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旭文 《现代妇女》2014,(8):381-381
随着大规模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特别是高层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在城市之中,为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和安全运营,对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尤为重要。而沉降观测是建筑物在施工乃至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作,也是技术资料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不仅关系到建筑质量,更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本文着重对建筑物沉降监测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丁宏毅 《城市》2012,(5):70-72
公路通车后经过多年大量车辆的碾压,路基沉降基本完成.此时如进行公路路基加宽改造,由于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必然产生以纵向为主的裂缝,对公路质量造成破坏.为此,必须在公路路基加宽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施工措施,使沉降量减为最小,以保证公路质量.  相似文献   

3.
冯炜  王新岐  贺海 《城市》2012,(4):62-64
一、引言 天津地处渤海湾,软土分布广泛,土层厚、含水量高、地基承载力低、沉降变形大.高填土软土路基处理传统上多采用水泥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等深层处理,但从多条建成通车后的高速公路沉降观测来看,经过深层处理后的路基工后沉降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4.
王文杰  李保 《职业》2015,(10):80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1]是一种有效的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具有加固效果显著,工期短等优点。通过对工程实例施工过程的全程监测,并分析监测数据,对加固效果进行沉降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加固后,平均固结度达到90%以上,有效应力得到有效增加,地基承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的正式开通运行,为旅游城市品牌的传播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本文以京沪高铁为例,阐述了我国城市品牌内涵及现状,通过高铁媒体传播途径优势的分析及旅游城市广告投放研究,论证了高铁媒体对旅游城市形象的提升及品牌的有效传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据此论证了高铁媒体对比其他大众媒体在旅游城市品牌传播过程中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6.
曾光 《城市》2015,(8):21-25
“高铁时代”的来临,为江西的开放合作、城镇化、产业升级和旅游业发展等带来新机遇,提出新要求。江西要抓住和用好高铁机遇,将高铁经济纳入江西省“十三五”规划,加快以“井”字形高铁网为引领的铁路交通网建设,出台相关扶持高铁经济的政策措施。重点发展南昌、九江、赣州、上饶、萍乡五大节点临站经济和沪昆高铁经济带,推动高铁旅游融合创新发展,优化提升沿线产业布局。建立健全高铁经济开放合作机制,培育高铁经济新引擎。  相似文献   

7.
蔡中为 《科学发展》2011,(12):39-46
自2003年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秦沈客运专线开通到2010年6月京沪高铁开通运营,中国高速铁路以世界瞩目的速度在发展。高速铁路的开通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中国逐渐进入"高铁时代",高铁经济也应运而生。但高速铁路在快速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在享受"高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反思与"高铁经济"相关的这些问题,以利于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和"高铁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庆黄金周期间京沪高铁的"一票难求",这是中国老百姓用脚为中国高铁投的赞成票。实践证明,高铁的问题不是该不该建,而是如何建得更好,建得更安全,如何与其他运输部门配合得更好。一票难求"国庆期间各车次都是满员,连站票都卖光了。"主要开行高铁和动车的上海虹桥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庆黄金周期间京沪高铁是"一票难求"。  相似文献   

9.
高铁站选址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合理性因素、工程可行性因素、交通便利性因素、土地利用和出行者个体因素,后三者是交通可达性的重要指标.该文基于对交通可达性模型的研究,选择空间相互作用模型构建高铁站选址模型,模型反映交通便利性因素、土地利用和出行者个体因素.最后以东莞市为例计算2035年东莞市各交通小区的可达性,给出排名前5交通小区和《广深第二高铁及广深铁路经赣深铁路开行高铁规划研究》推荐选址所在交通小区的潜力值.  相似文献   

10.
王伟玲  王伟勋 《职业》2015,(10):199
湿陷性黄土由于其湿陷性对桩基础受力产生不利的侧摩阻力,以山西朔州某电厂桩基础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对桩基础产生的不利影响,采用浸水挤密的方法处理黄土地基,得到了不同工况下桩基础应力和位移云图,结果表明:浸水挤密处理黄土地基可以减小基础沉降,并且可大幅度提高桩基础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高铁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与战略意义,高铁枢纽及其周边地区也将成为城市发展新引擎。对其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则是高铁枢纽地区开发建设的前提与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广州南站枢纽地区为例,以区域竞合发展的视角,剖析南站地区发展面临的阶段困境,探索基于新一轮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与地区合作升级机遇的背景下,南站地区如何利用高铁枢纽和区位优势,对接不同层面的战略需求来清晰定位其功能,并对产业发展路径与空间布局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软土路基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强度及稳定问题,沉降变形问题。为确保软土路基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前的勘探测量工作,施工过程中应抓住关键环节做好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陈默 《金色年华》2008,(2):86-86
有时,天文学中最简单的问题却是最难回答的。夜空为什么是黑暗的?你会说:因为太阳下山了。但是还有恒星在闪耀啊。如果宇宙是无限的,充满着无数颗恒星,那么夜晚将和白天一样的明亮。这种理论和观测之间的矛盾被称为奥伯斯悖论。  相似文献   

14.
《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13):F0004-F0004
南极不仅是世界最冷的地方,也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区。那里平均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有300天,年平均风速194米/秒。1972年澳大利亚莫森站观测到的最大风速为82米/秒。法国迪尔维尔站曾观测到风速达100米/秒的飓风,这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是迄今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风速。  相似文献   

15.
李伟杰 《现代妇女》2014,(9):343-344
隧道衬砌结构托换群桩基础施工技术,是一项科技创新的新技术。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中隧道施工中常遇到的桩基处理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设计及施工工艺每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保证被托换的上层结构的受力体系有效转换,控制上部建构筑物的沉降是本施工技术的关键。本施工技术与常规托换施工技术相比,具有工期短,成本低,可以避免地面施工的场地限制因素,对地面环境无影响,桩基底部与地下结构经钢筋混凝土连成一体,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高铁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迅速走向国际市场。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开拓国际市场的道路也充满了坎坷。通过介绍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背景,分析了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主要困境,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高铁"走出去"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云 《城市》2015,(4):63-65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到2030年中国将有“十亿城民”,唯有高速、大运量的高铁网络才能应对“十亿城民”巨大的出行量.但自2011年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后,高铁建设标准有所降低,有可能重蹈三峡船闸与首都国际机场规划标准偏低的覆辙,难以适应“十亿城民”巨大的出行需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铁建设标准也是如此,所以高铁建设标准宜高不宜低,高铁高标准没有错.在基础设施规划上适度超前和高瞻远瞩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居住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市的唐纳德·克斯勒尔,是美国宇航局的退休天体物理学家。他经常在自己住宅的后院平台上架起塞莱斯特望远镜观测太空。虽然这台望远镜算不上是最先进的,但却是克斯勒尔最珍爱的物品。  相似文献   

19.
国内资讯     
正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消息,随着海南环岛高铁的全线贯通,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据新华社消息,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铁路建设的部署,2015年,铁路总公司充分认识加快铁路建设对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稳增长、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以中西部铁路建设为重点,全力以赴推进铁路建设,全面完成了"两个8000以上"的目标。统计显示,今年铁路建设各项目标全面完成。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00亿元,投产新线9000多公里,新开工61个项目。  相似文献   

20.
王瑞金 《职业》2015,(10):92
变电所地基处理好坏将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变电所防雷问题的处理更是关系变电所能否立项施工,及各阶段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本研究结合110kv变电所的发展概况、工程特点,综合分析了110kv变电所在建设施工中地基沉降、防雷措施方面的一些高发问题及处理措施,探讨如何能够控制和解决变电所的施工过程中的地基处理及加强防雷措施的问题,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实现工程的全方位管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希望提出的方案对策能有起到有效的作用,为今后110kv变电所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