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近年来,玉林地区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乡镇企业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1992年底,全地区乡镇企业总收入达134.47亿元,比1991年净增87亿元,增长183%,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第一个总收入超100亿元的地区和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1993年继续保持高速高效发展的势头,1—10月,总收入达230.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实现利润9.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这样高的增长速度,在全区首届一指,在全国也是少有的。随着乡镇企业高速高效的发展,农村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经济现象——“能人经济”现象,这种现象已经渗入玉林地区农村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各个方面,越来越显示了出其独特的魅力。目前,从整个地区乡镇企业来看,非公有制的“能人经济”比例已超过了乡镇公有制经济而占主导地位,其总收入已经占整个乡镇企业总收入的77.42%,有的乡镇财政收入的大部分主要靠“能人经济”提供。“能人经济”现象的出现,对整个地区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能人经济”现象,对玉林地区乡镇企业乃至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多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过去十几年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以乡镇企业为经济增长主力军的格局;规模大、增长快的固定资产投资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农业和基础产业稳步增长,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比较协调;政府对国民经济发挥了较大的指导作用。山东省过去十几年经济增长较快,证明其经济增长方式是成功的。但在全国的经济增长格局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条件下,山东的经济增长方式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乡镇企业已经不可能继续充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减弱;基础产业实力雄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保证作用降低;政府过多干预经济,束缚了企业和整个经济的活力。山东省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是: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启动消费入手,推动经济增长;加快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相对于国有企业发展来说,中国的乡镇企业不仅增长快,而且效益也高。整个SO年代国有工业企业每年平均增长大约8.5%左右,而以乡镇企业为主力军的集体工业企业则年平均增长18.5%,以作为衡量经济效益主要指标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进行比较,国有工业企业每年平均增长2.4%,而集体工业企业为4.6%,是什么原因使乡镇企业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自SO年代中后期以来,这个问题始终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的看法,国有企业之所以缺乏活力,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在干预企…  相似文献   

4.
《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评介邹国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在江苏的工业经济总量中,乡镇企业创造的占了三分之二。因此,乡镇企业能否转变增长方式,是全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乡镇企业如何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呢?这里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就是由江苏...  相似文献   

5.
中央提出在未来的十五年中要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向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对于发展中的乡镇企业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国乡镇企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蓬勃发展起来的。在短短的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乡镇企业从乡村一隅走向了市场经济主战场,在农村经济中已抢占半壁河山,有的地方甚至三分天下有其二。乡镇企业缘何崛起之快?究其原因,大致有其一,政策宽松。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乡镇企业,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信贷、税收等方面予以倾斜,特别是在企业经营自主权上,更是…  相似文献   

6.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江苏乡镇企业增长因素分析沈坤荣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率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力量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在全省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日...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工程”:经济增长与结构转换的关键●讷言甘肃乡镇企业在近20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已成为甘肃省农村经济的支柱和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但是,如果从结构上考察乡镇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我们发现,1995年以前,甘肃乡镇企业都基本依赖于本...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已成为目前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有经济潜力的经济成份。灵活的发展机制、营销机制、分配机制、用人机制、调控机制、生产要素流动机制,使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充满了活力。但是,在看到其促进经济迅猛发展的有利因素的同时,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和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制约着乡镇企业进一步持续,稳定发展。因此,研究乡镇企业的经济行为,克服不利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乡镇企业过去二十年的增长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分化的水平和速度是经济发展和二元结构转换的关键。中国农业分化的过程也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过程,总体趋势是传统种植业份额下降,农村工商业和服务业份额上升,使单一性农业成为结构性农业,部分低附加值的农业成为高附加值农业。农业内部分化速度愈快,这种结构转换的速度也就愈快。中国农村乡镇企业正是农业内部分化的产物。乡镇企业来源于农业内部的分比,即来源于农业分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但乡镇企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却远远不限于农业分化本身。1.制度资源的重新配置,为乡镇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经济…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持续多年发展势头良好,效益不断增加。作为一个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夹缝中生成的经济增长点,显示了其巨大的生存优势。它在支持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成国民经济的增长格局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有些地区、乡镇企业有“半壁江山”和“三分天下有其二”之誉。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的完善,开放程度不断深人,使乡镇企业处于复杂和艰难的经济生存环境之中。一些在高速发展时期不易觉察的隐患和不足纷纷显露出来。据调查,1997年全国乡镇企业亏损率达15%,比1…  相似文献   

11.
乡镇企业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以币场为导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不拒“大锅饭”,职工不棒“铁饭碗”,干部不坐“铁交椅”,形成了一意独冥特色的运4亏机制,为我国建立社会王义革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度供了字表的辉拥。旧层,一镇们ill客实现“第二双创业”,真运行机制面临不少新问题。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色和经织制度创新。已成为乡镇企业运行机制再造的当务Z急。一、9镇办业这行机动的优势改虽丹放以采,乡镇企业凭借良好的运行机制和“船小好律头”的优势不断友匿壮大,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天撑力量。组会,…  相似文献   

12.
我国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的崛起和壮大,不仅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为实现农村现代化找到了突破口,为农民发家致富找到了“摇钱树”,而且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乡镇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需要发展和提高的新阶段,即由量的增长到质的提高,提高乡镇企业的运行质量,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本文拟从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这一角度,不揣浅陋,谈一点看法,以求同仁指教。一、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探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成就令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3.
转变乡镇企业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不仅关系到乡镇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实现。本文认为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就是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体说来就是要从依靠大量资源、资金投入带来的高产值、高速度转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依靠科学管理,依靠规模经济和结构优化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着力提高乡镇企业增长的质量,并从提高认识、规范产权、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亚太经济发展与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起曹照鸭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世界经济形势进一步表明,亚太地区仍将成为世界上最有活力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而中国是亚太地区中最大的国家,一直保持着强劲的上升势头,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尤其是近几年,乡镇企业出现了跨越式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沿海地区的乡镇经济,经营重点正在向国际市场转移。被人们喻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的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极其重要的生力军。目前,乡镇企业的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1/3以上。自1985年以来,它完成了出口交货值连续8年以60%的速度增长。1993年,出口商品交货值高达1900亿元,约占全国外贸商品收购  相似文献   

16.
一、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目前,我国的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为493.l亿元,至1993年达到315407亿元,增长了630倍,占1993年工农业总产值63688亿元的49.5%。乡镇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在改革开放事业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乡镇企业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1993年我国乡镇企业达到2452.9万个,从业人…  相似文献   

17.
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经营转制与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企业的发展经历了80年代至90年代的辉煌时期,作为经济的新增长点,其快速增长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它对农村经济发展与工业化的贡献是极为突出的。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的环境与增长方式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市场的开放、大量外资的进入使竞争程度骤然上升,乡镇企业因受种种因素的限制,其发展受到的困扰越来越多,也正因如此,才有了乡镇企业的所谓“第二次创业”、“上新台阶”等等战略,但正如国有企业的地位变化一样,乡镇企业的改革已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了。一、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有必要吗?在国有企业普遍进入产…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五年,贵州乡镇企业发展到二十多万个,从业人员达一百万人,增加的产值为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增长总额的五分之一。因此,虽然农业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其总产值还有较大的增长。可见,乡镇企业已经逐渐成为振兴农村经济和兴黔富民的重要经济支柱。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不平衡,仍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乡镇企业发展得更快一些,质量更好一些呢?最为重要的是,全面贯彻“积极扶持,合理规  相似文献   

19.
一、一个方法论问题的提出 1980—1990年,以国民生产总值为指标,我国的经济增长了1.36倍,年平均增长率为9%。其中,广东增长最快,增长了2.2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2.3%,于1987年提前3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目标,计划在1995年提前实现翻两番目标。相反,广西是增长最慢的省区之一,只增长了1倍,年平均增长率仅有7.2%。两广可以作为80年代中国的两种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业是指信息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处理和传输,并为其提供一切资源的活动。具体主要是指电信基础设施、硬件、软件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服务。根据上述定义,比照我国实际,一般将信息技术业分为三大类,即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通信产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 一、信息技术业对全国及邯郸市经济和就业的影响 20世纪 90年代,信息技术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具活力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也越来越大。 1992年到 1998年,信息技术业占 GDP的份额从 1.79%直线上升到 4.8%,增长了 1.7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