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明清时期的徽州俗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说的是徽州的男子到了十三四岁,便要离家外出当学徒学做生意。在经历了学徒阶段的学习和磨练后,这些徽州子弟正式走上经商之路,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经商营生,铸就了明清两季徽商的辉煌与荣耀。  相似文献   

2.
明媚 《社区》2010,(9):6-7
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社会生活领域中出现的问题也越发引人关注.一些新词,比如“问题住房”、“问题食品”等屡见报端,这表明了人们对商品质量的某种担忧:另一方面.人们对社会生存的“软环境”也有了更多期许.这说明社区良好的人际环境对人们的生活也非常重要,因而社区里的“问题家庭”格外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3.
空间化了的家族意识──合院式民居的文化内涵杨知勇国外建筑学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空间,建筑的主角”。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建筑的一个特征──空间性。建筑既然是对一定自然空间的人为占有,是经过“人工造作”的一种空间秩序,因而人们从建筑中得到的就不仅是生存...  相似文献   

4.
成功的途径五花八门,成功的过程千差万别。李嘉诚经商创造了两个奇迹:一是做生意从来不亏损,这在大富豪中实属罕见;二是在财富并非最集中之地,居然能经营成全球华人首富。他为何能达到如此了不起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的大潮已迎面扑来,它正震荡并重塑着当代国人,特别是属于未来的青年人,显示出双重效应,使得当代青年: 1、强化了货币观念,也产生了拜金主义 市场经济使经济关系高度货币化,金融市场、金融意识、金融工具、金融手段全面介入了经济运行之中,使货币在市场买卖的大舞台上大显身手,异常活跃,使人们不得不慨叹:“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因而强化了青年的货币观念。他们不再谈钱色变,言钱生畏,对钱不再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而是“爱你没商量,大胆挣钱,多多益善,已成为一种时尚,甚至形成了乐此不疲的“经商风”,扣人心弦的“交易热”,不可遏止的  相似文献   

6.
从人生意义、家本位思想、代际关系三个方面阐述了农民生育观念的演变过程,并从结构与文化两个维度,对不同年代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现象进行分析。得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业化、城市化浸透着农村社会,传统社会中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乡村社会秩序、乡村文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的生育观念经历了一个从家本位思想到个体化思想的转变过程,当前农民的生活意义已经从一种可以“过日子”的逻辑转变为如何“过好日子”。  相似文献   

7.
漫话行业联     
对联是我国所有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流行极为广泛。由于人们的职业和爱好不同,对联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形成了许多行业联。人们熟知的农民常用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等。同是开商店做生意,或者耍手艺,对联的内容也各有特色。大一点儿的杂货铺好用“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还加了个横批“日进斗金”;而服装店则爱用“愿将天上云霞绸,裁作人间锦绣衣”作为门联,药店就写  相似文献   

8.
微州方志与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观念背道而驰,强调环境决定徽州人对经商职业的选择,不存在职业的卑贱。志书代表地方官府和地方精英的观点,他们的看法为徽州人经商带来宽松的环境,鼓励和促进了徽州人闯荡商海。志书还从勤俭、尚义二个方面,对徽商人格给予肯定。志书还鼓励徼商创业,提倡“廉贾”价值观。在志书中,编纂者通过各种方式为商人代言,创造良好的经商环境。  相似文献   

9.
战国秦汉时期,官僚不顾国家的禁令和社会舆论的压力,私营商业,以牟私利,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吏治腐败时,更是如此。本文初步探讨了官僚经商的原因;对官僚经商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大体分期;对官僚经商的特点进行了分类归纳;除指出官僚经商对社会经济和吏治等较多的负面作用和影响以外,也肯定了其对传统“重农抑商”观念的有力冲击。以求能对战国秦汉时期官僚经商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主体性表现缺位、公共性发展不足、现代性程度偏低,农民公私观念显现出在参与“公权”和维护“私利”中绞缠不清、在传统“礼治”和现代“法治”中取舍困难、在践行“公德”和涵养“私德”上双重缺失等问题。重塑农民的公私观念,需要增强农民的主体性,解决好农民过于“重私”的问题;发展农民的公共性,坚定农民“崇公”“为公”的价值取向;涵养农民的现代性,引导农民追求“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诗词中的“天”、“地”、“人”观念蒋晖,林晋毛泽东,在中国现当代史上留下巨大的身影后,如今重新被人们意识到:这是一个需要反复研究的对象。众多的学者对其哲学、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等思想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本文从毛泽东诗词入手,在探讨其思想方面作一...  相似文献   

12.
[模拟试题] “金”,本是指一种可以用作货币的贵重金属,但是,生活中也常常被人比作珍贵、尊贵的东西。于是,有农民说“勤劳是金”,有工人说“协作是金”,有科技工作说“创新是金”,有经商说“诚信是金”,  相似文献   

13.
西方病理艺术观与二十世纪“病院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病理艺术观与二十世纪“病院文学”刘文荣一关于艺术创造,古希腊人有两种重要的、彼此不同的观念,这两种观念分别与疾病和精神错乱密切相关。第一种观念是:诗人是跟神抵格格不入的,因而要遭受肉体残缺的惩罚。这种观念以古希腊盲预言家提瑞西阿斯和盲诗人荷马为其...  相似文献   

14.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在伦理学上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包含着两个基本思想:①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是由他的人格特征所决定的,而人格又是由其童年时期的各种复杂经历决定的,因而一个人在道德情景中的行为选择,并没有多少“自由意志”可言。②在人格的各种因素中,理性的力量十分微弱,起支配作用的力量是非理性的本我和超我。上述思想,对伦理学中崇尚自由意志和理性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伦理学必须接受这一挑战。  相似文献   

15.
晋商传奇     
《阅读与作文》2007,(4):4-13
晋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商帮,一个历经五百年商业辉煌的传奇故事。山西人为什么对经商做生意情有独钟呢?在山西民间广泛流传的“有儿开商店,强过做知县”的谚语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而又是什么会让显赫尊贵的慈禧太后对晋商能够另眼相待呢?辉煌五百年的晋商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又是如何最终走向没落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界说了大学和学院的一般概念之后,举例指出一种易被人们轻视的史实,引伸出一种观念,即:古典学院也是大学的一支根、一头源。这是对来自百方的传统大学起源“行会论”的重要补充。在本文末,笔者还阐述了这一补充可能产生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贫困是世界性难题,各国都致力于反贫困的研究。选择山西娄烦、五台、临县、河曲、方山等五个特贫困县农村的2000户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和走访面谈的调查方式,并从社会心理因素分析特贫困农村地区的社会心理特征以及成因,旨在从中找出扶贫转困的施治良方。调查分析发现,特贫困地区人们普遍存在着一种“易安”心理,农民安于现状,淡漠商品经济,不思进取;在教育上存在有“跳农门”、弃学经商、“读书无用”等向钱看的功利思想。而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下的文化贫困是造成特贫困地区各种消极落后心态的根源。因此,“文化扶贫”是改变落后现状的前提和手段,通过如下途径来实现:促进特贫困地区社会结构分化与整合来实现社会意识的发展;在与发达地区的联结互动中实现文化双向交流;通过对农民再社会化,改变其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四川省宜宾市的长江边、宜柏公路线高庄桥车站侧,有一个叫黄名伟的专业户。这一家夫妻俩靠着自己的勤劳和四川人特有的的倔强和灵性,现成了远近闻名的食用菌种植专业户。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时代,一些农民离开了土地,弃农经商,出外做工。可黄名伟不为所动,一头扎进食用菌的种植上。前些年,他种茹失败过几次,有几个朋友见了劝他洗手不干,叫他把资金抽出来,合伙做生意,跑运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民营企业中存在大量的弱质企业,“弱质”成因在于:“先天有缺陷、后天无调整”。主要是对市场的功能认识有误,对自己的创业经商能力估计过高,对进入的行业或选择的经营项目不当;进入市场后,又没有及时调整企业急功近利的经营理念、产品结构与营销方式以及家族式管理制度。因而,在当前信用缺失环境下,为了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并稳定自己的较好预期,就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非常态的经营理念与行为。针对弱质民营企业的特点,其发展路径应是:走“强身健体”之路,走“贴、配、节、绿”之路,走“诚实守信”之路,走“弱者战略”之路。  相似文献   

20.
论“以义取利”的文化渊源张松山当前,人们对经商赚钱议论纷纷。的确,有一些人经商赚到了钱,富起来了,事业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也确有一部分人不但赚不到钱,反而亏了本,据有人统计,下海成功者占4%-5%,可见成功率极低。经商是一门学问,它既有技术问题,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