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10个省区、市 ,有 3个民族自治区、 2 7个自治州、 6 8个自治县 ,世代居住着 38个少数民族 ,近5 0 0 0万人 ,占西部总人口的 17% ,占中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5 0 % ,是中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 ,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和繁荣创造了空前的机遇。在西部大开发中 ,以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为宗旨的文化设施建设 ,民族文化的保护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在开发的规划中应占重要位置 ,是时时应考虑的重要问题。众所周知 ,西部…  相似文献   

2.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在72.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牧业区面积占96%,其中纯藏族居住面积占90%。到1995年底,全省总人口481.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61万人,占总人口4282%,藏族人口99.56万人,占总人口的207%,占少数民族人口的一半。无论从地理区位特点或入口分布状况看,藏民族都是青海省的主体民族,是青海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就社会发育程度而言,藏族地区贫困滞后,发展缓慢;就教育而言,藏族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是不充分的部分,被称之为世界上最难办的教育。在这种…  相似文献   

3.
<正> 努力发展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积极搞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供应,是我省调整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据统计,到一九八一年底,全省总人口为376.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百分之三十八。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分考虑民族构成这个客观现实和特点极为重要。高度重视发展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和供应工作,不仅对于改善少数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很大变化,少数畏族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少数民族自我发展意识日益增长。随之,民族问题也带有许多新特点和新情况。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以此指导我国的民族工作,解决新时期的民族问题。 一、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不可避免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境内居住着56个民族。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总人口为11.6亿多人,其中汉族10.4亿多人,约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人口9100多万,约占8%。 历史上,我国务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相互接触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为“大杂  相似文献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简称昌吉州),地处新疆经济最发达的乌鲁木齐—奎屯段内,是新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昌吉州毗邻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昌吉州的发展对新疆,尤其是对乌鲁木齐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997年昌吉州总人口为14378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837%,1997年昌吉州国内生产总值10196亿元,占新疆国内生产总值的971%。昌吉州有汉族(750%)、回族(114%)、哈萨克族(82%)、维吾尔族(40%)、蒙古族(04%)等30多个民族。  一、人口的地…  相似文献   

6.
一、调查目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有一千五百多万人口,包括47个民族,其中超过百万人口的民族有3个,他们是维吾尔族(719万多人)、汉族(569万多人)、哈萨克族(110多万人)(均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加强民族团结是关系新疆全局的头等大事,也是新疆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1982年,自治区党委决定在各族人民中深入进行“两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和五个“互相”(互相信任、互相  相似文献   

7.
回族在山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山西回族的人口及其分布山西是一个多民族省份,现有汉、回、满、蒙古、朝鲜、壮、藏等35个民族成份。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省总人口为2529万人;少数民族总人口为63805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其中回族51917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1.4%,是山西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山西省回族的分布非常广泛,全省117个县(市、区)中的111个有回民居住,主要分布在城镇,其中长治市城区13835人,太原市城区11617人,大同市城区6091人,晋城市城区2070人,阳泉、榆次、临汾、运城等市区都有千人以上,共计38949人,占全省回族总人口的75%。在农村有小聚居的回族村58个,共有人口万余人,约占全省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是我国18个百万以上的少数民族之一,1990年人口普查时人口为4802407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占总人口的70.2%,另外,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扛)占18.39%,新疆为2.87%。到1990年其总人口已发展到138021人,占新疆总人口的0.91%,占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的1.46%。新疆蒙古族人口在新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一直保持游牧民族的习惯,从事畜牧业生产。新疆的蒙古族在语盲上已不完全同于内蒙古的蒙古族语言,有其独特的方言,信仰藏传佛教,其社会文化、经济、生活都有其独特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大庆社会科学》2006,(2):F0002-F0002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黑龙江省惟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称,全县辖11个乡(镇)、12个农林牧渔场,总幅员6176平方公里(926万亩),总人口24.9万人,其中,有蒙古、汉、满、回等17个民族,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8.2%。  相似文献   

10.
新疆双语教育的蓬勃发展,使大批"民汉兼通"的人才脱颖而出,新疆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民族教育事业得到跨越发展,为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实践证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成绩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在新疆成功的实践和发展,对促进新疆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推动新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巩固和稳定各民族大团结,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口素质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我国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相对落后,这与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偏低有重大关系。民族地区要加速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一)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较小,但其分布的地域广阔,仅民族自治区域就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建国40多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开发民族地区,使之得到了较快…  相似文献   

12.
云南民族源流考王懿之中国现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云南省分布着25个,这些少数民族人口约占云南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面积却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从历史文献记载和民族学、考古学考证说明,云南是亚洲古人类的重要发祥地,元谋猿人至今已有170万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3.
试谈新疆少数民族妇女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的社会地位是指妇女在社会中总的位置 ,它包括妇女在参政议政、就业、文化程度和教育水平等方面受到的尊重和她们享有权利的多少。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女性受到的歧视往往不是妇女的能力不够 ,而只是她们的性别。可以说在现实社会中妇女肩负着过多的义务 ,享有过少的权利 ,少数民族妇女也不例外 ,她们不仅担负着少数民族繁衍 ,养育子女的重任 ,成为少数民族人口再生产的承担者 ,而且也是新疆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在新疆社会经济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少数民族妇女的就业 ,参与社会化生产 ,是她们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少数民…  相似文献   

14.
诗歌语言是人的心态与情感最生动的表达方式。是自然流落的心灵之声,是民族心路历程的写照。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称誉,也是多个民族地区。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子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满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等13个民族这些民族自古就有较为深厚的诗歌传统。新疆少数民族情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从流传地区和从民族角度上分。与新疆民族文化信息相关,新疆少数民族情歌在语言修辞上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性。本文以新疆少数民族情歌为例,从词语的特征及修辞格运用方面揭示新疆少数民族情歌在“爱情”这个特殊的社会切片上表现出来的民族性格,审美情感,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新疆各族妇女儿童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总人口1515万,其中妇女733万、14岁以下儿童498万。1990年,我们在全疆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了发展儿童工作和家庭教育的系列优势,也认识到当前误区和超越的途径及方法,更加充满了科学地培育一代新人的信心。 (一)正面效应与启示 1、女性优势的男化趋向:少数民族母亲是智慧、勤劳、勇敢的女性。调查的各族母亲2490人中,从事农业劳动和家务劳动的占80%以上,是农村、牧区的生产骨干。  相似文献   

16.
一、新疆少数民族妇女的文化素质新疆的教育事业解放前十分落后,那时绝大多数民族青少年得不到入学的机会,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9.8%,目不识丁者高达90%以上.解放前,全疆只有小学1300多所,在校学生不足20万人,中学9所,学生近3千人,中等专业学校11所,学生近2千人,只有一所规模很小,残破不全的高等学校,即新疆学院,在校学生只有379人.解放后,为了促进和帮助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适宜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  相似文献   

17.
我区少数民族智力开发的现状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力开发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开发。这对少数民族也是一样。我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60%以上,因此,搞好少数民族智力开发,对于搞好我区新时期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我区两个文明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一、少数民族智力开发的成就解放前,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非常落后。新中国诞生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我区少数民族智力开发开辟了新天地,使少数民族智力开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新疆的教育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在这世纪之交的特殊历史时刻,深人总结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探求下个世纪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对策,对于实现少数民族教育的历史使命,推进新疆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1.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取得的经验(1)坚持把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相结合。少数民族教育,具有国民教育的共性,它必须按国民教育规律办事,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少数民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9.
魏昀 《新疆社科论坛》2012,(3):72-75,90
研究社会转型期新疆少数民族价值观变迁是促进新疆繁荣与稳定发展的需要、是新疆社会和谐发展与民族进步的必然要求。社会转型期影响新疆少数民族价值观变迁的原因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落后等客观因素的阻碍作用;宗教长期影响的制约作用;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意识形态的破坏作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加强“四个认同”教育;积极引导新疆少数民族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价值体系,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大力发展新疆经济,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0.
一、云南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内陆边疆、山区省份。全省除汉民族外,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种,1991年人口128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9%,其中,100万以上人口的有彝、白、哈尼、傣、壮等5种;10万至100万人口的有苗、傈傈、回、拉枯、佤、纳西、瑶、藏、景颇等九种;10万人口以下的有布朗、普米、怒、阿昌、基诺、德昂、蒙古、独龙、满、水、布依等11种。人口最多的是彝族402万人,最少的是独龙族0.6万人。 云南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民族政策指导下,先后在全省建立了民族自治州8个,民族自治县29个,有18种民族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另外,还在民族杂居地区建立了195个民族乡。目前,云南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共有79个县(市),占全省127个县(市)的62.2%;自治地方人口,1991年达到193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1.2%,自治地方土地面积27.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