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同素异序词是汉语词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它一方面反映了汉语复音化进程的某些特点,另一方面又反映出了汉语造词法的优越性.敦煌变文中共出现了196组同素异序词,首先对这些词的结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共时考察,揭示了同素异序词在这一时期呈现出的独特面貌;然后又历时地分析了这些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存亡情况,挖掘了同素异序词的发展演变轨迹;最后从汉语发展史的角度阐释了同素异序词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计量统计和静态描写的方法,从数量、等级分布、形义区别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大纲》中的同素异序词。揭示了汉日同素异序词形式意义对应关系的复杂性,并指出了对日汉语教学应该在了解复杂性的基础上,根据日本学习者的特点,对这类词进行有效地教学。  相似文献   

3.
汉字词汇在日语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汉字词汇使日语和汉语的关系格外密切。日语的汉字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在字形和意义上的关联,从词汇学研究角度可以梳理出以下几类:字形不同意义相同的词、字形相同意义相同的词、字形相同意义不同的词。  相似文献   

4.
采取间接排除法,通过对"同素"、"异序"和"双音节合成词"的界定,排除了汉语中一些非同素异序词。同时,对关于同素异序词的研究提出三点思考:(1)同素异序词不是到现代汉语中才产生的,而是古已有之;(2)"专书同素异序词"的研究;(3)考察同素异序词要把共时和历时的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汉字对日本文字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已成为日语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多字形相同的汉字在汉语和日语中都在使用着。虽然字形相同 ,但用于汉语和日语中的汉字词汇的意义却有差异。为此 ,通过列举部分同形歧义词 ,并从语言实践角度 ,对其意义进行对比分析 ,以期准确把握同形歧义词的确切语义 ,减少误解、误译  相似文献   

6.
汉字古代从中国传入日本 ,日本人在借用中国汉字、汉语词汇的过程中并非完全采用“拿来主义”的手段 ,而是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了再塑造 ,并利用汉字创造出大量的汉字新词。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日语汉字新词产生的背景及其造词方式 ,既表明了汉字、汉语在日语的形成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又揭示了日语汉字新词对中国近现代汉语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语言的各要素中 ,词汇是最基本的要素。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观念上 ,在词汇中也有体现。虽然汉语和日语都使用汉字 ,但汉字在两种语言中发挥的作用及使人们产生的印象却大不相同 ,所以在汉字和汉字词的研究中有两点是必须加以重视的。其一是因标记形式的改变而引起的词义变化 ;其二是改写后的汉字和汉字词与汉语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汉语和日语都使用汉字,这是反序词形成的一大前提。通过对汉日之间存在的反序词从词义及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为汉日同形词及日语汉字词的研究起到一定参考作用,并有利于促进中日两国语言的准确传达与交流;对两国语言教育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语的“タ”与汉语的“了”是这两种语言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也是中国人学习日语时常常容易出错的词。这是因为“タ”与“了”既有相对应的一面,也有不对应的一面。本文集多年日语教学经验,立足于中国人学日语的角度,采用比较的方法,从时态、体、语气三个方面,着重对两词不对应的情况进行分析,归纳,以求为广大的日语学习者减少学习的障碍。 1.关于时态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日本政府公布的《常用汉字表》中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读i韵尾的汉字共 15 7个。除去 10个古入声字 ,归纳出了其余 14 7字的日语音读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汉语中古音的对应规律 ,以为母语是汉语的人记忆日语音读词提供捷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同素异序词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素异序词是指构成两个双音词的语素相同,但次序相反。这种词虽然为数不多,但却反映了汉语词汇由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阶段所经历的由不稳固、不定型到稳固、定型的语言事实。了解同素异序词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词义系统的发展变化。本文仅想对同素异序词的研究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首行要明确汉字不同于语素。汉字本身不过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它只有在被赋予了一定的音和义之后,才能代表语言中的语素或记号。同一个汉字所代表的语素或词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不能因为用以写词的汉字相同,就将其视为同素或同词。“语法”的“法”…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日语语气形式“ノデハナイカ”的汉语对应形式为“是不是”,但实际上,两者在自然会话中的使用频率大相径庭。在汉语“是不是”问句中,“是不是”在句中所处位置、语句的重音等因素决定了其在共时系统中的用法差异;而日语的语气形式集中于句末,在位置的移动等方面相对不自由,但日语以其丰富的语气形式来表达各种语气,满足各个层面语气表达的需要。这一发现可以直接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和日语教学,同时,还能引发我们对汉日对比研究方法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韩国语汉字形容词的词根与现代汉语词同形,在语义上,韩国语汉字形容词词根与现代汉语词都具有同形同义、同形异义、同形部分义相同、同素异序词等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14.
日语也使用汉字,日语和汉语中有一些相互借用的词。"运营"这个词在日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从词典中有无"运营"词条入手,搞清其出现的大概时间,通过中文报纸上出现的有关"运营"的词例,观察其词义的变化。透过"运营"在现代汉语中出现的大概时间及其词义变化,就汉语"运营"一词是否日语借词及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5.
日语中的由实词性汉字构成的复合名词与汉语的对应现象比较,有相同点,也有相异点.其相异点主要有:读音的形式和性质不同,汉字字数和书写顺序有所不同,词义"完全不同"或"有同有异".成因各异.  相似文献   

16.
同素词是指汉语词汇里边那些词素相同而结构次序相反的成对的合成词,如“展开——开展”、“担负——负担”之类。但也有人广义地把凡是成对的同字异序的词都看作是同素词。现代汉语中究竟有多少对同素词,是难以确切统计的。《现代汉语词典》(一九七八年十二月第二版)是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的初步总集,共收词五万六千多条。经过对该词典的调查,从中共找出同素词四百七十六对,占到词典所收词语总数的1.7%。其中不同义的和同义的同素词在数量上差不多各占一半。同素词是汉语词汇所特有的一种现象。有其独特的言语表达功能。但在以往的词汇和修辞研究中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语言学者也曾对同素词进行过讨论研究,不过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同素词的规范化问题上。本文拟就同素词的修辞作用作一些探索,并以此为依据,对同素词的规范化问题发表一点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日汉“同形词”的不同之比较范淑玲日汉“同形词”是指日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在文字表示上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汉字传入日本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已成为日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日本人民还借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词汇,有些还被吸收到汉语中来,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语...  相似文献   

18.
中日两国的语言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日本大量地吸收了中国的汉字,对日语语言系统产生了深刻影响。到了近代,大量的日源外来词回流至中国,日语对汉语的影响日趋显著。文章从日源外来词进入我国的时间、我国吸收日源外业词的形式、日源外来词与日语原词相比发生变化,以及它对中国产生影响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汉语汉字与日语音读汉字读音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语音读汉字是以汉语汉字原来在古汉语中的读音为基础受日语音韵影响而形成的。利用古汉语音韵学的知识 ,结合地区方言对日语音读汉字从声调、声母、韵母上进行论证、比较 ,将起到提高识记日语音读汉字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古代汉语同素异序词综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代汉语同素异序词的研究以往侧重在局部的研究,该对古代汉语同素异序词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发现其词类、结构类型相当齐备,与现代汉语同素异序词差不多,同素异序词在古代已经成熟了,并不是到近现代才完善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