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中学语文创新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切实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我就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犹如一根杠杆引导着教学趋向,调节着教师行为,改变着课堂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3.
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发生着很大变化,未来教师将如何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了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的创新工作是个挑战。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本文以“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性,并设计了进行“探究性”课堂教学的过程。该“探究性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进行自主、能动、个性化的学习,与教师、文本构成一种互动、平等的对话关系。在实践的过程中,本文还适当地对“探究性学习方式”作了反馈评价,指出该学习方式是对课堂传统教学的挑战,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资源结构单一,教材常被视为课程教学的唯一资源。教学时,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参,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新课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设置,便是实现这一标准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6.
破釜沉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以新颖的形式、强大的功能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冲击着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不断促使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基本上被老师主宰着,主要表现在:重教师而不重学生,教师常常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人——主体”决定了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习者。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见解。现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的引导谈几点做法与体会。一、引导“各抒已见”,促进自主探究学习的主动性阅读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显著特点是“问题——探究——新问题——再探究”,它强调质疑精神的培养。课堂上,教师要敏捷地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对学生质疑价值作出迅速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语文,只靠阅读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社会处处皆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加工、挑选作为教学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于学生,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起点,为中心,为归宿。从这一意义来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提高他们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学力,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的一种学习形式,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合作学习,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均衡的学习机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互补性,从而达到个体与集体学习的统一。合作学习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课堂教学要面向学生的实际,加强课堂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但在现实的作文课堂中,教师教写作方法的多,学生接触写作素材的少,也就是教师教法云云,学生下笔懵懵。课堂几乎不与社会接触,也谈不上社会实践,社会体验,社会认识。可见,作文教学如何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作文课堂如何以"服务性学习"活动来拓展作文教学的社会性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一堂语文课的时间是个常数,要想提高语文课堂的质量,教师必须明白"教什么",让学生"有所得"。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关注课文的"言语特色",紧紧抓住"语言学习"这个重心,让学生在解读文本言语密码中,学习言语智慧,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下面,笔者试从词语、句子、段落和文体四个方面的教学个案中,探寻语言教学的奥秘。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对学生从理解和筛选信息能力、评价感悟能力、阅读积累能力等方面来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告诉我们,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十分重要,而阅读能力的评价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最有效的手段。教师在课堂上,恰当的有层次的评价,不仅可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能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把小学语文内容分五大部分,其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虽然在语文教材中占的比例很小,但它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全新课程。它摆脱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以灵活开放的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个体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为中心内容,以学生个体的相关探究行为为载体来获取、掌握和运用知识。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课堂建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顺序,从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式教学与自主性学习的理念,探讨在大学本科文学教育中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使文学教学回归文本,体现文学性。  相似文献   

17.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评价的各个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课堂评价要有科学性,要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并且要让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自主发展的权利,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展示的时间与空间,严防教师"一手遮天"满堂灌。现结合教学实际,提几点看法,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中,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成果丰硕。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大家乐于接受和采用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因为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要积极发挥学生主体性,对课堂进行合理的操作,科学组建学习小组,认真创设情境,利用生活实例,明确学习任务,积极评价小组整体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同时搞好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索的有机结合,提升教学实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改革。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许多教师不能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学过程中存在对学生包办代替、机械传授知识,不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现象。本文拟就如何克服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这些问题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