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南非的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当时尽管曼德拉已经高龄,但是白人统治者依然像对待一般的年轻犯人一样虐待他。但是,当1991年曼德拉出狱当选总统以后,曼德拉在他的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整个世界。总统就职仪式开始了,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他的来宾。他先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然后他说,虽然他深感荣幸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初他被关在罗本岛监狱时,看守他的3名前狱方人员也能到场。他邀请他们站起身,以便他能介绍给大家。曼德拉博大…  相似文献   

2.
博大的胸襟     
朱孟军 《新少年》2011,(1):46-46
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的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当时曼德拉年事已高,但白人统治者依然像对待年轻犯人一样对他进行虐待。  相似文献   

3.
博大的胸襟     
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的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当时曼德拉年事已高,但白人统治者依然像对待年轻犯人一样对他进行虐待。  相似文献   

4.
南非的民族斗士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上27年。当时尽管曼德拉已经高龄,但是白人统治者依然像对待年轻犯人一样对他进行残酷的虐待。  相似文献   

5.
进入到1994年,南非人格里高便成天生活在不安中。因为这一年,他曾看守了27年的要犯曼德拉顺利当选为南非总统。 格里高常常回想起自己对曼德拉的种种虐待。那是在荒蛮的罗本岛上,到处是海豹、毒蛇和其他危险动物。曼德拉被关在锌皮房里,白天要去采石头,有时还要下到冰冷的海里捞海带,夜晚则被限制一切自由。因为曼德拉是政治要犯,格里高和其他两位同事经常侮辱他,动不动就用铁锹痛殴他,甚至故意往饭里泼泔水,强迫他吃下……  相似文献   

6.
正曼德拉光荣而璀璨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曾在罗本岛身陷囹圄长达18年,却将阴森森的监狱打造成为活生生的学府,值得教育界学习——把大西洋的碧空当作黑板,在罗本岛上被强制改造的曼德拉却把这座死亡之岛改造成为一所鲜活的"曼德拉大学",尽管学校仅存于狱友心间。这些狱友自然也是"曼德拉大学"的校友,为创建新南非而充当中流砥柱。姆贝基当选新南非的参议院副议长,其子嗣塔博·  相似文献   

7.
正作者:[南非]曼德拉(著)谭振学(译)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推荐理由:2013年12月5日,南非总统祖马宣布,前总统曼德拉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5岁,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漫漫自由路是曼德拉的自传,详细记录了曼德拉斗士般的经历:他出生在南非一个部落酋长的家庭,家境优越。但当时的南非,实行的是种族隔离政策,土著的南非黑人是二等公民的代名词,只占3%人口的白人却拥有着绝大多数的财富,伴随着黑人一生的只有  相似文献   

8.
电影《成事在人》让全世界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一事实,南非队赢得了1995年橄榄球世界杯冠军。而影片《成事在人》还揭示出,南非获得世界杯冠军这一事件的意义远远大于其体育赛事本身所取得的成功这一结果。借着这个时机,曼德拉总统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黑人白人间和平相处的和谐新南非形象——而正是曼德拉豁达之极的心态和他坚强的性格,跨越了种族的藩篱,从而促使南非最终能够呈现出那种白人黑人相拥而庆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9.
1962年8月,不久前刚担任南非历史最悠久的民权组织——非洲国民大会(ANC)领导成员的纳尔逊·曼德拉,因被指控煽动工人罢工和缺乏有效旅行证件而遭南非当局逮捕。在法院开庭审理时,曼德拉一走进那满是些他所熟知的白人律师老面孔的法庭,就产生了某种不祥的预感。他深知旁听席上的一些人都知晓自己并没有犯罪,用他的话说,他仅仅是个“因自己的信仰而横遭惩处的普通人”。曼德拉后来在他的自传《通往自由的漫漫长途》(1994年版)中写道,“我以一种  相似文献   

10.
一个叫约翰逊的美国人,他因为谋杀罪被判无期徒刑,被关押在加利福尼亚州佩利坎湾监狱,逼仄的牢房用水泥构造,没有窗户,光亮和声音一并被关在门外。 约翰逊罪有应得,但他的内心世界波澜起伏,狂乱烦躁,但不久之后他彻底改变了,他的忏悔是真诚的,他的灵魂也正日益洁净。  相似文献   

11.
最美的风景     
正在"文革"中,年纪轻轻的他因为一些出格的言论便被指为"牛鬼蛇神",先是被批斗,接着便是长达9年的牢狱生活。为了防止他和别人交流,他被单独关在一个小小的牢房里。坐牢,就连放风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他最喜爱的画画、写作了。有的人因受不了这样的囚禁而自  相似文献   

12.
墨漠 《21世纪》2001,(11):24-25
由于反对种族隔离政策,纳尔逊·曼德拉被囚禁了28年之久。1990年,在德克勒克任总统的时候,他终于重获自由。曼德拉与德克勒克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四年以后,曼德拉通过竞选取代了德克勒克,成为南非首任黑人总统。离开公职以来,曼德拉生活的内容主要是非洲外交和慈善事业。他是“和平公园基金”组织的荣誉赞助人。2000年7月,他接受了国家地理杂志的采访。记者:对于你的个人生活来说,野生动物有什么重要意义?曼德拉:我的家乡在一条大河边上,我出生在那里,它不象密西西比河那样尽人皆知,但是这条大河仍然很有名气!我们叫它“…  相似文献   

13.
兰斯顿·休斯是杰出的美国黑人诗人,“哈莱姆文艺复兴”的重要人物。他以诗歌为武器,抨击白人统治者的种族歧视政策,并通过自己的诗作,讴歌丰富的黑人文化,启蒙黑人的觉悟和民族自豪感。他的作品对美国黑人争取自由平等的“民权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赖特<土生子>主人公悲剧的社会和心理根源,可见其谋杀白人姑娘的动机是恐惧和仇恨,且源于美国社会长期的种族隔离和阶级歧视.在这个社会里"红色"分子和黑人有着相似的遭遇,他们在白人统治者的眼里都是罪恶和暴力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5.
斯宾诺莎是近代西方理性主义法治思想的奠基人之一.他较早冲破中世纪的神秘主义的法治学说,从人"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推导出理性的法律统治的正当性和必然性.他认为,服从法律是公民的"天职",也是国家和统治者应尽之责.因为公民和最高统治者作为一个人,也存在个人的情欲和私利,最高统治者和国家还可能存在着罪过,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受理性的法律的约束.不过,真正的法治应当以民主为前提,以实现人的自由权利为宗旨.  相似文献   

16.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如今已经90岁高龄,他从1964年开始被判处终身监禁,监狱恶劣的环境、非人的折磨,都没有摧毁他的生命,这源于一块苔藓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论美国的民主》是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19世纪上半期完成的一部巨著,对该书的研究和论述不胜枚举,但基本未涉及托克维尔关于美国种族与种族关系的认识。事实上,托克维尔通过实地考察美国土著居民和黑人的困境,对美国白人和黑人与印第安人间的种族关系进行了详尽的评论,指出作为支配群体或多数人群体的白人不仅在法律上有权界定自身,而且还能通过自身历史和文化界定社会价值观,建构种族差异,美国的种族社会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同时也是一个不断被社会建构的过程。白人特权和种族主义根深蒂固存在于美国的法制和民情中。托克维尔还分析了基于白肤色的财产权和白人特权对白人产生的负面效应,他认为,白人从作为统治民族中获得的心理利益蒙蔽了白人,使他们看不到这一体制对他们征收了实质上和精神上的重税,他也由此预见到种族关系在美国难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2009年7月18日,是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的91岁生日。2009年7月中旬举行的不结盟运动外长会议发表声明,支持将每年7月18日定为曼德拉日。曼德拉从政坛隐退多年,是什么让他拥有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36年8月14日,一个叫Rainey Bethea的美国黑人,在肯塔基州欧文斯波罗城当众被执行绞刑。当时他年仅22岁,被指控犯有抢劫和杀害一个70多岁白人老太太的罪名。执刑现场观众达2万人,(大部分是白人)。当他上绞架被绞死以后,在一片欢呼声中,竟有200名观众涌入绞刑架,撕夺一小块蒙在死者头上的黑色头罩作为留念!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与文化背景多民族的美国社会产生了多元的文化、多元的文学(包括多元的诗歌),但占主导地位的是白人文化、白人文学,因为他们的国语是白人使用的英语.他们的历史,他们的文学史(包括诗歌史)都是从白人角度来写的,如同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史从汉人角度用汉语来写的一样.印第安人被白人赶到偏僻的“保留地”里,很难受到文化教育,因此很少有机会用他们的语言或英语写他们的美国(本来就是他们的故土)史和他们的美国文学史;迁移到美国去的犹太人没有受到希特勒对他们的那种残酷迫害,也没有受到黑人或印第安人所受到的那种压迫歧视,虽然他们从犹太人的心理和角度创作文学,但是他们由于同属白种人而往往被列入白人作家的行列时显得很自然.几乎同时与白人殖民者到达北美的非洲黑人沦为终身奴隶,和土著印第安人一样受到虐待,但白人强制他们干苦活,他们势必被掺杂在白人社会里,而不是象印第安人那样被圈在与世隔绝的“保留地”里,固而有了运用英语创作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