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艾森豪威尔政府上台后,秉承了共和党的传统经济政策,即紧缩政府财政开支,限制政府开支规模;在对外经济政策上,则是力主自由贸易政策,削减对外经济援助规模,实行所谓的"贸易而非援助"政策.在艾森豪威尔第一届政府时期,不仅对杜鲁门政府时期对外援助机构做了重大调整,而且大幅度削减对外经济援助的规模.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整,除了受共和党传统政策的影响外,另一重要原因是意识形态因素的困扰,即美国经济援助是否应该用于帮助受援国发展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2.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日政策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对日政策是美国亚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对日政策的NSC125/6、NSC5516/1和NSC6008/1文件.通过考辨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艾森豪威尔政府遇制打击中国的既定国策是其对日政策的根源和出发点,国际形势变化、日本实力的增长和自主性的增强是推动这一时期美国对日政策演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美国对外关系解密文件为基础,探讨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古巴的军事打击计划——“冥王星”计划的制定、实施及影响。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美国政府对古巴的敌对政策。  相似文献   

4.
1956年之前,波兰作为美国所谓的苏联"卫星国",美国对其政策与其他"卫星国"政策没有多大区别.1956年波兰骚乱始,美国开始关注波兰,把探索对波兰新政策作为整个对东欧政策的重点.1958年初艾森豪威尔政府制定了全面的对波政策,NSC5808/1文件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对波兰新政策--"演变"政策的完成.波兰是美国对东欧苏联"卫星国""演变"政策的首次试验,随后美国将该政策扩大为对整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5.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中之重,当前中国主要采用人文交流的方式推动民心相通。本文从对外援助的视角研究如何利用对外援助促进民心相通。通过分析"一带一路"下中国对外援助在援助政策、援助项目、合作模式、援助地区、援助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研究中国通过对外援助促进民心相通的优势及障碍,总结中国在援助前提、援助时机、经验价值、受援压力等方面具有利条件,以及在援助地区、援助期限、援助对象、援助方式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最后提出中国援助应处理好三个矛盾,即大量援助需求与中国发展中国家现实的矛盾、援助给"鱼"与给"渔"的矛盾、援助给"政府"与给"人民"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通过考察第一次台海危机期间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对台政策及对中美关系的看法,着重分析其时艾政府对台推行"适度"政策的真实意图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并由此而得出结论:艾森豪威尔的适度政策由于一系列条件的限制必然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7.
论艾森豪威尔政府在朝鲜战争中的核讹诈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森豪威尔上台执政后,把结束朝鲜战争作为对外政策考虑的首要任务。与中、朝所奉行的灵活策略不同,艾森豪威尔政府试图以扩大战争范围、在朝鲜战场使用原子弹相威胁,通过扩大战争的方式来结束战争。但由于受到诸多国际国内因素的制约,艾森豪威尔政府又不敢为所欲为,一意孤行,只得重新回到谈判桌上,用和平手段结束战争。长期以来,西方史学界对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核讹诈作了不切实际的描述,片面夸大核威慑的作用。事实证明,美国鼓吹扩大战争的种种论调和以原子弹相威胁,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把戏而已。  相似文献   

8.
"人权外交"是美国历届政府对外政策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里根政府时期,该政策有着理论的传承性、标准的双重性、手段的多样性和内容的狭隘性四个明显的特征.里根时代是美国"人权外交"的成熟阶段,它既是对卡特政府"人权外交"政策的继承与超越,并对冷战后该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非援助是八国集团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历次峰会在该领域做出了较多承诺.本文探讨了八国集团对非援助承诺的执行情况,对外援助对受援国的实际影响,以及对非援助效果对八国集团合法性的影响.提出建立合适的援外监管机制、改善对非援助总量与结构、制定合理的良政水平要求、加强对外援助政策的协调等四务政策建议,以提高八国集团对非援助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外发展援助是国内政治的拓展,是推行其外交政策的工具,是战后国家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援助提供者,欧盟对外发展援助政策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和革新的过程,欧盟对外发展援助在攫取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地促进了受援助国的发展与稳定及全球利益.欧盟对外援助政策在中国的实践就明显地体现了其外交政策的价值取向,是实现欧盟对外政策整体目标的政策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1.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缓和了对非战略物资的贸易管制,但严格限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并维持此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北朝鲜的管制水平。印度尼西亚的天然橡胶仍保留在美国战略物资管制的清单上。此间,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在对华出口橡胶问题上爆发了激烈争论。艾森豪威尔政府遏制打击中国的既定国策是推动其政策演变的根源和出发点,国际形势变化、印度尼西亚外交自主性的增强是推动此时期美国对印度尼西亚政策演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从杜鲁门主义到艾森豪威尔主义战后四五十年代美国中东政策浅析崔广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军事、经济实力头号强国,争当世界霸主、推行霸权主义便是美国在战后奉行的主要对外政策。由于中东的战略地位和石油资源,美国便把攫取和控制中东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  相似文献   

13.
自由国际主义是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有着巨大影响的一种意识形态、国际秩序主张和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在不同时期,自由国际主义及其各项分支流派和理论,例如温和派和激进派,通过"旋转门"机制对冷战结束以来的美国历届政府的对外政策纲领和议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上,自由国际主义始终有着两面性,包括温和派和激进派的共识与分歧,以及扩张和参与两种政策孰重孰轻.  相似文献   

14.
人权是欧盟的核心价值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权导向"成为欧盟对外关系一个显著的发展趋势.出于自身利益需要,欧盟在第四个<洛美协定>中,将人权条款系统性引入其对外援助政策.欧盟对外援助之人权条款在非洲的实施,因欧盟奉行"双重标准"的做法损害了人权条款的一致性和公正性,但客观上对非洲国家人权发展与民主化进程,以及非洲和平与稳定起到了外力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波匈事件后美国对东欧新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对东欧和平演变政策是美苏关系缓和及苏东内部演化的产物 ,其形成与确立经历了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 ,最后由于匈牙利起义的失败 ,促使美国彻底摒弃“解放”幻想 ,在艾森豪威尔政府后期确立了新的外交政策 ,使其成为以后美国历届政府对东欧国家的一项最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16.
对外援助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主要的方式是对外经济援助.我国对外援助中的伦理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贯穿了韬光养晦、义利平衡、独立自主、共同发展、负责任大国、和谐世界等伦理思想.从伦理的角度看,完善对外援助政策的对策是:冷静应对“新殖民主义”,继续韬光养晦;妥善处理“中国责任论”,坚持量力而行原则;淡化双边援助,坚持多边援助;考虑要全面周到,慎重减免援助国的债务.  相似文献   

17.
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爆发后,肯尼迪政府立即给印度以政治军事上的紧急支持和援助。这是美国冷战思维下的本能反应。其后,随着冲突的很快平息,在较为长期的对印援助和南亚战略计划问题上,肯尼迪政府趋于冷静和理性,要求印巴首先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在南亚建立针对中国的"联合防御体系"。由于美英之间的矛盾、美国分裂中苏的政策、巴中关系以及印巴关系的互动等因素的影响,肯尼迪政府的这一计划最终落空。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7,(10):97-103
基于中国1985—2014年度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对外援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外援助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是负面的,对外援助通过扩大出口间接促进了经济增长,两者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劳动力、国内投资、人力资本、FDI、出口、进口、制度与经济增长均为正相关关系。在适当扩大对外援助总量同时,重点优化对外援助结构;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加强政府宏观指导。  相似文献   

19.
60年代 ,肯尼迪政府上台后 ,美国曾对中国实施过所谓“微开门 (keepthedoorajar)”的政策。这是一个被史学家忽视的问题。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对华政策相比 ,肯尼迪政府的这一政策是相对中立的。其主要内容有 :认可中国的现实存在 ;主张降低敌对 ,尝试“接触” ;除了“遏制”外 ,还对中国施加“引导”策略。本文利用美国外交档案文件 ,对这一政策的形成过程、特点、提出的原因以及实施情况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试析罗斯福时期美国对日本侵华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妍 《北方论丛》2002,(2):125-126
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序幕,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这期间美国对日本侵华的政策影响了战争的进程.以珍珠港事件为界,之前美国奉行"中立"政策,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给了日本法西斯以有力援助,对日本侵华战争起了"加柴助燃"的作用;之后美国的孤立主义者们猛醒,把中国大陆作为反击日本法西斯的基地,开始全力支持中国蒋介石政府抗击日本的侵略,为世界和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如此,美国仍是从自身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出发的,因而也给亚洲和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