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杨震  孙毅 《求是学刊》2002,29(5):72-79
后位继承是遗产利益在继承过程中需要发生多次转移的产物 ,自罗马法的遗赠制度逐渐演化而来。后位继承法律关系是前位继承人与后位继承人之间基于后位继承权而产生的债权关系。后位继承权转化为既得继承权时对前位继承人的期待权亦同时产生。立法上应当大量采用推定的方式来弥补遗嘱人意思表示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陈苇  高伟 《学术交流》2008,(1):58-61
无人承受遗产制度是继承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遗产继承人利益的保护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在阐述四法域无人承受遗产制度的基础上,比较评析其异同,借鉴港、澳、台三地区有益的立法经验,针对我国内地无人承受遗产制度之不足,从我国内地地区实际出发,提出重构大陆地区无人承受遗产制度的设想,即在未来的<中国民法典继承编>中以专门部分规定无人承认继承制度,其内容包括增设遗产管理人制度;增设搜索继承人和遗产债权人等的公告程序;无人承受遗产的归属之重新定位.在遗产无人承受的情形下,遗产首先应归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人.只有在无这些人的情形下,遗产才能归国家或集体所有.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6,(8):65-72
我国《继承法》第8条应参考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关于继承回复请求权的规定,将"继承权纠纷"限定在继承人与无正当权源的人因其占有遗产而且否认继承人的继承权所发生的纠纷。继承权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权利被侵害应界定为继承人的权利被实际侵害之日而非继承开始时。2年和20年的期间均为诉讼时效,2年期间可以中止、中断和延长,但20年的期间只能延长,不能中止和中断。继承权诉讼时效届满后,遗产占有人仅取得向继承人返还占有物的抗辩权,不能取得继承人的继承权。继承权诉讼时效届满后,继承人仍可以向遗产占有人行使所有物返还请求权。  相似文献   

4.
案例1 1989年的一天,刘大爷在家门口捡到一个3个月大的男婴.经寻找未能找到弃婴的生父母,于是刘大爷将孩子留下抚养.取名刘文并以爷孙相称.刘大爷去世后,刘文要求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而与刘大爷的两个子女发生纠纷.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国历史上有一种很有名的政权交接制度叫作"禅让",这是指在上古时代,君王通过认真筛选,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和确定自己的王位继承人,然后通过一种和平和隆重的形式把最高执政权力交给继承人的过程。这是一种与世袭制度完全不同的选人用人制度,后被世人广为称颂。讲到禅让,在历史上最有影响力和最具传奇色彩的就是尧帝和舜帝之间的政权交接。那么尧  相似文献   

6.
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文章建立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静态博弈支付矩阵,通过引入地方政府过度举债被中央政府监管发现后所付出的成本、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被媒体曝光而导致公众的担忧等变量,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债务风险控制上达成一致的均衡条件;由于地方政府间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存在竞争关系,因此文章考察了地方政府间举债发展的重复博弈模型,通过引入奖励变量,改变了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纳什均衡解。结论为中央政府严格监管与适当奖励的搭配使用可以把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规制在合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继承权向所有权转化 ,并非瞬间完成 ,而是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继承人的期待继承权先转化为既得继承权 ,再转化为所有权。在继承权向所有权转化的过程中 ,继承权主体成为这一时段的权利主体 ,且该主体的确定是由下述环节决定的 ,即 :继承人范围的确定、遗产的保管与分割、继承人接受继承或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继承权的丧失以及继承人应继份的确定等。只有继承人享有、行使既得继承权 ,并依据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实现了所有权主体的更替 ,继承权才能转化为所有权。  相似文献   

8.
《探求》2015,(5)
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从投资者角度剖析了CEO延期继任对股东财富的影响。文章认为,投资者通常在法定继承人继任计划刚开始发起时表现出积极反应,并获得正的财富。在继任计划的最后阶段,当法定继承人离开公司时表现出消极反应,而当法定继承人接替CEO完成继任时则表现出积极反应;公司绩效对法定继承人继任和离去的股东财富产生重要影响,当继任前公司绩效良好时,法定继承人接任后,股东容易获得正的财富,而当绩效较差时,法定继承人离去后,股东容易获得正的财富。本文的研究不仅对投资者投资具有参考意义,同时对于完善公司治理也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美、日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金华  李国锋  谢兴春 《创新》2010,4(1):41-45
地方财政困难和债务危机是当前我国财政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现状,详细阐释美国和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特点和方式,认为我国应该从制度上建立健全完善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组织架构、债务预算管理模式和债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等。  相似文献   

10.
郑倩 《求是学刊》2016,(3):100-106
我国现行继承法未将基本原则条文化,学者对继承法的基本原则多有讨论,但鲜有将尊重被继承人意志原则界定为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更无人论证其于继承法中的地位。自由价值是继承法的根本价值,由继承法的自由价值与本质属性所决定,尊重被继承人意志原则应当为继承法的基本原则,它贯穿于继承法始终,不仅是遗嘱继承应当遵循的原则,而且是法定继承应当遵循的原则,并且,是保护私人财产继承权原则、继承权平等原则、养老育幼等原则的逻辑前提,在继承法的基本原则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1.
负债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债务作为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结点,其意义是很重大的.将企业债务融资分为银行贷款融资和公司债券融资两部分,对债务如何影响财务治理提供一个更为完整的概念上的理解,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两个具有相同的累计债务水平的公司可能有非常不同的增长率和回报.我国债务融资现状与相应对策:从债务契约的角度看,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债务契约的软约束,没有明确的限制务件或者是绝对限制,因此需要在债务契约合同中加入限制条款,以达到对财务治理的硬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主权债务救助是国际社会应对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和发展危机的重要方式,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主权债务救助的作用往往是短期的,其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债务问题,也无法预防和避免新的债务危机。这根源于主权债务救助的三个结构性难题:主权债务合作中的集体行动难题;主权债务救助目标议程的分散化;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中的脆弱性。虽然集体行动难题一直是主权债务救助努力克服的核心问题,但债权人的多元化使这一问题更加复杂。主权债务救助目标议程的分散化,尤其是债务救助的政治化则导致债务救助偏离了实际,往往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发展中国家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是非常有限和脆弱的,其是由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中的位置以及国家治理能力的结构性挑战决定的。由此,主权债务救助必须以缓解这些结构性难题为导向,根据现实变化,反思和重塑债务救助的理念和方式,最大程度降低债务救助的附带影响,必须标本兼治,从系统、综合和发展的视角塑造和践行新时期的主权债务救助。  相似文献   

13.
看人物     
《东西南北》2013,(18):4-5
乔治·亚历山大·路易斯:英王室第三顺位继承人 当地时间7月22日下午4点24分,英国威廉王子的妻子凯特王妃在伦敦圣玛丽医院成功诞下一重逾8磅的男婴。他将取代哈里王子成为英国王室第三顺位继承人,排在查尔斯王储和威廉王子之后。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与前妻登记结婚前,被迫举债满足了她家提出的三万元彩礼的要求(有借据为证)。今年,前妻向法院起诉要求和我离婚,法庭上,我提出这三万元债务虽是我一人借的,但却是因为向她家支付彩礼钱而造成的,所以应该由前妻清偿这笔债务.但前妻却说彩礼是我自愿给的,不应该返还。后来法院判决,这笔债务由我一人承担。请问,我现在该怎么办?我要如何才能使已经被法院判决了的债务从新分摊?读者陈亮  相似文献   

15.
白倩  杨德桥 《社科纵横》2005,20(5):119-120
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诉讼时效有别,在性质上属于学理上的除斥期间,但二者又具关联性并在时间上相互衔接。保证合同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于一般保证为主债务经强制执行未果之日,于连带责任保证为保证人拒绝履行保证债务之时。保证合同诉讼时效具有独立性,不因主合同诉讼时效中断而中断。  相似文献   

16.
从功利的角度来看,授予被继承人通过遗嘱作出适合的财产处置,弥补法定继承制度的缺陷;减少遗产继承过种发生的纠纷;遗嘱的自由也可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积累财富;同时促使子女孝顺,家庭和睦,特别对于正以加速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更是如此;遗嘱自由处分也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金华  杨娟 《创新》2011,5(4):47-51,116,134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上已形成博弈之势。在这种情况下,要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应建立偿债机制和风险预警体系、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改变现行的政绩评估机制、修改现行《预算法》等。  相似文献   

18.
国际债务问题是当前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它涉及许多国家包括债务国和债权国的切身利益,因而为各方所关注。近年来,国际债务问题的严重化,导致几度出现债务危机,经过国际金融组织和有关当事国与商业银行的共同协商和安排,总算渡过难关,使问题有所缓解,但并未获得根本解决,潜在危险很大,仍有一触即发之势。本文从实践上和理论上对国际债务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性质和解决前景,以及解决国际债务问题的办法和我们从中应吸取的教益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5-2019年地级市层面的政府债务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总体上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源于它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的非对称性;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在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更低的城市的影响更为显著;从影响机制来看,地方政府债务的资金支出存在着城市偏向性;从居民收入结构来看,地方政府债务显著增加了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净收入,以及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但显著减少了城乡居民的转移净收入,从而减弱了政府支出的再分配效应。建议政府举绩应科学合理,应规范债务的投向与使用,应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金融当局一直致力于新加坡债务市场的发展。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政府管制的市场仍然是新加坡最大的债务市场。本文论述了新加坡债务市场的发展状况和现行结构 ,并对阻碍市场 (包括各种债务市场 )发展的诸多因素作了进一步的考察。为了增进长期投资 ,过分依赖银行借贷以及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入的做法往往被人们视为1 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动因之一。如果该地区的债券市场尽善尽美 ,那么人们完全有理由认为 ,避免亚洲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其原因在于 ,亚洲国家的政府和公司有能力获得长期国内货币基金的稳定资源 ,而不是仅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