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安东尼奥·葛兰西是意大利著名的革命家、理论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对欧洲共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西方有些人把他推崇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最正统的继承者”,因为他是“提出了和面对着西方社会主义最困难的问题”的“天才”,是“给马克思主义的西欧式发展开辟了道路的现代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峰。”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问题作了广泛的探索,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政治、文化、教育等许多方面。国家问题是葛兰西著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对国家的概念、职能、消亡和国家权力等国家学…  相似文献   

2.
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自始至终关心的问题.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到包括法兰克福学派在内的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理论家,在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批判时均致力于对其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这一点在葛兰西主张的"文化霸权"理论与哈贝马斯提倡的"商谈伦理"中得到较好的体现.文章拟对二者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予以比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历史规律的形成机制和表现形式、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的特殊路径、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这三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规律理论:马克思主义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社会与个人关系,从而达到了历史研究的"真正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主张,对历史的思索和科学分析,总是从"事后"开始的,是从发展过程的结果开始的;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决定性,人的活动的选择性是规律性的体现并始终以客观规律为前提。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政治转向”之中,葛兰西的文化政治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这可以从“葛兰西主义”一词的流行得到证明.无论是法国的阿尔都塞学派还是英国的新左派以及后马克思主义思潮,都或高或低地举起了“葛兰西主义”的理论旗帜.尽管葛兰西的文化政治学并没有一个既成的完整体系,但还是可以在他有关文化问题的众多论述中找出一个明晰的文化政治逻辑,即强调文化对于社会变革的基础性作用.葛兰西的文化政治思想是以他的实践哲学为基础的,或者说是以他重新解读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为基础的.鉴于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历史现实,他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重心从政治经济学转到了文化政治学,并由此而建构起了一种为当代各种新左派运动所采纳的文化政治理论范式.他所引领的“文化转向”集中代表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从互文性视阈来看,葛兰西的文化霸权学说与约瑟夫.奈提出的文化软实力有着密切的互文历史关联,它们在重视文化与意识形态及其社会功能方面具有相似性。建设和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中国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民族复兴的迫切要求,在文化霸权理论中,葛兰西对市民社会地位的强调、对"民族—人民的文学家"作用的重视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一定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马益 《学术论坛》2005,(12):176-179
葛兰西思想的文化向度,主要表现在对“文化”内涵的独特界定,对知识分子社会功能的不同表述,对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理论分析,以及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提出等几个方面,并最终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社会主义理想的实现。它不仅体现了同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内在一致,同时,也反映了葛兰西对于时代、社会和文化问题的独特思考;不仅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独特的理论地位和实践意义,而且还对于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琳  吴恒 《理论界》2012,(6):4-6
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在时代变化了的条件下,针对正统马克思主义背叛马克思主义的行为,以及党内理论家们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倾向,开辟了可称之为"第三条道路"的马克思主义解读模式,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观。除了在理论形成背景和理论旨向上具有共同点外,他们的马克思主义观还具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相融合、和工人运动相脱节的共同特征,凸现了马克思主义观上的矛盾性,既有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一面,也有背弃马克思主义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文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霸权理论与中国历史上的"独尊儒术"这一特有的政治文化现象在内涵上既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而流行于当代西方的文化霸权理论与葛兰西意义上的文化霸权理论亦有本质上的区别.文章主要讨论葛兰西意义上的文化霸权与"独尊儒术"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霸权理论与"独尊儒术"这一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政治文化现象在内涵上既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而流行于当代西方的文化霸权理论与葛兰西意义上的文化霸权理论亦有本质上的区别.文章主要讨论了葛兰西意义上的文化霸权与"独尊儒术"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李勇 《晋阳学刊》2014,(1):69-75
通过对葛兰西早期的文化批判理论以及他对剧院的批判的研究,以及阐述葛兰西对"剧院工业"与文化工业化的批判理论,以发掘其理论背景以及这一批判对后世的意义。从葛兰西的批判路径来看,他首先将文化产品与文化接受者划分为不同阶级,随之对以"剧院工业"为代表的文化工业化趋势进行批判。葛兰西认为,剧院工业不仅在利润原则的驱动下丧失了其社会功能,而且通过生产低俗的文化产品影响并荼毒观众的审美。但是,葛兰西在对剧院工业进行批判的过程中,过度强调了文化产品对人的单向度影响,同时忽视了新技术在塑造人对文化接受的感知结构方面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出发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逻辑起点和主要对象.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个人"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人",一种自然存在物;其次,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个人"还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性;再者,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个人"还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一种精神存在物;此外,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个人" 同时也是实践存在物,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的开放的人;最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个人"还是具体的历史存在物.  相似文献   

12.
李乐 《理论界》2020,(2):8-14
马克思与葛兰西关于知识分子的观点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且二者都对知识分子的独特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他们的知识分子观依然有着根本的差异,这些差异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二者关注知识分子的动因,对知识分子历史地位的思考路径,以及对知识分子与大众之间关系的理解。厘清二者关于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明确二者知识分子观的差异及其哲学根源,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前提下充分发掘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理论的建设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知识分子群体的职能问题,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理解,推进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及其当代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是其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重要的贡献",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以后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话语资源,形成了所谓"葛兰西转向".文章以文化领导权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出发,对其国家学说、有机知识分子理论、阵地战的革命战略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对我国当今国家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西方解释学家伽达默尔的"理解"理论,来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理解"理论认为:理解不是复制,而是一种创造.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很有启示的.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与马克思主义相容性的一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两个视域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又具有阻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负面影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公共性视域不是在应对当代公共性问题过程中对西方共性理论思潮回应的产物,它具有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深度问题意识,是对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继承和超越。马克思主义公共性视域通过劳动和历史双重维度得到阐释:通过劳动学说解放了被道德、神学信仰和资本遮蔽了的劳动,使劳动者成为公共世界的创造者;通过由人的实践活动生成的具体的有主体的历史弥合了"是"与"应当"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历史学界存在的比较明显的倾向,结合新时期中国历史学研究的实际,从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阶级分析的方法,以及历史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三个方面,论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正确处理史学与政治的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必须以历史的态度认真继承马克思主义史学这笔丰厚的史学遗产.  相似文献   

17.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溯源及其对它的误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其产生既有无产阶级现实斗争需要的原因,也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逻辑发展,还包含了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针对国内学界对文化霸权理论的"误读",有必要对其进行"历史性"的还原与反思.  相似文献   

18.
孙民 《兰州学刊》2012,(5):30-35
"新葛兰西主义"政治哲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多元激进民主和政治的存在论。文章分析了这一理论的具体内涵,并指出,这一理论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9.
英国文化唯物主义一方面批判利维斯民粹主义的精英文化观,另一方面通过社会总体性批判,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社会历史批判和哲学批判中提炼出“文化”这一为马克思的原始文本所隐而未言的实在,把它作为重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框架,即强调“文化是物质生产形式”,突破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与上层建筑二元模式以及正统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局限,阐明了文化在社会生产和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荆世群 《船山学刊》2004,(2):175-177
群己关系即"群己之辨"是历史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是中国传统哲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它探讨的是群体、群众、集体和个体、个人、自我的相互关系问题.正统儒学强调个人对群体和社会的责任,主张个体与群体和社会和谐相处;当群己利益对立时,要求个体服从群体、牺牲自我,在群己关系上体现出了"无我论"的传统.佛学、道家学派在群己关系方面基本上主张"无我"论.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未接触西方近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潮以前,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群己观上赞成"无我"论;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毛泽东受其老师杨昌济的影响,研读了大量的西方伦理学著作,接受了布拉德雷、包尔生等人自我实现论的伦理思想,在群己观上主张"贵我"论和"精神个人主义",强调自我价值及其实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毛泽东又转而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说,在群己观上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主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文要探讨的是: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其群己观的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