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西方女权主义运动走过了近二百年的历程。若按最初的女权主义运动之目的——男女平等的要求,至本世纪初,妇女就已经取得了许多有目共睹的与男人平等的基本社会权利,如参政权、就业权、高等教育权等。但是,今天妇女是不是获得了真正解放?妇女解放究竟向何处去?二战后的许多年来,女权主义者们都在痛苦地思考、艰难地探索着。直至本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西方出现了新女权主义(NewFeminism),才标志着女权运动进入了更深一层的文化批判阶段:重视反对一切看不见的在思想文化上对妇女的奴役与歧视。指认这一点,在当代@@@@@@…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后,女性在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地位显著提高,社会平等意识增强,女权主义者更加关注各种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而此时,由于科技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环保运动兴起,女权主义者及知识女性开始关注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环境生态问题,并且把生态问题中对自然的破坏与女性受男性压迫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于是20世纪后期出现了生态女权主义。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是西方女权主义的一大流派,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试图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妇女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思考,对不断发展的妇女运动给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将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结合起来。本文从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妇女与家庭劳动、妇女与社会劳动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相对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理论突破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论美国妇女文学中的“妇女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美国妇女争取解放的运动中,从60年代开始就涌现出了一大批以探索女权主义问题为主题的女性作家.她们中有的人本人就是女权主义者,她们的作品直接反映了女权运动中妇女意识的觉醒和她们的斗争.这些作品受到了社会的褒奖.妇女文学的热潮就随着女权运动的开展而蓬勃发展起来了.正如女作家琼恩·狄迪安所说的:“就在那个令有沮丧的时刻,当时谁也不肯扮演无产者的角色.恰在那时出现了女权运动,发明了妇女阶级.”①女权运动和当时的反战运动,争取人权的运动一起,永远载入美国的史册.对妇女文学的重视,在美国已渐成气候,不仅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大书店、图书馆,你可以找到妇女研究、妇女文学的专门书架,而且在当今的许多大学里都开设专门性的课程并出版有关妇女研究或妇女文学方面的刊物.哈佛大学出版社早在1981年出版的《当代美国文学导论》中就专门开辟了“妇女文学”的专章,笔者也曾在1994年选修过康涅狄大学文学语言系给研究生开设的妇女文学课程.而妇女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就是“妇女意识”.本文拟就美国妇女文学中的“妇女意识”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5.
英美文学中的女权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评述了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在英美文学中的反映;论述了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盛行时期)以及40年以后(后现代派盛行时期)等四个不同时期英美文学中所表现的女权思想的特点;探讨了由早期具有女权思想的英美作家侧重反映两性冲突(及其对双方的伤害),和对实现男女平等的向往到后来女权主义作家着力表现妇女在两性关系中的地位的演变过程。在肯定其积极因素的同时,指出其“没有揭示妇女问题实质所在和实现妇女解放的有效途径”的主要局限。  相似文献   

6.
性别(Gender)、反对父权制(Patriarchy)的性别斗争是女权主义的基本观点;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性别与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是20世纪60 年代至70年代第二次女权运动中各流派女权主义争论的焦点。究竟如何定义女性的阶级? 女性能否形成一个阶级? 性别斗争、阶级斗争谁占首位? 激进女权主义(RadicalFem inism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MarxistFem inism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SocialistFem inism )都有各不相同的立场和观点。本文将主要考察产生于上述每一种理论流派的相关论点并加以简要评价,借用著名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朱丽叶·米切尔(JulierMitchell)的名言,本文目的是:“提出女权主义的问题,给予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相似文献   

7.
女性的生存状况,涉及女性的政治参与、就业、教育、家庭、健康、安全、习俗与现念等多方面.为了使女权运动成为不只是在受过教育的精英中进行的事,而是一个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持续不断的运动,需要时以往的斗争历程和理论加以总结、分析、批判.当越来越多的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女权运动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就越来越和广大底层的妇女迫切相关.面对西方世界当前的"理性危机",女权主义提出,妇女应当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8.
随着本世纪 6 0年代至 70年代新女权运动的深入 ,为寻得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女权主义者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 ,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甚至有些女权主义者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和术语装点一下门面 ,以达到使自己的分析合法化的目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相结合的最佳状态是融和二者优势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或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的出现。尽管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声称崇奉马克思主义 ,但她们却不赞成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妇女受压迫实质上是阶级关系的产物 ,它起源于私有制并将伴随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而终止。另外 ,她们认为西方马…  相似文献   

9.
女权运动是最具潜力的激进政治运动,它超越、否定资本主义价值观与男性特征,以女性价值观为主导,强调女性及女性特征具的重要作用.马尔库塞关于女权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是他对西方女权运动等当代世界重大现实问题思考的结果,也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对社会主义进行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认识女性处境以及女性解放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贾妮 《理论界》2014,(2):68-70
从18世纪四五十年代女权主义的兴起,到如今,女权主义已经历经三个浪潮,每一次新浪潮的兴起,都含有对前阶段的反思与修正。然而在女权运动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女权主义无论从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存在一些需要厘清的地方,如父权与女权之间的关系,对女性内部差异性的忽略以及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的鸿沟。抛开纯粹感性情绪的思考才可以使女权主义得到良性的长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女子团体的涌现是20世纪初年女权运动的闪亮之点。这些团体虽然重心不一,但却大体围绕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妇女自身解放这两大主题而展开,它鲜明地映现了女性群体意识的觉醒。与戊戌学会组织相比,该时期女子社团已显得成熟定型,凸现出现代社团的现代化特征。尽管这些女子社团仍存在结构分散、维持周期短等缺陷,但其本身的社会意义则是不容抹杀的。  相似文献   

12.
吴孟班:过早谢世的女权先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晓虹 《文史哲》2007,(2):84-94
在中国女权思想史上,吴孟班是一个不应被遗忘的名字。她虽然只有19岁短暂的生涯,却足以成为其时“中国少年”意气风发的代表。由她发起创设的上海女学会,在近代中国女子社团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以增进女学为事业、以发达女权为宗旨的目标。其以女权为中心的女性自主意识,给予后来者深刻的影响。因此,从戊戌变法时期称说的“男女平等”,到20世纪初开始流行的“男女平权”,吴孟班实乃其间思潮演进的一位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13.
郭华 《齐鲁学刊》2003,(3):89-94
2 0世纪 6 0年代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是 :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在这一复杂的国际局势中 ,有着相似经历的中、南两国 ,依据不同的外交理念 ,分别采取了“不结盟”和“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政策。由于它们在战略重点和策略风格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因此 ,在国际舞台上和国内建设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讲台——面对面的思想传播,著作——最精致的思想传播,在场——最具象征意义的思想传播,媒体——最具影响力的思想传播,马尔库塞的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并成为20世纪60年代西方"新左派的精神领袖"。  相似文献   

15.
杜霞 《齐鲁学刊》2004,(4):49-51
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主义写作试图在对女性本体经验的表达中建立"女性自我"的内在联系,但其对性别体验特异性的强调和对个体内心世界的刻意维护,又导致了女性主义写作与男性世界的隔绝。这种性别和文化立场上的孤绝姿态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性主义写作的深度开掘。  相似文献   

16.
中国道路的成功,是对毛泽东建设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具体表现在:政治上主张独立自主,提倡平等正义,重视民族团结,以及坚持灵活务实的工作作风。经济上,尚未形成完全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从50年代开始形成的追赶型发展速度,强调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等。毛泽东的这些政治、经济思想,为中国发展道路的成功奠定了政治、经济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庭院中的女人》塑造的女性群像各有特色,特别是吴太太这一形象的成功刻画,使该书成为赛珍珠“通过中国人关注自身的第一部小说”。吴太太对男性与女性关系的思考,反映了赛珍珠的理性女性观;其思想及价值取向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挣扎,折射出赛珍珠女性观的矛盾和局限。从这个角度看,《庭院中的女人》及其主人公吴太太在赛珍珠小说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女权主义是一种影响广泛的西方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在教育领域,女权主义者把研究内容定为教育中所有与女性有关的问题,核心是性别间的不平等及其对学校教育和整个教育系统的影响.对西方女权主义教育产生的思想基础以及在中国传播情况的分析,探讨西方女权主义思潮对中国女性教育的启示,寻求解决当代中国女性受教育问题的途径,对于提高中国女性的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将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美国最新解密的中央情报局20世纪60年代初、中和末期撰写的中苏关系评估报告,通过不同层面,较客观地分析了此阶段中苏关系的变化情况,较为准确地判断和预测了中苏关系的走向.但是,不同体制国家文化背景上的巨大差异,对社会主义国家决策程序必要了解的不足,重视苏联动向的习惯,以及文革造成的中国国内局势的动乱,使得报告作者的理性考量也存在不少偏差,对中国方面的某些迹象缺乏敏感.  相似文献   

20.
1950年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建社会秩序的重要时期。大学校园里,学子们如饥似渴地上课、读书,渴望自己能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然而,频繁的政治运动以及义务劳动既挤掉了学子们的许多求学时间,又使他们的身心在疲惫中受到伤害。看电影、跳舞、唱歌、打球是大学生最常见的休闲方式,他们深深地陶醉在苏俄文艺作品所洋溢的浪漫与抒情之中,也在集体性的娱乐中放松自己。可以说,1950年代的大学校园既展现出乐观向上、奋发求学的热情,又流露着忙于政治运动、难以静心读书的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