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语用学视角对汉英旅游翻译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旨在揭示在汉英旅游翻译过程中,译者大脑思维运作的动态过程。汉英旅游翻译既是一个寻找关联,又是一个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译者从原语及其语境假设中进行推理,并获得最佳关联,并在译文中明示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通过这一研究,本文认识到关联理论可以给汉英旅游翻译提供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关联理论是从认知的角度对交际的新的阐释,它为汉英旅游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关联理论这一语用学理论的核心是最佳关联,对汉英旅游翻译有很好的阐释力。在把汉语旅游文本翻译成英语时,译者要考虑英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使他们只要付出最小的认知努力,使他们以最小的代价尽可能多地获取最佳语境效果。该研究视角是在关联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性构建出的,其旨在研究汉英旅游翻译过程中译者大脑思维运作的动态过程,描述了译者如何与原文作者和英语读者在汉英旅游翻译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这一尝试性研究涉及译者的思维能力,试图通过关联理论给汉英旅游翻译提供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语境下的汉英文学翻译承载着向世界介绍中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进而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特有功能。中国译者是实现汉英文学翻译特有功能的主体力量,这在全球化语境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在实践中,中国译者可以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的策略来实现汉英文学翻译的特有功能。  相似文献   

4.
如果译者在翻译涉及的两种语言上存在语言能力的不对称性,那么译者进行顺向翻译可能要比逆向翻译更容易取得成功。虽然顺向翻译是较为理想的翻译模式,但是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存在大量的逆向翻译活动。这些逆向翻译活动满足了翻译的实际需求,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翻译界应重视对逆向翻译的理论研究。汉英翻译人才的培养应重视顺向英汉翻译和逆向汉英翻译之间的差异,使逆向汉英翻译学习者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双语水平,加强双文化意识,拓展百科知识,有意识地努力减少这种差异,从而提高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5.
互文性理论与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互文性角度出发,探讨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并运用互文性理论进行分析,指出译者的源语和译语的互文性知识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商务英语合同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从语用学角度进行商务英语合同翻译的探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翻译途径。作为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商务英语合同翻译的译者需要对所译原文的特定语境、语言特征以及意义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使译作语言的选择与原文形成一种关联、动态顺应。把语用学理论引入商务英语翻译领域,有助于译者从理论高度理解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策略,解决翻译活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一模式对商务英语合同的译作与原文的动态对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译作在词法、句法及文体方面与原文等效,可顺利完成作者、译者及读者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在公示语汉英翻译方面,广大翻译工作者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公示语的汉英翻译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存在大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国际形象。公示语汉英翻译是一种存在于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三元关系。它涉及社会、文化、认知等问题,因此,与语用能力密切相关。结合实例,从语用学视角深入探讨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原则和技巧等问题,能够提高翻译质量,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8.
发挥译者创造性是翻译取得成功的关键。认知语言学理论为译者创造性的阐释提供了新视角,以识解理论为框架,从识解理论的五个维度出发并结合汉英翻译实例,探讨译者创造性的理据及其实现途径和方法,指出译者创造性表现为译者认知活动中求同存异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汉英公示语翻译的最佳关联不仅仅是译者的最佳关联,而且应该是读者的最佳关联,最佳关联性要通过语境效果和推理努力来实现。要想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译者应在准确传达源语言信息的基础上适当增强语境效果,使读者通过最小的认知努力来实现最佳关联。为了达到公示语汉英翻译的目的,译者应恰当地选取借译、仿译、注释性增译等翻译策略,从而更有效地宣传中国的文化和形象。  相似文献   

10.
商贸汉英翻译是联结中国与世界各国商贸往来的纽带和桥梁,随着中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商贸汉英互译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各行各业的译者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所提供的译品质量良莠不齐,远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汉英商贸翻译质量,本文提出动态文化对等作为指导商贸翻译的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11.
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翻译研究理论,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尝试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框架指导下,探讨软新闻的汉英翻译,研究结果表明,新闻译者在软新闻汉英翻译过程中居中心地位,需从翻译生态环境层面做出语言维、 文化维、 交际维等多维度的适应性转换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从与日俱增的汉英语言及文化趋同现象出发,分析了翻译与趋同的关系,重点从译者应运用的翻译原则与翻译方法2个方面进行英汉互译策略探讨,建议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翻译目的、读者接受心理与特定语境,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使翻译与趋同相辅相成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在涉外经济合同英译过程中,译者应该遵循一定的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由于英文涉外经济合同的特殊性,译者应力求忠实于原文,将原文的内容充分表达出来,无任意增减删略或歪曲背离;使用规范的译文语言形式,简明易懂,文理正确,严谨通顺,无生硬晦涩之处。翻译时,应灵活运用词义选择、含义引伸、增词减词、变译、重复与省略、长句等技巧  相似文献   

14.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强调的是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更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译文和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公示语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公示语翻译是翻译研究的新领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存在很多问题,但功能翻译理论为避免公示语错误译文的出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文章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入手,旨在规范齐齐哈尔市公示语的汉英翻译,进一步提升齐齐哈尔市的对外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5.
以语域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商务合同语域独特性,汉英商务合同的语言共性与个性,以及汉英读者对合同文本的接受性,阐释了商务合同语域汉英转换的语言特点,从语言学的角度探索了在商务合同翻译中如何容载文化信息的意义转换,凸显合同的规范性,体现法律的公正性以及提高读者的文化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翻译活动不仅是语言活动,同时也是思维活动。从对比中西思维方式和风格入手,精选中外翻译名家的汉英佳译作为例证,探究译者在汉英翻译中所体现的中西思维方式特点和规律,打破思维定势,使之折射流畅、地道、优美的英译文理性之光。  相似文献   

17.
功能翻译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其主要贡献在于通过从译者的角度来诠释翻译活动,赋予译者更高决策权,即译者可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调整并灵活选择翻译策略。由于地质景观独特的美学特征,汉英两种语言在描写手法上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如何对这些景观解说进行英译,当属译者所面临的难题。而功能翻译理论的应用,正可为此方面的实践开辟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文化差异和汉英交际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容易导致语用失误,从而影响交际效果。在汉英翻译中,译者要从传达原文的语用意图和照顾读者的接受能力两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语用翻译策略,从而达到语用等效。在充分研究语用失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汉英翻译中常见的语用失误进行了总结归类,分析了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避免语用失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公示语翻译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去研究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对泉州城市双语公示语作了生态翻译学角度上的评析。研究表明,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基于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其理论构架可以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提供崭新的视阈;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关键在于译者能否基于"翻译生态环境"之下做到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相似文献   

20.
功能翻译理论对汉英颜色词翻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目的法则"可以使译者摆脱传统"对等"的束缚,积极发挥译者能动性;"连贯性法则"可以指导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基础之上,根据译语读者文化,采取直译、转译或意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增加译文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而"忠实性法则"则强调了不同的翻译策略都是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的,译文必须尽可能达到传达原文内涵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