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定量研究流动参数对气锚分气效率的影响,设计加工了实验用的气锚和相应的配套装置,对流动速度和气液比这两个影响气锚分气效率的重要因素及流体在气锚中的流动特点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气液比的增大,分气效率增大,但当气液比大于0.75时,分气效率受气液比影响不再明显;分气效率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当流速较小时,由气液比的不同引起的分气效率的差别比较大,而随着流量的增大,这种差别呈逐渐缩小的趋势。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验证了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对气锚分气效率的定量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气动雾化喷嘴结构复杂、雾化液滴不均匀等问题,设计了气相通道斜度为30°,45°,60°的3种喷嘴,基于气动雾化机理,以自来水为试验工质,利用相位多普勒粒子测量仪检测了气液比、气相通道开口斜度及气相压力对雾滴粒径、喷雾宽度以及雾化沉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液比相比于气相通道开口斜度、气相压力参数对雾滴粒径的影响明显;随着气液比的增大,雾滴粒径变小,雾化颗粒更加均匀;气液比对喷雾宽度的影响同样十分明显,随着气液比增加,雾化角变大,喷雾宽度增加,且喷雾宽度内的雾滴沉积量呈现正态分布。设计的气动雾化喷嘴可使雾化效果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一种利用经济模型来确定填料吸收塔中适宜液气比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液气比的因素,通过经济权衡以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模型寻优求解。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理论关联式,优化出在一定压力损失下对1μm钠气溶胶颗粒达到最大捕集效率时的湿式文丘里系统最佳操作参数(液滴直径、液气比和喉管气速).该过程已被用于工业设计.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雾化器的雾化性能,对雾化器喷嘴结构进行研究。以空气和水为介质,采用FLUENT软件仿真模拟喷嘴雾化过程并利用试验加以验证。以不同角度的气相出口通道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气压、气液比的大小探究喷嘴在其影响下的喷雾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相通道斜度增大,可以提高喷嘴的雾化质量,当气相通道斜度过大时,也会影响雾化效果;同时,喷雾效果也受气压、气液比的影响,随着气压、气液比的变大,雾滴粒径逐渐变小,雾化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性能, 考察了发泡剂和聚合物 ( HPAM) 浓度、 气液比、 渗透率和注入方式等对提高岩芯波及系数、 降低渗透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泡沫在岩芯中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均随发泡剂及 HPAM 的浓度增加而增加, 发泡剂、 HPAM 浓度大于一定值后, 泡沫的阻力系数、 残余阻力系数增加缓慢; 泡沫在不含油岩芯中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是含油岩芯中的 3 倍以上; 适当增加气液比有利于提高泡沫的流度控制能力, 但过大的气液比会出现气窜; 同一泡沫体系并不适合改善所有不同渗透率岩芯的流度控制能力, 可以通过改变泡沫体系配方来改善泡沫流度控制能力, 提前发泡方式注入的泡沫流度控制能力最佳, 交替方式注入泡沫的流度控制能力随交替段塞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实验应用流动显示方法,发现变制冷剂流量制冷循环的蒸发器入口(也是膨胀阀出口)的制冷剂流动存在两类不同的气液两相流流型--液气分相流和泡气分相流,并且存在流型转变的过渡区域.在不同的气液两相流流型时,变制冷剂流量制冷循环的制冷量、过热度、排气温度等性能截然不同,在流型转变的过渡区域,制冷循环处于波动之中.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空气系统,研究了液体射流直径对双通道气流式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气质量比为0.82~5.48时,液体射流直径对雾滴直径有显著影响。在液气质量比一定的条件下,随液体射流直径的增加,雾滴直径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当液体射流速度为2~4 m/s时,雾滴直径最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自由表面层,液气、固气和固液表面层中分子数密度梯度与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导出了固液气三相交界区域接触角与三个表面张力之间的正确表达式,指出了杨氏公式错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实验的数据处理为例,介绍了以录屏软件为手段用Origin pro8.0软件进行物理化学实验数据处理的流媒体课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