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文章以广西梧州市为例,分析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打造生态产业体系、优化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城市、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创新生态保护机制、注重建设生态文化,构建生态文明道德体系、加大金融财税支持,力促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渠道多元化等途径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也是一把破解人类可持续发展难题的金钥匙,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这一思想对实现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围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的系统建设,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列为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并提出到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这体现出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态度和务必实现的决心。深刻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意义,对于我们实践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应从文化层面和社会进步状态层面的角度理解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丈明观念;要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和政策;把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发展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新时期赋予高校教育的历史重任两个方面阐述了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迫切性、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三明市大田县以污染治理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以"一个中心、四支队伍、五大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探索出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我们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制定合理的法律制度和政策。要着力构建生态文明的补偿制度,制定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探索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和损害赔偿制度,加快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跨学科共同关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构建更为理想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绿色公交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韶关市要打造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必须重视加快城市绿色公交建设。从目前现状来看,韶关市绿色公交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缺乏与相关企业的深入合作、绿色公交配套设施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推进韶关市绿色公交建设,有赖于政府相关部门提升认识,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实现政府、公交公司及相关企业的通力合作,并在取得民众支持的基础上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邓小平的著述、谈话和实践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他关于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并重、资源开发与节约使用相统一、科技支撑与法制保障相结合等论述,是指引我国改革开放胜利前进的一盏伟大明灯,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兴,文明兴;生态衰,文明衰。”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省委、省政府确立了“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省十次党代会把生态文明作为“文明湖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明确提出“支持十堰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相似文献   

11.
张碧文  孙秀 《决策与信息》2011,(10):79-79,194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工业文明在走向辉煌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人类确立新的生态文明观,构建新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发展方略。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掌握着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的政府及政府官员,理当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担当起更多的责任,理当在政策导向、绿色GDP考核体制、环保制度创新等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曼坚实更具体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基层党员干部绿色发展理念的培育至关重要,而党校作为党员培训的主阵地,应该责无旁贷地加强对党员的生态文明教育,通过深挖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加强生态文明师资培养与研究工作、注重课程开发和创新教育载体,全面提高生态文明教学水平,增强党员干部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九寨沟景区的落脚点在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景区经济发展与人与自然资源环境相协调,走景区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景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赋予社会的新使命,它给档案事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新的任务,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是对档案工作者潜在能力的挖掘。而生态档案事业的发展将有利地助力和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文化因素,推动生态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可溯性凭证,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它构建社会生态记忆,推动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4,(23):16-17
正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国家未来的长远计划。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处的必然选择,同时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凸显了政府加快污染防治的坚强决心,指明了严格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路径。继2013年福建省获国务院支持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之后,6月5日,《贵州省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08,(38):18-18
"规划大纲"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正从理论走向实践继获得首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首批国家生态市后,张家港市最近又率先启动了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9月19日,张家港在全国第一家编制完成的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09,(29):18-18
7月20日,贵阳市公布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社区支持农户的绿色纽带模式、实行区域限批制度等六项内容在全国第一次被写进综合性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四川省旅游产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从政府、旅游者、企业以及社会等方面提出了推进该省旅游产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