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尤其是那些面临着求职压力的毕业生总在感慨,学了这个专业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在求职的过程中我们靠什么获得成功?社会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社会工作目  相似文献   

2.
备受关注的新医改方案终于在2008年10月14日露出真容。这份名为《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曾经寄托了多少人的厚望!依稀记得,前些年来,笔者曾经就医改问题发表过一系列的拙见,既有笔者深思熟虑的感慨,也有不甚成熟的陋见,但归根结底一句  相似文献   

3.
备受关注的新医改方案终于在2008年10月14日露出“真容”。这份名为《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曾经寄托了多少人的厚望!依稀记得,前些年来,笔者曾经就“医改”问题发表过一系列的拙见,既有笔者深思熟虑的感慨。也有不甚成熟的陋见,但归根结底一句话:希望有权决策部门与官员们,多从百姓利益考虑,要从中国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4.
再就业中社会资本的使用--以武汉市下岗职工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岗职工的生活与再就业问题是当前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下岗职工求职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们的注意。笔者认为,对下岗职工求职过程的深入研究极有意义。下岗职工中的大多数人年龄较大、教育与技术水平较低,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相对劣势。这样一批处于相对竞争劣势的人在求职过程中的表现值得深入研究。另外通过对他们求职行为的考察,我们还可以对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征有更清晰的认识。已有的一些经验研究表明,下岗职工在再就业过程中主要依赖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来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源,这从…  相似文献   

5.
何昌周 《社科纵横》2007,22(8):73-75
全球经济和人口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劳动力的流向呈不平衡发展的态势,国际劳务市场表现出的差异化区域特征也十分明显。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未来国际劳务市场的发展将走向劳务输出不断加快、劳务输出方向多样化、技术型劳务输出限制放宽以及第三产业劳务需求明显增长的主要趋势。提高国际劳务输出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本国对外劳务合作经营公司的管理水平,将是各国拓展国际劳务市场空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闲时看新闻,据说一个法国人长相酷似足球巨星齐达内,平时走在街上时常被人误认,甚至齐达内本人见到此人后都连连惊叹、如果法国也有类似于“超级模仿秀”的节目,那位兄弟一定有希望夺魁,不知齐达内在见到他的一瞬间,是否发出过遇到自己的两生花的感慨?  相似文献   

7.
职场有风险,风险之一就是求职人员难免会遭遇到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人才市场上求职人员的实话实说,让人们感到就业歧视对劳动者的伤害,不仅仅是一个个工作机会的损失,还有心灵深处的伤感和痛楚。“职场成为人生苦海”刘晓悦(女硕士):我从小到现在研究生毕业,包括中途6年工作时间,学习成绩和工作表现都不错,一直很有自信心。但从今年1月起我走入社会求职20多次,自信  相似文献   

8.
组织嵌入性与求职: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龙龙  李锋亮 《社会》2006,26(6):62-62
新经济社会学自格兰诺维特的开创性研究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很多实证研究关注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找寻行为。然而,这些研究的分析单位通常放在个体之间的强关系或弱关系这样的联系上。布莱顿和卡瑞亚的研究扩展了已有的分析框架,提出了组织嵌入性的求职方式。使用这种求职方式的人通常隶属于某个组织或机构,而该组织或机构同用人单位具有某种联系。我们把组织嵌入性应用于中国高校毕业生的求职上,研究了不同的招工渠道对工作的影响,主要分析了组织嵌入性求职方式与受教育水平、高校声誉和学生表现,以及毕业生的起薪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美国60年代的“性革命”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家庭结构、夫妻关系、男女平等、子女教育和妮姻状况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回顾这30年来的风风雨雨,美国人才“性革命”带来的结果忧喜参半,感慨良多。为此,《华盛顿邮报》与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家就当今美国人对家庭的看法作了一次范围较广的调查,并得到了一些有趣的数据。在被调查的4000人当中,绝大多数人认为,过去30年来的变化有好有坏,既不可以全盘肯定,也不可以一笔抹杀。譬如,对男女性别角色的改变,大多数人认为女性告别“家庭妇女”的角色是女性独立意识增强的表现,也…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春节过后,又到了大学生寻找或决定职业路标的高峰期。笔者发现,今年的风景与往年有点不一样,奔走在求职路上的大学生数量与农民工几乎不分上下。由此可见,今年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无疑会更为激烈,而且选择职业方向也大有变化。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教育、就业和工作关系部200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证明,儿童时期经历的贫困很可能对儿童的一生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儿童更可能经历失业、贫困,此外,当他们成年后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些孩子也可能生活在贫困中。澳大利亚的统计数据显示,父母都依赖福利金生活,不参加工作或很少参加工作的人,失业率比那些父母工作的人高得多。在寻找工作的年轻人中,  相似文献   

12.
淡泊人生     
得意与失意,在人的一生中仅短短的一瞬,大可不必太在意人生历程的潮涨潮落。大喜或大悲虽然很动感情,一旦遭遇很难有几人能摆脱这种感情的漩涡。但几乎谁都又有如此感慨,每当  相似文献   

13.
文达 《今日辽宁》2013,(3):48-51
几年前,好莱坞电影《博物馆惊魂夜》上映后,我看了好几遍。我感慨纽约有如此美轮美奂的博物馆,也感慨美国导演的心机,拿电影赚了票房不说,还顺带着向全球青少年输出了一把美国历史文化。正如我们在电影里看到了,一座博物馆可以浓缩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这几年,中国各地大兴建设博物馆之风,一时间让人眼花缭  相似文献   

14.
笑话     
明天 《东西南北》2010,(3):61-61
在美国纽约.一个犹太人到一家公司去求职。经理说:“对不起,应聘的名额已经满了.要到我们单位的人已经有许多了.他们的名字我根本登记不完。”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戚本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问题和失误还相当严重,人们无论是在求职、调动还是在日常交往,物质利益分配等诸多方...  相似文献   

16.
范作申 《日本学刊》2003,(5):91-104
通过对在华求职日本人基本情况的分析,可以探寻日本文化、日本人价值观的异地融合、演变问题.从众心理、生存竞争等是导致日籍员工"工作意识"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迈克尔·杰克逊对于我们这些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其实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他的离场当然也象征着我们也在老去了。当然,这种老去其实就是成熟。我们的对于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和对于一种我们所不熟悉的文化的渴望也早已被一种历经沧桑的感慨所替代。我们知道他的时候,当时中国正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刚刚从封闭和刻板中开始走出,我们当时知道了《Thriller》,知道了他的“太空步”和放荡不羁的形象,这些其实并不是作为一种我们所热爱的歌星来看待的,除了少数的英语歌的爱好者,他的歌其实从来也没有在中国真正地传唱。  相似文献   

18.
王淑芳 《社科纵横》2005,20(5):93-94
求职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应聘者展示真实自我的过程,要想充分提升求职者的个人修养,就得加强一个人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的培养,真正做到秀于外而慧于中,求职的这扇门,将一定会为你敞开。  相似文献   

19.
陆勇强 《东西南北》2008,(10):26-26
一个人只要心中有目标,他的面前就会有路。有一个少年,在正当读书的年龄里,他离开了学校。好听的说法叫"辍学",其实就是失学——他读不起了。他到城里去找活儿干。城里有那么多等着再就业的人,哪里有什么好活儿等着他找?他很清楚这一点,也没做什么绚丽的梦。所以,当一家快餐店的老板答应让他试试,他毫不犹豫地就接受了那份替快餐店送"外卖"的工作。那是一份工资很低,但却很累的工作。他不挑,也不说什么,即使有时一天要跑近百趟、送几百份快餐。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都有脾气。但一般人在公共场所、如工作单位、社交场合,因受社会公德的制约,碍于「面子」,即使有脾气也尽量克制住。但到了自己家里,受到约束就少了。不少人就会无所顾忌地发脾气。有什么不满或不悦,偶尔在家中发泄一下子,让亲人分担一份痛苦和忧愁,倒也在情理之中。倘若总为一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