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沿革 厦门大学哲学系创办于 1 92 2年 ,创办伊始就相当重视中国哲学的学科建设。1 94 9年以前 ,来校任教的中国哲学教授有许多是知名学者。其中如朱谦之先生 ,他以道家与儒家哲学见长 ,先后撰写了《老子校释》、《中国哲学对于欧洲的影响》、《日本的朱子学》、《李贽 :十  相似文献   

2.
谢无量是民国时期第一部以朱子学为专题的学术著作《朱子学派》的作者,民国朱子学研究的先驱.其朱子学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朱子思想渊源、朱子哲学、朱子教育说和朱子门人及后学等.谢无量的朱子学研究不仅是民国时期朱子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国时期朱子学研究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也应当成为当今朱子学研究所追溯和利用的学术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大学问》是王阳明研究《大学》的定型之作,其文化前提是以孔、孟等为代表的儒家心性之学。在这一前提下,王阳明具体展开了对朱子学的批判性反思。在其思想文化前提的作用下,在反思朱学过程中,王阳明确立起了自己的哲学立场、哲学逻辑及观点,即《大学问》所集中表达出来的、作为王学最高发展的“致良知”逻辑,并且王阳明通过对《大学》的逻辑解读确立了自己的哲学立场。  相似文献   

4.
以伦理为本位是儒家学说的基础特征,也是传统《中庸》观的基本特征。作为中国传统哲学集大成者、宋明理学批判总结者、17世纪启蒙思想家,王夫之以实有论对传统《中庸》现重新定位,以哲学思辨代之伦理本位,为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的发展和传统《中庸》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牟宗三先生对中国儒道佛三教哲学的诠释,及通过对康德哲学的消化给出了中西哲学会通的途径,贡献是非常大的。除了遵从牟先生的研究,对以上有关的哲学见解作进一步深化诠释之外,我也试图对牟先生在宋明理学中的诠释做出反省,在对朱子学义理型态的衡定上,我参考了韩国朝鲜朝主理与主气两系对朱子学的理解,又借用康德在其道德哲学中提出的人性中自然的辩证的问题,来为伊川与朱子的格物穷理的理论给出一些新的诠释,试图证成朱子学也可以是成德之教中一套可行的工夫理论。  相似文献   

6.
二程即程颐、程颢,是北京著名思想家,宋明理学的主要奠基人。尤其在儒家伦理哲学方面,其贡献极为突出,为具有高度哲学智慧的、博大精深的宋明理学伦理思想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把儒家伦理学说推进到它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时期。 天理论是二程对儒家伦理哲学的最大贡献。它开启了宋明理学新时代,在儒家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关于其理论的哲学成就,时贤论述颇多,作者在此所要着重指出的是它的伦理学意义,并尝试探讨其哲学伦理化和伦理哲学化,即哲学与伦理学紧密结合的内在逻辑,以略补学术界之遗缺。  相似文献   

7.
朱子学在英语世界的最早译介并非始于裨治文和卫三畏主办的《中国丛报》,而是Edward Cave英译自法文竺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最早的研究则始于马礼逊和米怜主编的《印中搜闻》。其中对于中国哲学、信仰以及民俗的译介和研究传达出该刊研究与传播朱子学的历史语境,在具体论述该刊朱子学传播和研究之前,有必要对之进行整体观照和梳理。  相似文献   

8.
赵德志教授     
赵德志教授,1955年生,1982年于辽宁大学哲学系毕业留校仔教。1986年任讲师,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7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辽宁大学研究生部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现代中国哲学史研究会理事。专业主攻中国现代哲学、管理文化、经济和文化关系。撰写并公开出版学术著作6部,主要有《“五四”西方哲学的输入及其影响》、《西方意识的冲击与回应》、《现代新儒家与西方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70年》、《现代中国哲学思潮》、件外管理文化比较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研究中国思想史的知名学者、西北大学教授张岂之先生主编的新著:《中国儒学思想史》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张岂之教授继《宋明理学史》、《中国历史大辞典·思想史》、《中国思想史》(国家教委审定高等学校统编教材)之后,又一部力作。如果说,作者的《中国思想史》和《宋明理学史》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系统地整理中国传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山东大学曾振宇教授的专著《思想世界的概念系统》已于2012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曾振宇教授是山东省"泰山学者"、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访问学者,其研究涉猎范围很广,成果颇丰,之前曾经出版《孝》、《中国气论哲学研究》、《二十世纪儒家伦理研究》等学术专著7部,并在《历史研究》、《哲学研究》、《文史哲》和国外诸多刊物上发表论文90多篇.其前期宽厚扎实的研究,为该书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文献基础.通过仔细研读,可以发现《思想世界的概念系统》一书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姜国柱,男,1938年4月生,辽宁省盖州市人。196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哲学系,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中国哲学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国学大师容肇祖教授,专攻宋明理学,1981年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任国防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际汉学》编委、陕西横渠书院名誉院长、山东孙子研究会学术顾问、《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学术顾问、宝鸡文理学院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等,兼任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兼职教授。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终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  相似文献   

12.
独具特色的心学研究──《陆王心学研究》评价王佃利,白如祥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宋明理学一直是令人注目的领域,研究成果颇丰。其中对心学的研究,近年来亦有许多新成果问世,刘宗贤先生所著《陆王心学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就是其中具有突破性的...  相似文献   

13.
吕思勉的《理学纲要》是其涉足理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他举理学家重要学说,阐述了理学研究领域的许多重要问题。其中,他的朱子学研究主要围绕理气论、鬼神论、心性论与知行关系等方面展开。他认为朱子是理气合一论者、朱子学与科学存在一定关系、朱子对致知与力行未尝偏废等。另外,他还介绍了朱子与北宋五子思想的承继关系及朱陆之异等内容。他的这些研究,反映了民国时期朱子学研究领域的时代关注点,同时对当今朱子学研究亦不无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无论是欧美汉学研究,或中国学研究,都对儒学在世界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冷战时期美国的中国学研究所带动起来的中国哲学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儒学的世界影响力,彻底改变了西方学者所谓中国先秦之后有宗教而无哲学的论调,大大推动了美国与世界的中国哲学特别是新儒家哲学研究进程。这一认识转变和方向转化的重要助推力,即是来自美籍华人学者陈荣捷的积极贡献。朱熹是新儒学的集大成者,陈荣捷先生倾其后半生研究宣传朱子思想,在取得朱子学丰富研究成果的同时,有力推动了20世纪美国的朱子学研究,使美国与西方世界深刻认同了中国哲学的真实存在与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思想的恒久魅力,大大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15.
作为民国时期最大部头的朱子学研究著作,李相显的《朱子哲学》以动态的方式阐述朱子哲学诸多概念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为朱子哲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通过建构宏大的朱子哲学体系,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并且还对朱子重要书信、著述的年代作了较为详细而深入的考证,从而把民国时期的朱子学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导言陈红兵教授近年来一直从事佛教生态思想文化研究,其专著《佛教生态哲学研究》由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出版,之后又陆续在《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宗教》等刊物及相关学术研讨会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其与张子礼教授在《哲学研究》2013年第7期发表的《以德性论为核心研究佛教生态哲学》①、  相似文献   

17.
第十七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日前在法国巴黎举行。大会期间,傅伟勋基金会颁发了2011年最佳论文奖,深圳大学景海峰教授获此殊荣,他的获奖论文是《从诠释学看儒家哲学的教化观念》。该奖项,每两年在世界范围内征集和遴选中国哲学研究的最新成  相似文献   

18.
于述胜教授,1964年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9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山东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研究方向带头人。于述胜教授自1985年以来一直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专著有《朱熹与南宋教育思潮》、《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7卷),合著有《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中国教育哲学史》等,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清华学报》(台)、《孔孟月刊》(台)、《鹅湖月刊》(台)等海内…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和人文精神的集合点上──《管理伦理学》读后王晓升读罢李兰芬教授的新作《管理伦理学》(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年2月出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门亟待研究并且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学科。这一研究对于扩展当代哲学特别是伦理学的研究领域,对于...  相似文献   

20.
逻辑哲学是20世纪以来在西方哲学界与逻辑学界兴起的一个交叉研究领域,它是20世纪现代逻辑与现代哲学相互融合,特别是“哲学的逻辑化”与“逻辑的哲学化”这一趋势的直接产物。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始,它就引起了我国的逻辑与哲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时至今日,一大批逻辑工作者与哲学工作者一直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在逻辑哲学的研究者中,北京大学的陈波教授无疑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位。十六年前,陈波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专著《逻辑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1990年),这可以说是国内最早的冠名为“逻辑哲学”的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