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郭秀琦 《阴山学刊》2001,14(1):67-70
重民轻君,以民为本,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思想.陈寿著《三国志》对孟子民本思想又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安民为大道;二是诚心爱民,定创嘉绩;三是用司法权和行政权保护民众;四是君民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2.
从周公提出“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引)以后,民本思想就成了中国传统的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立君为民”都是民本思想的不同论述。西汉贾谊对民本思想作过系统论述。他说:“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又说:“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新书·大政上》)王符继承传统的民本思想,也说:“故天之立君,非私此人也以役民,盖以诛暴除害利黎元也。”)《潜夫论·班禄篇》)君不是为自已私利去奴役人民,应该为人民去消灭危害人民的东西。他认为:“无功庸于民而求盈者,未尝不力颠也,有勋德于民而谦损者,未尝不光荣也。”(《遏利篇》)王符的民本思想与前人相比并无新见,在议边、论赦中论述这种思想却颇有特色。  相似文献   

3.
<正> “仁政”思想是孟子学说的核心。《孟子》一书开宗明义就是反对言利,提倡“仁义”:“王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全书出现“仁”字达157次之多。仁义作为孟子学说的出发点,落实到具体政治上便是“仁政”。研究者多将仁政视作孟子社会政治思想的  相似文献   

4.
孟子“劳心、劳力”说的进步性张希平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把孟子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膝文公上》)当成反动落后的思想或封建糟粕。例如:一、“孟子……他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政治观点显然是十分反动的。”(《历代文选》上册...  相似文献   

5.
<正> 船山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封建的纲常伦理道德,仍然禁锢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行动和意识。船山生活其中耳濡目染,未免受其毒害,其伦理道德思想确实有不少保守的因素。比如在君臣关系方面,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个“君”是包括天子诸侯在内的,但船山却认为君“非天子”,仅指各国诸侯,天子应把各国人民看得比各国诸侯还重要,民心不服,天子可易置诸侯国国君(《读四书大全说》卷  相似文献   

6.
<正> 孟子是战国时齐国稷下学宫中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先天道德论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了解他的全部思想脉络的一把钥匙。本文即着重探讨孟子的先天道德论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问题。一、孟子先天道德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思想渊源孟子是儒家学派中“闲先圣之道”、“述仲尼之意”的大师。他非常推崇孔子,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以下只注篇名)他以孔子的直接继承人自居,其先天道德论思想正是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历史上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看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出:“民犹水也,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的严重警告,强调治国安邦必须以民为本的思想。孟子就是一个代表人物。 孟子总结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认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章句上》)齐宣王问他:汤放桀,武王伐纣这类以臣试君的事情可以吗?他毅然回答:“闻诛一夫纣矣,未闻试君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因为桀、纣是残贼人民的  相似文献   

8.
《孟子》不仅是先秦诸子中,而且也是儒家经典中最具有民本思想的一部著作。孟子的民本思想继承了西周以来"敬天保民"的思想和儒家的"爱民保民"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将民本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响亮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及"仁政"的学说。这是孟子思想的精华,它不仅在当时起到一定的进步作用,对后世也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对西周"民为邦本"思想继承和发展,民本思想以天、君、民之间的三角关系为理论基础。孟子民本思想的要义是一方面视人民为政治的主体,另一方面将政权的主导又交付到君主手中,因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民本而不是民主。  相似文献   

10.
<正> 孟子和他的政治思想曾对后世发生过重大的影响,甚至被推尊为“亚圣”,与孔子一起成为后世人们崇拜的偶像。但是历代对孟子的贬斥也是史不绝书。早在秦代,奉行法家学说,厉行君主专制独裁的秦始皇就对其学派进行过严厉的打击,“秦去经术,焚诗书,孟子徒党尽矣。”(赵岐《孟子题辞》) 汉代王充作《论衡》,有《刺孟》篇,对孟子尽其挖苦奚落之能事。言其“论不实事考验,信浮谣之语。不遇去齐,有不豫之色。非孟子之贤,效与俗儒无殊之验也。”  相似文献   

11.
禅与诗:王安石晚年的生活寄托与创作思维万伟成王安石早年研究诗书、遐希稷契、致君尧舜,欲博轩冕、矫时变俗,都是以儒家经邦济世的思想支配的,他的《淮南杂说》一出,见者以为孟子,他用功最深的《周礼》,“固熙丰新法之渊源”(全祖望《宋元学案》卷98),说明他...  相似文献   

12.
孟子与经学     
<正> 赵岐说:“孟子通五经,尤长于《诗》《书》。”(《孟子题辞》)可见孟子也是传经之儒。孟子于五经中,除了《易经》没有讲到以外,其余《诗》《书》《礼》《乐》《春秋》都有所论述。 (一)孟子论诗司马迁说:孟子与其徒公孙丑之属,“叙《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记·孟荀列传》)所以赵岐说他“尤长于《诗》《书》”。现在《孟子》中引《诗》论诗的,不下三四十则,可见司马迁、赵岐之说是有充分根据的。《孟子》中讲到诗的兴衰,他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孟子·离娄下》,以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打算就孟子的“仁政”思想作一点分析批判,而把对于这种思想历史影响的考察,局限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范围以内。管窥蠡测,聊供讨论。(一) 孟子在论及推行“仁政”的效用时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孟子·梁惠王下》),以下引《孟子》只列篇名)又说:“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士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想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梁惠王上》)推行“仁政”,就能使民众归心于王,  相似文献   

14.
日知先生根据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与《春秋》经传的书法、义例,论述了亚洲古代民王政治。作者则以为孟子思想和《春秋》经传所记载的史实,不能成为“亚洲古代民主政治”的论据。  相似文献   

15.
谏诤是中国古代文官(秦以后设专职谏官)出于一定的集团政治利益向封建君主进言,以规谏过失的言论行为。谏与诤一般合用,分开则有意义上细微的差别,孟子说:“君有过则谏”,汉刘向在《说苑·臣术》中讲:“有能尽言子君,用则留之,不用则去之,谓之谏;用则生,不用则死,谓之诤。”后来逐步形成了封建社会的谏议制度。由于中国古代谏诤直接为政治目的服务,为统治阶级服务,即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帝王服务。因而有关的论著把它当作政治现象或政治思想来研究,例如南开大学刘泽华在  相似文献   

16.
<正> 孟子是儒家大师,其地位仅次于创始人孔子而被尊为亚圣,人们通常孔孟联称并将儒家学说概称之为孔孟之道。这似乎说明孟子与孔子一样,是我国封建意识形态的奠基者。可是,从孟子思想实际看,他主张贵民轻君,提倡对君权实行监督,并不是一个君主至上的思想家。基于这种现象与事实之间的不相符合,笔者通过对孟子思想钓进一步考察与分析,认为他不仅不是一个封建专制政治的维护者,相反,其学说却为反封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根据,因而具有儒学异端的特点。为了说明这一观点,特撰本文。  相似文献   

17.
孟轲有言,“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唐甄则说,“甄虽不敏,愿学孟子焉”。孟轲扩张孔丘仁学为系统的但政学说,唐甄发展孟轲仁政思想,为斥君富民之论,惊心动魄之言。所著《潜书》九十七篇,以《辨儒》、《尊孟》、《宗孟》诸篇始,以《有归》、《潜存》诸篇终,不论谈学术,道修养、论政治、说经济,到处渗透着孟轲的政治、经济、哲学观点,并与其探索总  相似文献   

18.
孟子为何要以“从兄”为“义之实”?在两千多年的孟子研究中,只有朱熹的弟子向朱熹提出过此问题,却并未获得满意回答。孟子的“从兄”说,在形态上源于宗法礼制的“兄道”,却又具有新的义理内涵:他以“从兄”来确立人伦中所应有的“敬”的原则,并展开而为“贵贵”与“尊贤”的统一。这种统一既肯定了道德理性的正当性,也肯定了贤臣代表民意参与政治的政治正义理想。道德理性与政治正义的统一,就体现在作为“制度之骨干”的君臣关系之中。孟子所理想的君臣关系是“贤王与贤士忘势相交”的兄弟朋友式关系,表达了他对民本君主理想政体的追求,这种追求也是他严厉批评各种“以顺事君”“尊君卑臣”之思想观念的基础。周代礼制文化虽为孟子提供了若干思想资源,却并不合乎其君臣人格平等的理想。因此,孟子只好将其立论的前提置于三代之前的尧舜时代,将“尧舜之道”解释为“孝弟而已”的伦理原则。这就是孟子必然要以“事亲”“从兄”为“仁”“义”之“实”,以展开其理论的根本原因,也是他“言必称尧舜”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思想史上,杨朱要算是一位非常奇特的人物,杨朱的学说曾以其“言盈天下”而轰动一时,“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上》).“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孟子·尽心下》),可是不久即告销声慝迹.何以绝灭如此之速呢?今考其原因,略有如下数端:第一,杨学受到儒家巨子孟子的曲解和攻击,孟于谓“杨朱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上》),这在当时乃至以后均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使人们不愿花精力去研究和把握杨学的全面而真实的内容.第二,杨朱“为我”的主张表现出重个人、  相似文献   

20.
<正> 重商还是轻商,从春秋战国以来,就是古代思想家、政治家们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为了搞清他们争论的实质,并对重商、轻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不同作用做出客观的评价,我们今天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此给予认真的研究。本文将对孟子的重商思想做一些研究和探索。孟子重商的基本内容孟子重商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孟子提出了免征商品税的主张。孟子说:“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关,讥而不征”(《孟子·公孙丑上》。以下凡引《孟子》只注篇名)。就是说,无论是对储存中的商品,还是对贩运中的商品,都不征商品税。这个政策对于广大中小商人特别有利。战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