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亚五国贸易便利化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对2000 ~ 2009年中亚五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模型中引入了中亚贸易特有的共同边界、共同语言,中亚各国参加的经济合作组织变量,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变量.试图测算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程度对中亚贸易的影响.评估贸易便利化所包含的基础设施、海关效率和物流发展水平等不同指标对中亚贸易的影响程度.并根据统计结果为促进中国中亚双边贸易便利化给予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慧智  曹玲 《兰州学刊》2012,(7):151-154,163
近些年来,中韩电子产品贸易额的增长率超过了两国总贸易额的增长率,成为了引导两国贸易深化的规模最大的产品,两国电子产品贸易竞争激烈。文章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两国电子产品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同时采用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韩FTA缔结后双方电子产品的贸易创造与转移效应,最后得出两国缔结FTA对双方电子产品的贸易创造价值巨大,特别是电子管与半导体、办公设备、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的贸易创造价值显著;我国低技术产品贸易前景将比那些高技术含量的电子产品乐观等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贸易保护与贸易自由的博弈频繁显现,文化多样性是否能够得以延续与发展也成了这场博弈当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试图从贸易保护、贸易自由、文化多样性三者的关系出发,用逻辑分析和实例证明贸易自由与文化多样性是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贸易保护只会阻碍世界的发展,坚持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是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健康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4.
服务业FDI对河南省服务业发展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国际分工的持续深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及货物贸易增长的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格局已迈入以生产和消费"服务产品"为主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阶段,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份额已经占全球投资总额的约70%。随着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和自由化程度的提升,服务业吸引FDI的数量也迅速增加,研究服务业FDI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及整体国民经济增长效应成为国内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1]。本文将在逻辑分析服务业PDI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基础之上,对河南省服务业利用外资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其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5.
反倾销法是WTO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内容。自GATT1947第六条确立反倾销法律制度后,各国都在国内制定和适用了反倾销法。然而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产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反倾销法已经由服务于国际贸易正常秩序的、致力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贸易救济法属性,而逐步转化为保护国内产业的贸易保护法。此外,反倾销法通过对具体倾销行为的禁止,以征收反倾销税等行政手段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无疑是出于对一国公共利益的保护目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其行政规制性法律属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东盟国家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重点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总体水平、各个国家和主要行业贸易壁垒的形式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目前各国服务贸易壁垒的特点和规律,以期对该地区的服务贸易政策予以一个准确、全面的评价,为区域内服务贸易的进一步自由化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贸易规模、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等三方面分析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间的双边文化贸易发展状况,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间的文化产品贸易竞争性,基于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双边文化产品贸易的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中国引领的金砖五国的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占比不断增长;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总体上强于其他金砖国家;中国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是设计、工艺品和乐器,在文化创意含量和知识含量较高的部门如视听、视觉艺术品和出版物上具有明显劣势;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间文化产品的贸易互补性较弱,双边贸易的进出口匹配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8.
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贸易研究领域,要素禀赋、竞争力、技术等因素常常被用来诠释贸易发展的重要缘由,而文化作为影响经济、贸易发展的因素之一,其作用一直没有被量化且被人们所忽视。利用毕达哥拉斯理论合成方法对中国与41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文化距离进行测度,然后以1992—2009年间中国与41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文化贸易数据为样本,通过扩展的引力模型,检验文化距离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流量产生影响,结果表明:文化距离对文化产品的贸易流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与贸易对象国之间较大的文化距离会阻碍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9.
对RCEP其他成员国的贸易总量快速增长,成为推动我国涉外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构建贸易一般均衡模型,研究RCEP生效实施后成员国关税等贸易成本大幅下降对全球价值链格局、我国全球价值链位置变动的影响,结果发现RCEP生效实施后,全球价值链分工进一步深化;中国的上游化程度微弱上升,下游化程度显著提高;我国绝大多数制造业上游程度和下游程度同时上升,其中上升幅度最为显著的是电脑、电子和光学产品的制造。RCEP的落实有利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以及各国贸易的发展,但对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对此,我国应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形成区域性的国际大循环;完善区域贸易规则体系,推动国际秩序体系的构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并妥善处理协调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和稳就业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张辉  李宁静 《社会科学》2023,(12):125-136
贸易发展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题中之义,也是推动各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2010—2018年全球双边产品贸易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讨论了“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国贸易网络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共建国贸易网络呈均衡化发展趋势,且中低收入国家贸易关系改变显著。(2)各国通达程度提升明显,贸易合作伙伴搜寻潜力较强。(3)贸易网络中存在两个重要板块,一个是贸易结构较为复杂的“中心”板块,一个是扮演中间纽带的“经纪”板块,此外,2014年以来,边缘节点逐渐由“外围”板块转移至“经纪”板块。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为沿线参与国搭建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流通的平台,可以使各国借助更大规模和范围的市场提振民族经济。"一带一路"倡议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各国出于地缘政治和贸易保护等考虑,使地区间要素的自由化流动蒙上了一层阴影。"一带一路"迫切需要理论先行。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理论的梳理,能够凝练出"一带一路"经济学支撑理论;进而分析影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主要力量,提出论述企业是承载生产要素重组的重要经济单位,最终聚焦"一带一路"涉及的规模与范围理论。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文化殖民主义为视角,分析从GATT到WTO的贸易自由化进程,说明贸易自由化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殖民主义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中国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应积极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以维护中国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东岳论丛》2016,(6):139-145
当下,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存量改革的最大阻力。通过降低关税的贸易自由化政策是迫使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的途径之一,从而促进产业制度变迁。然而,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其传统优势维持市场份额,这成为了关税政策对产业制度变迁影响机制的一个强有力制约。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制度变迁进行了回顾与理论分析后,本文利用2003-2008年产业面板数据,就贸易自由化对产业制度变迁的影响途径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印证了前面的理论分析,发现只有考虑了市场竞争程度与关税的交互影响之后,降低关税才能对减小国有企业市场份额起到显著正向作用。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助于贸易自由化和促进产业制度变迁,从而加快存量改革。  相似文献   

14.
货币国际化测度、决定因素与人民币国际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测度货币国际化的五个单一指标和一个综合指标的指标体系,实证分析美元、欧元、德国马克、日元和英镑五种货币的国际化演进历程.货币国际化的五大决定要素是社会惯例、经济规模、金融发达程度、货币和财政稳定性、网络外部性.货币国际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各种因素的作用强度不同.需要实施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范围、强化货币和财政纪律、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加强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等措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为证明中关贸易发展的真正原因,本文计算分析了1999年到2005年中美贸易结合度、显性比较优势和互补性以及出口产品相似度等方面的测度指数值及其变动趋势,分析结果均表明,中美两国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目前中关间的巨额贸易是贸易互补的一种表现,只要坚持两国的正常经贸往来,在自由贸易的框架下,这种互补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动态博弈与贸易自由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按博弈论的理论推导,在两国模型中,博弈双方的贸易政策决策的纳什均衡解是(保护,保护)。在动态的非重复博弈的情况下,各国贸易政策选择会向贸易自由化方向转变,其关键是博弈方之间存在着可信任的许诺,多边贸易体制可为其提供统一的博弈规则和法律保证体系,从而给缔约方都带来自由贸易的利益。贸易自由化的形成和发展只能通过制度化的博弈来完成。  相似文献   

17.
浅析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加强中日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日两国是东亚的经济大国,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在双方的对外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历史问题及美国和政治等因素的存在,中日之间实现贸易自由化的道路依然十分坎坷。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日本经济的复苏,推动中日贸易自由化的力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但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前景不仅取决于两国经济力量的变化,而且取决于两国能否通过沟通和制度变迁实现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跨越。  相似文献   

18.
论多边贸易体系下服务业的开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服务业的开放是企业服务自由化的必然趋势,与近年来多边贸易体系的的直接推动是密切相联系的,多边贸易体系推动了服务贸易的自由化的谈判,加速了服务自由化进程,扩展了服务贸易自由化领域,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服务业的开放趋势,要正确认识服务业对于开放的重大意义,开放条件下民族服务业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特点,国际服务市场竞争的特点,服务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等重大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调整优化结构和强化竞争机制,加强对外合作和提高自身素质,发挥综合优势和扩大对外开拓,利用过滤条件和实施适度保护,强化安全意识和健全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结构差异与比较优势:云南省与东盟五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颖剑 《学术探索》2004,(3):120-122
东盟是云南省重要的贸易伙伴,其中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尼、新加坡五国是东盟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与云南经贸合作潜力相对较大的国家。如何扩大云南与东盟五国的经贸往来,加强与东盟五国的经贸联系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作者对比分析了云南与东盟五国的外贸结构,并用贸易竞争力指数考察了云南与东盟五国贸易产品的比较优势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转型问题若干研究观点的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30多年的经济改革实质上是一个经济转型过程,针对中国经济转型所涉及到的实践和理论问题,中国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中国经济转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入手,对转型经济的内涵、特征、模式、成本等方面及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化程度的测度、结构调整、市场秩序、收入分配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相关进行了综述和评价,并对进一步分析了今后中国经济转型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