7):62-63
为维护奥运期间社会稳定,保证奥运会成功举行,山东省泰安市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建立起“159”(谐音:要我救)工作机制。在7月3日泰安市人民政府召开的全市救助管理工作会议上下发了《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并以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出台了《全市奥运期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1月29日,安徽省淮北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会议。会议采用以会代训的方式,解读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传达了省民政厅《关于加大对流浪未成年人和城乡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力度的紧急通知》。会议分析了当前救助管理工作形势和特点,就加强能力建设、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创新救助服务形式提出了要求,安排部署了开展“关爱生命、告别流浪”为主题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14.
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雪袭击了我国南方地区,持续低温,交通阻断,人民生活受到严重的威胁,给救助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救助管理工作人员顶住困难,敢于挑战,在灾害中全力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和其他需要救助的群众,使救助工作及时有秩序地开展,形成了自己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5.
之一:领导重视,制度建设与政蓑保障相结合 成都市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市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和作出重要批示,提出工作目标要求,经常关注、过问工作开展情况,要求全市各级政府要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多渠道开展救助和帮扶;并多次强调,绝不能出现本市户籍困难群众因救助政策落实不到位而流浪乞讨,还明确提出救助管理工作“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相似文献   

16.
刘涛 《社会福利》2008,(12):29-31
政府重视 制度规范 救助管理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救助的最后一道防护线,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重庆市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救助管理工作,200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7.
杨培俊 《社会福利》2009,(11):48-49
进入21世纪,网络计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空间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飞速发展,为救助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强大的技术支撑。随着信息社会和救助管理事业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救助管理信息化是以计算机、网络、信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服务流浪乞讨人员和遇到临时生活困难群众为宗旨,以救助管理工作为依托,按照信息社会和民政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救助管理工作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救助管理工作立足自身职责,政策法规不断完善,运行机制逐步健全,工作方式不断创新,内部管理日益规范,服务功能广泛拓展,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踏步地向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网络化、手段现代化的新型救助管理方式迈进。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奥运之年,净化城市环境,维护良好的国际形象,对救助管理工作是一次考验。辽宁省救助管理部门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高度重视,认真分析,提出对策,及时解决,为做好奥运期问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多管齐下构建关注流浪未成年人的“爱心网” 硬件投入保障一个“家”。2004年以来,常德市政府先后三次召开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救助管理工作,出台规范性文件,财政拨出专项建设资金,改善救助管理工作条件与救助环境。2007年底,一举建成了全省从办公条件到救助设施都较为完善的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还完成了市救助管理站的部分改造,占地面积9.5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