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戏剧中人物对话的含义往往超越话语本身的意义,本文运用模糊语言学中的动态语用模糊理论。从话语层面、语篇层面以及语用模糊与语境的互动关系角度,对《欲望号街车》中的一些人物对话进行分析。以期揭示戏剧文本的深层含义以及语用模糊对于戏剧对话文本分析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对戏剧文本中成语进行翻译不仅要考虑成语字面意义下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要考虑戏剧语言可表演性、精炼和个性化等特点。语用等效强调翻译应该根据不同的语境,将原文的语用意义充分传递给译文接受者,使作品在译文接受者和原文接受者身上产生大致相同的效果。本文以《茶馆》英译本为例,对这部作品中的成语翻译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在戏剧文本翻译中应用语用等效原则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从《雷雨》英译本中话语标记语well的增译现象出发,讨论了well在戏剧文本语境下呈现出的语用功能,总结了汉语戏剧文本英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作为语用现象的预设,在文学语篇的建构和解读中具有重要作用。文学作者/文本和读者也处于交互式话语交流过程中。通常这种文学交流的预设具体表现为文类规约。文学话语比其他话语类型有更大的语用灵活度,可以更自由地采用或摆脱相关预设。从语用的角度分析作者遵守或故意违反预设的不同效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的小说《福特执政回忆录》。  相似文献   

5.
作为语用现象的预设,在文学语篇的建构和解读中具有重要作用。文学作者/文本和读者也处于交互式话语交流过程中。通常这种文学交流的预设具体表现为文类规约。文学话语比其他话语类型有更大的语用灵活度,可以更自由地采用或摆脱相关预设。从语用的角度分析作者遵守或故意违反预设的不同效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的小说《福特执政回忆录》。  相似文献   

6.
《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是英国著名剧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第一部社会风俗喜剧。本文从文学语用学视域出发,探讨语用预设如何帮助构建《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的语篇,认为语用预设在该作品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和主题架构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语用预设的妙用为该剧巧设话语焦点,构建了人物共享或者未能共享的知识场,从而构筑了一个悬念丛生、跌宕起伏的文本世界。  相似文献   

7.
文本分层理论认为文本是一个多层面的结构存在,不同的批评方法进入文本的不同层面获得不同的意义,从而对文本形成不同的评价。文学经典建构是批评话语将契合自己最高标准的文本推入艺术界,使其获得中心地位和合法性的过程。在今天的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越界现象频繁,文学经典认同问题变得尤为突出。但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文本分层理论中获得相应的解释与说明。  相似文献   

8.
语用预设相对于语义预设而言,是一种动态的、复杂的语言现象,同时,它在文学语篇的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借助语用预设的研究成果,以小说《土生子》为例,分析和探讨语用预设在文学语篇中所实现的语篇经济功能、衔接组织功能和增强戏剧性功能,以期使该小说的研究视角更加多元化,并加深读者对小说文本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方维保 《东方论坛》2010,(4):70-73,98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文学文本的修改和重写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与文化现象。与传统的文学文本修改和重写相比较,当代文学中的作品修改和重写尽管涉及艺术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当代革命政治意识形态通过文本的修改和重写实现了文学话语的清理和重构。  相似文献   

10.
"双百方针"之前的<人民文学>在保持其主流叙事的绝对权威地位的同时也兼容了另类思想话语的存在,体现在刊物中即是溢出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边缘文本与允许这些文本刊发的编者们不合时宜的文艺思想.从另类话语生存空间的文本呈示、编辑视野下另类话语的存在意义和文学价值的时代镜像三个维度的分析来看,笔者从中发现:作者对作品干预现实的主观愿望,编者对作品审美多样化的渴望,读者对文本艺术的客观要求,构成了特定历史语境下文学艺术的终端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中,反语是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从语用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反语为赏析文学作品增添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语用文体学的角度分析反语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发现我们能否运用分析话语中反语现象的语用学理论去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反语现象,本文拟从语用文体学的角度,着重探讨分析评价Grice,Leech,Sperber&Wilson等英法国家语言学家提出的反语理论在解读文学作品中的反语中的作用,并且讨论了第一人称叙事体中的反语,以期更好地阐释反语的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以往的文学语用研究,揭示文学语篇的深层语用功能,即认知图式更新。受到元语用意识的驱动,作家通过构建独特的语言、语篇结构及世界图式以更新读者的认知图式,并对其今后的阅读产生长久影响。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后的20余年来,俄罗斯从思想界到文学界对前苏联历史进行深刻反思,重构"苏联"记忆成为当代俄罗斯小说的重要内容,文学由此变成诠释"苏联"形象的特殊话语方式。由于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的缠绕,在小说中如何重构苏联记忆成为一个复杂的文化问题。面对同一个苏联"文本",出现了几种迥异的文学诠释路径,由此呈现多重的"苏联"面。小说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政治祛魅化的"苏联"、日常生活化的"苏联"、情感符号化的"苏联"。从集体记忆的理论视角对新俄罗斯小说中的"苏联"历史书写问题进行系统爬梳、审辨,可追踪考察当代俄罗斯文学发展的新态势,以及俄罗斯民族如何运用文学叙述策略建构"苏联"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4.
预设是以隐含的方式内嵌于句子或语段之中的无须断言的信息或命题.作为一种语用现象,预设编码和解码在文学语篇的建构和接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两个过程均不容忽视.在重视预设在文学语篇建构中的作用的同时,应强调接受过程中的读者反拨以及对语篇的创造性解读,从而使文学语篇的创作和解读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5.
以韩礼德一项相关研究中的实例为语料进行个案研究,对比分析无灵句和无灵主语句在书面与口头语篇中的分布状况和语用特征。研究发现:(1)无灵句在书面和口头语篇中分布均衡,而无灵主语句则主要存在于书面语篇中;(2)无灵句在书面语篇中以被动结构占绝对优势,在口头语篇中则以主系表结构最具代表性,而无灵主语句则无论在书面还是口头语篇中都以主谓宾结构为主;(3)无灵主语句既大量存在于书面语篇中,也少量出现在口头语篇里,但各自语用特征不同:书面语篇中的无灵主语句生命性较强、隐喻性明显,具有生动形象的特征,而口头语篇中的无灵主语句生命性较弱、隐喻性不明显,具有通俗易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语用学视野下的诗歌语篇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诗歌是精炼的艺术、文学的精华,纯正文学趣味的培养需要从读诗入手。将诗歌语篇纳入语用学研究视野并建立诗学语用学这一交叉学科可以拓宽语用学和文体学的研究范围和层面。诗歌语言与自然语言本质上没有差异,它与作者和读者的心理乃至整个社会历史、思想文化的外部语境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必须采用内观和外观相结合的综合分析研究方法探究其动态而多维的语用目的。诗歌语篇的互动性可以在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中得到诠释,取效行为理论模式的建立进一步验证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诗歌作品欣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对穆旦《苍蝇》的解读多出于经典化的欲求而探究其中的"深意",从而与穆旦本人的指认形成微妙的龃龉。文章从互文性角度进行文本分析,接下诗人"戏作"的话头,以期在解读的游戏与文本的声音之间取得某种平衡,并对穆旦一贯严肃的文学史形象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8.
私密话语作为一种话语实践,首先是在文学领域发生,并进而渗透到大众传媒这一公共领域的。随着文学领域中私语化写作的出现,"私密话题"或"情感隐私"也逐渐在媒介上衍生和繁盛,成为大众传媒中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这一发展过程,既可从西方文学领域的话语发展中看出端倪,也可在中国文学领域的话语发展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