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陵瞭望》2005,(2):5-5
新年伊始,刚刚闭幕的全市“两会”,“富民”、“和谐”最为“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们关注。市有关部门的万人调查也显示,南京市民第一位关心的也是“富民”。要实现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心愿,全市上下只能是咬定加快发展不放松,才能加快富民的步伐,为建设“和谐”南京务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2006年两会以来,“新农村建设”五个字热得发烫,因为热得发烫,所以令人担忧。“建设新农村”的首倡者、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表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让农民拆房子、盖新房。在有关农民的民主权利、基本财产产权等制度根基不牢的情况下,“建设新农村”一旦成为口号,距离运动式的“逼农致富”和大拆大建就几乎只隔着一层窗户纸了!更何况在“建设新农村”冠冕堂皇的口号下,乡村干部乃至地方官员都有巨大的“政绩”利益和经济利益在其中。  相似文献   

3.
改革政府     
唐昊 《市民》2006,(3):12-15
每年“两会”期间,总有一些话题成为人人关注的焦点。今年无论从地方“两会”,还是全国“两会”看,其焦点似乎都集中于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民生问题,代表们的提案也多围绕于此。这是因为,近年来教育、医疗、住房等凡是进行过改革的民生领域,情况都更加恶化,问题都更加严重。此前的2005年,由于这些领域的矛盾集中爆发,甚至可称之为民生改革挫折年。  相似文献   

4.
《江海纵横》2010,(2):33-33
庶民的胜利 李明是辽宁一位61岁的普通老人。每年连“两会”代表驻地都难以接近的他,却有办法在“两会”的讨论厅里发出他的声音,推动他的住房保障梦想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谭湖 《今日南国》2010,(8):28-30
在2010的全国两会上,有一位“美女记者”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眼球。她在3月8日的全国两会记者会上,提问卫生部部长陈竺关于农民工“开胸验肺”的问题,一打激起千层浪,成为两会上的一大焦点。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媒体都对她进行了报道,数百家媒体纷纷转载。  相似文献   

6.
孔令友 《金陵瞭望》2007,(22):11-12
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中提出.“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指出,“要按照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几位“大王”述说应对金融危机往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金融危机是2009年广西“两会”上被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危中有机”的说法大家都赞同,但是如何转“危”为“机”,却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想到的。 在今年“两会”的政协委员里不乏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中有广西的“皮革大王”,有“烟花爆竹大王”,他们都经历过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  相似文献   

8.
父母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小时候不懂,只知道不能骗人,不能撒谎。但为何要“防人”,我实在想不明白。母亲对我说:“人心隔肚皮,你知道别人是真诚待你,还是虚伪地蒙你?”以致我老是觉得人一长大,看谁都不像好人,他们生活得很复杂,很疲倦。  相似文献   

9.
在判断中,有两大类形式是需要加以明确认定的:一是由“不……不……”和“没有……没有……”组成的判断句子,不应为。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而只应属于省略了联结词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判断形式;二是由“……不都是……”和“……不是都……”组成的判断句子,不应视为性质判断,而只应属于全称肯定判断的负判断。  相似文献   

10.
程恩富在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发表了《和谐社会需要“四主型经济制度”》一文。文章认为,当前不仅要看到社会不和谐的种种现象,而且要找到其深层根源,更要寻求缓解它的机制和制度,以便塑造社会主义“制度和谐”或“本质和谐”。就奠定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来说,当前迫切需要构建社会主义的“四主型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1.
2006年3月14日晚上,和往年一样,参加报道两会的很多外国记者都要在建国饭店附近找个地方聚一聚,大家一边聊天交流着两会期间采访的感受一边还是关注着电视机。正在播出的是一脸亲切笑容的崔永元,他正在拉着一家子的人和一位省委书记聊天,谈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话题。随后更换频道中大家又看到多位国家部委的高级官员或新闻发言人出镜,这个时候大家的讨论热烈起来:“中国的官员现在都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了……”“态度好多了……”“讲话很有水平,发布会那么多的记者都挺佩服他们的……”“有些事情他们不讲我们也真的不知道,政府不讲话…  相似文献   

12.
李沅  夏宁 《金陵瞭望》2006,(2):8-11
“要集中全市上下的发展智慧,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在2006年的南京“两会”上,市委书记罗志军强调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题。蒋宏坤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2006年要重点做好的八项工作,自主创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被列为首要一条。创新,当之无愧地成了今年“两会”的最大主题。  相似文献   

13.
和谐校园应包括“事和”、“人和”、“境和”与“人与境和”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在当前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中还存在不和谐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党的领导,形成师生员工齐抓共管的局面,更好地促进“事和”、“人和”、“境和”与“人与境和”,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4.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两会”期间提出了要树立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3月22日,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到省委党校与学员座谈时指出,全省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带动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3月27日,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提出要将广泛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活动,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十一五”规划、推进“两个率先”,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结合起来,与各行各业的具体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短短1个月来,“八荣八耻”已成为全社会使用热度最高的一个词,这种新的道德标杆能否在13亿中国人的心中生长、扎根?能否改变中国,影响南京?  相似文献   

15.
去年全国“两会”,媒体首次评出“两会”五大炮手榜。此后,“两会炮手”作为一种现象、一种期待,也成为老百姓讨论“两会”的基本词汇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一场大风刮过.山上的一片桃树林全被刮倒了。这可怎么办呀?住在桃林里的几只猴子,难过得哭起来。哭了一会儿,几只猴子一商量,它们要去找有桃树林的山坡安家。只有一只猴子没有走。同伴叫了它几次它都不走,它说:“我不走!我要把这些倒了的桃树扶起来,让它们活过来。”那几只猴子听了摇了摇头走了。留下来的这只猴子,把桃树一棵棵扶好,培土浇水。  相似文献   

17.
裘生 《中华魂》2012,(13):28-28
网友不久前发帖称.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富宁县召开两会期间.购买每只800元左右的上海牌手表978只.其中刻有“富宁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纪念”字样的490只弦4有“富宁县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纪念”字样的488只.总计花费60万元。  相似文献   

18.
全国的“两会”。已经圆满结束了。许多人都发现,这次的“两会”。很多代表和委员都特别“敢说话”了。第一。今年是十届全国人大的最后一次会议。第二。经过几年参政议政的实践。代表们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在今年的“两会”上。他们大都具有了让人民满意的表现。但同时也意味着.新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将要在全国重新选举产生。那么。应该选什么样的人。来做我们的新代表?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14,(12):38-39
“回家过年”溯源 为何过年时一定要回家?这可能与传说“年”是个恶兽有关。传说,“年”长着四只角四只足,力大无比,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即除夕便会出来作祟。当时生产力低下,个体对付“年”的能力不足,人多力量大,于是全家人守在一起,等着“年”的来到,合力把“年”赶走。所以不论怎么困难,有什么样的理由,在外的家庭成员都要赶回,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20.
李志东 《社区》2010,(13):51-51
“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了,暖气热了,业主委员会也建起来了,很多人都希望住到我们小区来。”居住在香苑小区的胡国宝老人自豪地对新华社记者说,“这还不都是羡慕我们小区和谐的氛围。”但是,谁能想到,这个让大家争相居住的小区过去竟然是一个各种治安案件频繁发生,社区居民与开发商、物业公司纠纷不断,甚至要集体上访的“麻烦社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