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中国加入WTO,银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虽然国有银行较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在资产规模,机构数量,网点分布上都存在着优势,但是否进一步采用机构扩张的竞争方式就能使国有银行立于不败之地呢?这个回答显然是否定的。本文试图说明国有银行多年来依靠单纯的规模扩张已经给自身带来了结构风险、规模不经济的问题,即随着规模的逐步扩大,平均成本反而上升,收益下降的问题,并试图用定量的方法分析该风险的程度,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Cobb-Douglas函数分析了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利用样本县数据进一步检验了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大型国有银行逐步退出县域的背景下,县域金融仍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县域金融机构中,信用社、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对县域经济有较大促进作用,而其他大型国有银行其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日渐减弱,显著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健全县域金融机构体系、制定扶持县域金融政策、鼓励县域金融产品创新和完善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面向外资银行的区域金融生态就是外资银行的发展状况及其所处区域环境,它包括区域金融生态平衡、区域金融生态周期、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等内容.文章依据当前省域外资银行发展情况、省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及其灵敏要素的分布情况,将大陆31省域划分为四级金融生态.不同等级的区域金融生态之间有竞争关系,但更强调协调与合作关系.对不同等级的省域金融生态应从外资银行引进策略、省域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措施等方面进行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对我国省域金融开放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结合地理相邻、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三种空间权重矩阵对2004-2015年我国大陆31省城的金融开放水平及其地区差异进行了考察,并对金融开放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我国总体金融开放水平不高,需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第二,我国省域金融开放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联系,而且这种空间联系受省域间经济联系的影响逐渐增强;第三,金融开放水平的区域分布不平衡,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外资银行加快进入国内的步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正在逐步推进公司化治理。如何在银行公司化治理中确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定位和对策,关系到国有银行公司治理化的成败,本文就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主要差距1.在向公司制转型中组织结构不健全我国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还未能完成现代金融企业改造,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设置名不符实,人员组成又往往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职能不分,职责不明。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就是工作结果因人而异,如果领导重视内审工作,则人员配置较好,…  相似文献   

6.
沈红丽 《统计与决策》2016,(14):138-141
采用Moran's I指数等空间分析工具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和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逐年扩大;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增大,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显著降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013年存在正的空间溢出效应,2005年则不存在空间效应.  相似文献   

7.
张甜迪 《统计与决策》2016,(19):158-161
我国各省金融与非金融业收入差距呈现特殊空间格局.对此,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建模分析发现:各省金融与非金融行业的空间正自相关性不断增强,且空间格局演化的两极分化趋势明显,空间互动以协同改善为主.分析发现,金融化、人力资本、金融业垄断、金融业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其中金融化和金融业生产率会同时扩大本省及周围省市收入差距;人力资本和金融垄断会扩大本省收入差距,缩小周围省市收入差距;现阶段经济增长会缩小本省收入差距,扩大周围省市收入差距,因此收入分配改革需考虑空间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8.
资产质量下降,是当前国有银行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妨碍着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因此,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优化信贷资产质量就成为国有银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焦点。据山西省某家国有银行统计,截止到1996年底,该行利用信贷资金发放的贷款余额为226.67亿元,其中,正常贷款181.94亿元,占总量的80.26%,而不良贷款为44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9.74%。一、形成不良信贷资产的因素分析国有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的状况是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的诸多矛盾的归结和突出反映,其原因是较为复杂的,既有企…  相似文献   

9.
农村民间金融的内生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慧霞 《统计研究》2006,23(8):33-36
研究民间金融与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实质上是研究民间金融对现代农村经济变化的适应力,以及它们不断发动自身改革的能力。本文的分析对象是长期经济增长背景下的农村民间金融。在农村发展过程中,金融组织创造增长机会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农户、乡镇中小企业和经济要素在一定空间内形成集聚成块的发展格局,农村参与社会分工的渗透力和竞争力增强。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运作机制、结构特征、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内生性机制及其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是一个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一、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进程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一)内生增长…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机会获得和经济成果共享三个维度构建了测度经济包容性增长指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1—2021年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水平进行了度量,进一步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包容性增长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和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但空间分布不均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邻近地区会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从短期和长期效应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都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加入WTO后的五年时间内,将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的限制,外资银行享受国民待遇,在金融产品的提供、金融环境等方面与中资银行享受平等待遇。这意味着,我国银行业将面临外资垢全方位竞争。  相似文献   

12.
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把金融活动的空间集聚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金融产业本身的特征,分析了金融活动空间集聚的内涵及经济性质,并系统研究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途径,为促进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论文的研究既是对企业集群理论的完善,也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拓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超效率DEA以及空间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金融集聚指数以及生态效率水平进行评价,利用2009年-2013年相关数据,通过构建了空间滞后模型对金融集聚与地区生态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地区生态效率呈现"东高-中西低"良好的统一性,而且各省市金融集聚指数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金融集聚对于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域与行业差异性,在东部西部地区,金融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地区生态效率水平的提高,而在中部地区,金融集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生态效率的提高;银行业、证券行业以及保险行业对于不同地区的生态效率的影响在大小以及方向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空间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自相关分析是一种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反映属性值之间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云南省各区县1990年、2002年和2005年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出很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具有高度稳定性。而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却表现为与地域无关的非空间相关特性,影响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最重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我国345个城市的空间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绩效的空间相关性,通过Moran's I指数可以看出我国城市经济绩效与金融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运用SEM模型和SDM模型对2012年我国345个城市的空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城市经济绩效和金融集聚对相邻城市经济绩效的提高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度对城市经济绩效的提升有正向作用,但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政府作用不仅对所在城市经济绩效的提高有正向影响,而且对周边地区有正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区域金融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有关核算资料对近十几年中国四大区域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数量考察。通过从总量、结构和贡献率等角度,并辅之于部分省际的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区域金融的分布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分布一致,金融业增加值向东部地区高度集中,区域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是东部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值得关注的是,在区域各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中,区域金融业贡献率最低,且呈平稳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影响。研究表明,科技金融提升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技术创新也发挥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技术创新与科技金融的深度协同也能够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可以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与市场运行效率、社会福利水平与共享经济成果、自然资源利用率与生态环境污染三个维度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作用于经济结构与市场体系、国民经济素质与人力资本两个维度抑制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对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影响并不显著。分区域观察,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融合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但却抑制了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部六省地级市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空间面板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面板数据模型从基本形式拓展到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体现了时空特征整合的经济计量建模发展方向.从数据生成过程的时空依赖特征来看,结合传统的统计模型、空间统计模型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能够挖掘更加全面的数据信息,揭示经济金融活动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集群性.基于地级市区数据的空间统计与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关系是统计显著的,并为深入进行整合时空特征的区域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与计量建模分析提供了有利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分析了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特征,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障碍度模型对其差异性表现与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尚未实现优质耦合协调,目前绿色金融系统相对滞后;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在2019年实现了对东部地区的赶超,率先达到了良好协调水平;差异性分析发现,耦合协调度的区域间差异高于区域内差异,是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制约耦合协调度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有环保企业A股市值占比、人均森林面积等,且不同地区各因素的障碍度值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大背景下,文章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熵权法和莫兰指数刻画中国居民社会福利绩效的时空演变特征,进一步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自回归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社会福利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居民社会福利绩效水平不断上升,且在空间上具有正自相关性,并以东部地区省份的“高-高”集聚和西部地区省份的“低-低”集聚为主;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进居民社会福利绩效提高,且该促增效应主要通过经济和社会层面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西部地区和低城镇化地区产生更大的边际效应;考虑空间因素后,数字普惠金融同时对邻近地区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