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坚持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用心理学知识指导官兵工作生活,用心理学理论锤炼官兵心理品质,用心理学技能帮助官兵解决疑难问题,促进官兵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育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科目,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但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往往更注重体育的身体锻炼,忽视了体育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体育心理学的以及其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全面的认识,旨在提高教师对体育心理教育的关注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钢琴大赛中钢琴演奏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及心理活动对演奏效果的影响。阐述了在比赛前,比赛中重视调整心理状态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训练,调整参赛者最佳心理状态的途经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既是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又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主要讲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通过把握对象心理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本文是通过学习动机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启示,以便更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教育心理学是当代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无论是学习任何专业,教育心理学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小学教育心理学则是心理教育学在小学阶段的实施,通过对它的研究,既可以使学习者掌握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心理活动规律,提高他们的从教技能;又有利于加强自身建设,形成现代的教育理念。在浅析教育心理学在小学阶段运用过程中主要揭示学习动机、创新教育、品德形成等教学理论。其中在不同程度也对小学教育心理学做出探索与期望。  相似文献   

6.
现在,员工的心理培训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特别是随着人才和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压力加重。良好的心理教育、疏导和训练,能够增强员工的意志力、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和自控能力,还能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贡献意识、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心理学在企业里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联想集团定期邀请心理  相似文献   

7.
崔璨  刘慧英 《人才瞭望》2016,(22):178-179
积极心理学是当下心理学研究热点,其致力于研究和探索人的积极品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在积极心理视野下高职院校重新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不断推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心理学领域中的最新进展之一,积极心理学以其全新的理念对人的心理做出新的解读,为心理学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同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出发,阐述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探索出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实施。  相似文献   

9.
分层次教育方法在学生教育中的运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由于每个学生是在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环境、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有着不同的情感、意志、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可以采用分层次教育的方法。本文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分层次教育原则的启发下,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家魏书生先生的教育观点,从分层次教育的层次划分、心理学依据、教育总原则和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对分层次教育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0.
1.前言中学生篮球比赛节奏快,对抗激烈,场上形式多变。在比赛时队员的临场心理稳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个人及全队的技战术发挥。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如过度紧张、急躁、松懈、骄傲、气馁等心理现象,从心理学角度上来看,运动员的技战术发挥受到了心理因素的制约。如果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运动员一般容易得到较高水平的发挥;如果受到某些心理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就会出现抑制技战术水平正常发挥的现象。在训练中教练员必须着重提高运动员自我控制、集中注意力和防止各种干扰的能力。同时,通过心理训练进一步磨炼运动员的意志,陶冶性格,提高战斗力,改进运动队内部的相互关系,以保证训练取得良好效果,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1.
刘锋 《人才瞭望》2016,(6):182-183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消极心理学为依据,关注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需求,积极心理学恰好弥补此缺陷。首先分析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其次提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之处;最后提出具体的实施途径,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心理效应是客观事实,高校的管理者若能正确的运用心理学理论去处理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就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收益,在日常教育中能够很好抓住学生的心理活动,帮助其克服心理消极的一方面,展现出其心理积极的一面,如此来提高思想教育的效率。需要学习与掌握心理学的各种效应,需要合理运用情绪治疗法,下面本文主要讲述如何去运用这两种方法去提高高校教学管理与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中讲解与示范法运用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文章根据动作技能形成过程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从生理学、心理学及训练学整合的角度探讨了讲解与示范法在其各阶段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陈立先生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专家,工业心理学创始人。他早年留学英国,曾获伦敦大学理科心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浙江师范学院院长、杭州大学校长、浙江大学理学院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毕生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是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发起人之一,于2004年3月18日在杭州逝世,享年103岁。此文,是作者对陈立先生生前倡导的教育思想和探讨培育人才以及教育制度改革等方面所抒发的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15.
网球运动是一项集技术、战术、体能、智商、心理素质等多种因素相结合的隔网对抗性项目。其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青少年选手来说是赢得比赛的关键。本文运用心理学原理对山西省青少年网球选手赛前、赛中、赛后的心理状态(尤其是赛中)调查和分析提出了若干进行自我心理调整的方法和平时加强心理素质训练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心理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是教育者针对青少年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与方法对青少年  相似文献   

17.
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育人因素。在“大思政”背景下,心理育人既要用心理学的方法育人,又要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价值引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本文分析了民办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价值实现的困境,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具体就是发挥课堂主渠道,实现心理育人效果的全覆盖;创建多元化的心理育人实践平台,线上线下育人相结合;多部门协同合作,全员参与心理育人;构建特色心理育人模式,实现育心和育人相融合。  相似文献   

18.
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乒乓球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身体训练、战术训练和技术训练一起,构成现代乒乓球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在现代的乒乓球比赛中,特别是在大型的乒乓球比赛中,除了要求运动员拥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和战术安排外还要求运动员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乒乓球运动员临场的心理素质会成为决定一场比赛胜负的关健.本文主要是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进行探讨,通过心理训练来培养乒乓球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9.
感恩是是个体受到恩惠时产生的感激情绪和心境,是体验感恩情绪的心理倾向,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在积极心理学思潮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作为主要目标和内容.本研究选取某高校一、二年级学生114人,围绕感恩素质开展团体心理沙盘辅导.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感恩素质培养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0.
回顾近年来国内表象训练在不同领域内运用的研究,对表象训练概念、表象训练的基本程序以及表象训练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认知发展和心理技能方面产生的效果做了简要的评述,对表象训练的运用向认知、教育等领域的扩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