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马克思最早系统地研究了虚拟资本问题。本文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关虚拟资本属性的阐述入手 ,分析了他对虚拟资本的扩大和减少及其与实体资本运行关系等问题的深刻认识。这有利于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识和研究当代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 ,提高驾驭虚拟资本的能力 ,防范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虚拟资本做了精辟的论述,深刻分析了虚拟资本的属性,揭示了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运行的关系,阐明了虚拟资本对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些具体而又深刻的论述,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当代虚拟经济,从深层次上弄清当下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实质,提高驾驭虚拟资本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虚拟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出发,探讨了虚拟资本的内涵与形式和实体经济的双重作用等问题,并就中国虚拟资本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深化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研究,首先必须准确界定“虚拟资本”这个概念。从内涵、外延两方面梳理学术界对“虚拟资本”概念的理解,反思研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有利于夯实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研究基础。马克思并没有就虚拟资本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需要我们以动态的、全面的观点来发掘他关于虚拟资本思想的内涵,既要一脉相承,也要与时俱进。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的论述,是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这一概念理解和界定的基础。只有先回到马克思那里,把虚拟资本纳入马克思资本研究的体系之中,从而把握虚拟资本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虚拟资本理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文章运用虚拟资本理论来分析中国资本市场运行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如虚拟资本价值与实际资本价值不符、资本市场金融风险突出、证券市场行情的走势不反映基本面的变化、过分投机现象普遍存在、证券监管不到位等.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资本市场现实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由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所引起,之后两年多的时间内迅速传播至各个国家,使全球经济遭受到大规模金融风暴的侵袭.分析全球金融危机的特点和根源,必然联系到虚拟资本.马克思曾从多个层次科学而系统地考察了虚拟资本.虚拟资本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一系列关系和范畴分离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物,是经济关系泛资本化的产物.虚拟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不可缺少的,但它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我国的市场经济.我们运用马克思的理论为基础来分析虚拟资本的本质、虚拟资本如何影响到实体经济领域,并最终导致当前资本主义爆发的金融危机,是一个科学而又深刻的切入点.我国在这场全球的金融危机之后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和处理虚拟资本的发展,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基本观点的分析,从虚拟资本的内部矛盾出发,揭示虚拟资本发展与金融危机的内在关系。从虚拟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剖析国际金融危机产生、蔓延以及衍化的过程,并揭示金融危机对我国发展虚拟经济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8.
虚拟资本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虚拟资本的发展有可能产生经济泡沫。经济泡沫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泡沫经济,虚拟资本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既有促进作用,又有不利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发展虚拟资本的政策选择上要采取支持与管理并重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水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既是一种必需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有价值的经济资源。目前,偏重经济发展,忽视生态资本的损耗和补偿的状况仍十分严重。运用"虚拟水"理论与"粮-水"协调度,分析了国内农业虚拟水区域间流动格局,提出了虚拟水生态资本权益补偿的水资源区域管理政策,通过"区域虚拟关税"模型的建构,对区域虚拟水生态资本权益补偿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金融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国 际资本的惊人膨胀及其无序流动、区域性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等使得近年来对虚资本和虚拟经济的研究迅速升温。将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视同洪水猛兽者有之,将其视为泡沫经济者有之,甚至有人将网络经济、现代金融经济和虚拟经济混同起来,对虚拟经济的高度发展雀跃者有之,谨慎乐观者亦有之,可谓见仁见智、意见纷呈。本文拟从讨论虚拟资本以及虚拟经济的基本内涵入手,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的内涵不同目前国内对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的界定颇为混乱,结果自然相去甚远。有人认为,虚拟资本…  相似文献   

11.
论虚拟企业智力资本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虚拟企业已成为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作为虚拟企业核心趋动力之一的智力资本在此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虚拟企业智力资本管理方式的探讨,得出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智力资本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虚拟经济内涵界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经济就是通过虚拟资本的买卖来获取利润的交易活动的总和 ,金融市场是虚拟资本运作的主要载体。从本质上看 ,虚拟经济乃是虚拟资本运作的实体化。虚拟经济从概念上讲是相对于实体经济而存在的经济形态 ,而从运作上讲 ,则是附着在实体经济之上的经济活动 ,因此对于虚拟经济内涵的把握 ,应着眼于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正确理解上  相似文献   

13.
试析虚拟经济认识上的五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虚拟经济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这些偏差可以概括为五大误区:对“虚拟经济”概念范畴的界定存在一定偏差;对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的划分不清;对虚拟经济的本质把握不准,不能准确认识虚拟经济的“虚拟性”;误认为虚拟经济是金融资本运动的一种形态;虚拟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解释缺乏严密逻辑性与说服力。  相似文献   

14.
虚拟经济伴随经济全球化得以快速传播,国际巨额流动资本在促进参与国经济实力提升的同时,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推向全球市场。在全球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虚拟经济通过其传导机制使世界市场更具机会与风险。当今世界不仅少数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虚拟经济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的同时,加快培育本国虚拟经济市场的步伐,为实现追赶与跨越式发展模式创造条件。但是,虚拟经济在向全球提供创造巨大财富机遇的同时,潜在着金融危机扫荡的风险。分析全球经济虚拟化对中国经济的风险与收益以及应对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是以证券、期货、产权等形式存在的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即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发展虚拟经济,既要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实现实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又要在宏观上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趋利避害,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而产生消极破坏作用。当前,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落后,必须重新定位政府职能,政府应以积极的政策推动虚拟经济发展。政府要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环境为虚拟经济创造条件;政府要加快发展实体经济,以促进虚拟经济健康发展;政府要发展和健全我国现代金融体系和现代金融制度;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6.
实体经济水平的稳固提升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核心,当前大量金融资本投向虚拟经济领域,造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影响了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从我国当前的实体经济企业“脱实向虚”、实体产业空心化的宏观经济现实出发,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可知,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合理比例取决于市场的机制,必须走金融支持发展路径。通过对金融体制、财税政策的宏观调节,建立评价机制、跟踪警示制度,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隐名股东是指在公司内部和(或)外部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或名称,以他人名义或虚拟主体的名义向公司进行股权投资而实际承担出资义务的公司实际投资人。隐名股东不同于干股股东和空股股东;隐名股东的产生有其经济、制度、社会等诸方面的原因;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隐名股东进行多种分类;非协议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不存在协商一致的合同法律关系;协议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有的是一种信托隐名投资合同关系,有的是一种委托隐名投资合同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房产市场和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资产价格市场。房产市场由于资本投资性高、行业带动性强,所以在国民经济的运行中处于支柱性地位;资本市场则是现代金融的核心组成部分,调控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各种经济交易,表现为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但是我国数十年来的经济发展中,却出现了房地产市场极度繁荣,资本市场长期过度萎靡的发展格局,二者的失衡性发展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文章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房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失衡性原因,以促使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IP”中凝聚的价值呈现为体验价值、想象价值、共创价值。作为资本符号本身,“IP”经历了由人际交往资本符号到网络虚拟资本符号的演变,最终在当今流行的语境氛围中确立为生命价值资本符号及其聚合体。“IP”的价值转化有两条路径:“IP”的人格道德化和道德人格化,前者主要反映出一条社会伦理心态中的“价值动力链条”,包括善的自我完型动力、善的凝聚传播动力、善的价值整合动力;后者主要包括“IP”在形象维度、需求维度、意义维度中的现实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