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姜崇辉 《社会科学论坛》2012,(8):174-178,203
大党治理大国的中国政治现实提出了谋求大党治理与大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几大政党相继下台,标志着传统政党出现严重危机,也预示着传统大党发展陷入政党规模与党力的悖论困境。我们应格外引以为戒。积极借鉴现代治理理论的先进理念,实现从传统政党管理向现代政党治理转型,做到包括政党规模、党力等要素在内的内外并修,是现代大党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维系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治理视阈下的政党现代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传统政党管理向现代政党治理转型是政党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政党治理视角阐释的政党现代化,应包括实现一系列的诸如在政党组织结构、政党文化、政党管理、政党权威、政党理念等范畴内的全方位转型。  相似文献   

3.
田蜜 《南方论刊》2023,(7):67-68+83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同时大党也有大党要面对的难题,在我国进行政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独有难题,这也是政党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问题,如何管好党,如何建设党,使我国的政党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极其不易。为有效解决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难题,获得坚实的群众基础,就必须清醒和坚定地认识到大党独有的难题且必须被解决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将基于政党治理现代化分析大党独有难题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大党独有难题”的认识和破解,需要从“大党独有难题”的“独有”之特殊性与“难题”之普遍性的辩证关系中,结合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属性,形成更为清晰的认识。从“难题”之普遍性看,任何政党在执掌政权后面临的共性问题都在于如何实现长期执政;从“独有”之特殊性看,在于运用什么样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实现长期执政,而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选择在其根本上取决于政党的本质属性。面对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新旧因素、主客因素、内外因素以及多重因素交织形成的挑战,如何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成为认识和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政党组织的规模变化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超大型组织,组织规模问题值得认真研究。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大党规模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又要正视组织规模超大构成的挑战。国家需要治理,政党也需要治理,将治理的理念引入党的建设很有必要。从政党治理的要求来思考和研究组织规模问题,有助于直面党的建设现实,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政党职能问题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1)在政党科学中政党职能是一个与政党功能有明显区别的科学概念 ,有其独立的研究对象和活动领域。在本质特征上 ,政党职能所揭示的是政党应当具有的政治品质和政治技能 ,强调的是政党“应然” ,即政党“应有”、“应做”的问题 ;在概念功能上 ,政党职能是从理论原理方面回答政党做什么的必然性、必要性的基本内容及其本质特征等问题 ;在实践形态上 ,政党职能所反映的是政党在承担政治义务或政治责任时应当拥有的政治权利 ,是政党义务与政党权利的有机统一。 (2 )政党职能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民主是政党职能的“内核”与“原点” ;高度发展的政党民主和社会民主是政党职能的根本指向和价值依归 ;组织动员、价值导向、桥梁中介、人才保障、利益协调和发展稳定是政党职能的基本表现。 (3)政党职能本质上属于政党权利与政党权力相统一的政党法权 ,是以政党义务优先为基本特征的政党文化现象 ;其合法性根源于政党政治的合阶级性、合人民性及其合法治性。 (4 )政党职能既是一种文明形态也是一个文明过程 ,本质上具有开放性 ;政党职能既是政党价值的内容展开 ,是政党活动的权限范围 ,也是政党功能的评价依据。 (5 )正确认识政党职能 ,是准确把握政党能力的入门 ,是科学而有效地增强政党执政能力的必由  相似文献   

7.
政党治理视域中的群众路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群众中学习,在学习中把握执政规律,在尊重规律中求得发展,在科学发展中巩固执政地位。当代中国处于迅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冲击,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化,执政党在处理党群关系的实践中面临着新的形势,而要顺应新形势,必须要创新党群关系的思路和方法。文章分析了执政党处理党群关系所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指出必须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到群众路线之于政党治理的重要意义,阐明了政党治理的价值目标与为人民服务的内在契合;指出在政党治理视域下,坚持群众路线的着力点,即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创新党群沟通方式、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建立联系群众制度。只有把群众路线与政党治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实现党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西方政党阶级基础变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党是阶级的组织,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传统的观点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越来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阶级,旧的统治阶级将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灭亡。但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复杂化,政党的阶级基础发生了某些变化,使政党看起来已经成为“全民的党”。从阶级斗争的规律、执政基础与阶级基础的关系以及西方社会的独特性等角度,探析西方政党“全民党”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杨玉城  张振 《学术界》2023,(4):104-115
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大党独有难题”这一政治命题,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保持历史主动与战略清醒的政党品格,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探索通往文明与政党双重意义上“可大可久之政治”的行动路径。“大党独有难题”生成于由政党组织建设问题、政党执掌国家政权问题与政党联系社会问题所构成的政党政治“基本域”,具体表现为“大党”规模治理难题、长期执政难题与代表性难题。中国共产党的“大党独有难题”主要表现为空间维度上面临多重规模因素的叠加压力,时间维度上呈现为复杂状态下的长期执政,政党之“政”维度上需调节“部分”“整体”的互契张力,政党之“治”维度上则要实现超大规模政党的严格治理。破解中国共产党“大党独有难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原则、价值、组织、制度等维度建构“四大治道”,即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原则遵循,以坚持人民至上为价值引领,以坚持党的自我革命为组织保证,以坚持推进党和国家制度建设为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政党本领是中国共产党得以成为百年大党的主体要件,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必然要求,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转变的成功要素。党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自觉的经验总结和概念话语的提炼概括,不仅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本领概念和丰富的政治意蕴,而且在形成本领意识和本领表达的过程中进行了本领总结与本领扬弃,从而建构起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政党本领表达话语体系。政党本领的演进,在主体方面体现了自我革命的内在逻辑,在环境方面体现了图景变迁的历史逻辑,在表达方面体现了话语革新的呈现逻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在政党本领概念生成史中强化本领意识,在政党本领内涵演化史中建构本领话语,在政党本领本体发展史中健全本领体系。  相似文献   

11.
政党政治运行的载体是政党组织。自政党问世以来,其组织形态就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这种发展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卡特尔"型政党组织形态的出现,不仅反映了西方国家政党政治的发展变化,而且也反映了西方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推动政党变革。面对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的当今世界,政党变革已成为政党政治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埃及伊斯兰主义者大致可以分为温和派和激进派,两者在如何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存在一定的差别。由于对埃及现行政治体制的接纳程度不同以及对伊斯兰教义的诠释不同,两者在民主观念上也存在巨大的分歧。温和派是埃及伊斯兰主义者的主流,该派认为真主主权与民众主权并不对立,积极利用政府搭建的民主框架开展活动,通过渐进的手段达到建立伊斯兰国家的终极目标,而激进派认为伊斯兰与民主不相容,权力只能属于真主,而且不能被转让和分割,真主主权与民众主权是相互冲突的,在价值观上是对立的。温和派的民主观驳斥了中东例外论的论点,有利于探讨伊斯兰民主的可能性,而激进派的民主观对埃及的政治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吸收私营企业主中的先进分子入党不会改变党的性质,原因是:工人阶级政党性质判定的主要标准是看其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不是党员队伍阶级成分的纯而又纯;任何政党都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全民党”。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特色政党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然。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和政党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深深根植于天下为公、兼容并蓄、共融共生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有着与西方政党制度完全不一样的发展理路。其理论依托是人民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协同发展,价值所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内在要求是建构和合的党际相互关系,效能体现是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新时代提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论断,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展现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作出全面部署,是对世界政党政治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独具特色的政党关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成果,创造了世界政党制度发展历史上的崭新模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需要政党关系的和谐。实现政党关系的和谐,需要强化和谐的政治理念,处理好坚持执政党的领导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以及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社交网络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在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内在要求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运用社会学中的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成员关系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基层党组织成员间的社会关系数据,并构建社会网络,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成员关系,分别从整体关系网络和信任关系网络角度进行可视化的定量剖析,最后,结合网络分析结构结果,对如何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实践及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其政党外交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起步到经过艰辛的探索后逐步地走向成熟和完善。90年政党外交的实践得出的基本经验是: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必须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政党关系必须服务于国家关系。  相似文献   

18.
塞博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虚拟的社会交往空间形式,改变了全球性政治结构。西方各国政党都在利用网络世界或赛博空间尽可能地实现政党能力的再生、强化和提升,以期实现民众对其政党的认同、提升和再建政党形象,增强在政党沟通中的民主性、参与性和政党网上监督等目标。西方各政党都希望在赛博空间这个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充分利用其中的人力和政治资源来提升政党自身的影响力,进而巩固和提高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19.
张浩 《学术探索》2010,(2):31-36
政党信任是社会公众对政党在执政或参政、议政过程中体现的能力、素质、品性的主观评价、心理反映和价值判断,主要表现为对政党目标的信心,对政党理念的认同,对政党行为的认可。政党信任从客体结构、表现层次、区域范围和历史形态四个维度构成不同的结构体系,并具有合法性功能、秩序维护功能、政策执行功能和社会资本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