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红 《决策》2010,(2):1-1
2010年1月12日,是安徽人民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而专门制订的战略规划,是安徽省第一个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发展规划,圆了安徽20年的梦想和夙愿,对于促进安徽崛起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山 《决策》2011,(8):I0006-I0007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对于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新模式,深入促进中西部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规划》明确提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  相似文献   

3.
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正式被国务院批复,标志着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地区发展战略。规划批复四年以来,示范区的各项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在向着预定目标迈进。文章基于《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的数据对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区位商进行了实证分析,经计算得出各城市的优势产业组合,并据此提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进一步更好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尚才 《决策》2010,(4):I0010-I0011
安徽华谊煤基多联产化工项目是迄今为止皖沪产业合作最大的工业项目,自2008年10月开工以来,项目进展顺利。该项目因其具有的标志性使无为二坝在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里被多次提到。可以说,该项目使承接产业转移有了良好的开篇,而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使该项目得风气之先,引世人注目。现结合华谊化工项目驻点服务实际,谈谈对产业转移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5.
《决策》2011,(4):I0018-I0019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开发开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根据《规划》设立的省直管直建的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加快集中区建设。对于大规模、集群式、产业链式承接发达地区产业的转移,打造皖江区域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新的增长极和城市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区域规划是4万亿投资和产业振兴规划之外中国经济复苏的“第三张王牌”。2009年以来.中央先后批复了海西区、横琴岛等10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数量达到过去4年的总和;进入2010年,又传来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公布和国家发改委原则同意山东省就蓝色经产区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申请等消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十一五”正式启动的区域规划布局已取得非同寻常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11,(11):16-17
转型发展成为宣传重点 安徽、江苏、湖北、贵州、北京以及东北三省两会期间在《人民日报》刊发了转型发展方面的整版广告.来展示地方形象,经监测得出。此类整版广告共ll篇。近年来安徽尤为重视形象宣传.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批,5月,安徽开始在《人民日报》刊发“潮涌皖江”系列整版广告展示形象:今年两会期间.安徽继续通过刊登整版广告展示形象,是通过《人民日报》展示形象次数最多的省份。  相似文献   

8.
《决策》2010,(11):I0020-I0020
安徽打造“实践金融创新平台”,迎接中外资金融机构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成立。安徽省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安徽省常务副省长孙志刚表示:“安徽要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作为实践金融创新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0,(4):18-18
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获批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中西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承接产业转移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地区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发展战略,也是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要求。在产业转移中.应重视能源整合、环境保护和自身发展,应注重观念更新,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的进程加快,规模扩大,加入WTO后,中国正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区域,成为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我国东部地区由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土地、环境、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也急于将传统产业转移出去。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对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同时对于西部地区也是个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西部地区尽量减少、避免阻碍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出现,把握住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发挥特色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08,(1):25-25
2007年12月14日,东部产业转移战略对话会在湖北孝感盛大开幕。湖北省副省长任世茂作了题为《把湖北推向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前沿》的主题演讲。任世茂表示,按照中央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定位,湖北应当成为中部地区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首选基地。这次大会是中西部省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要举动之一。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1,(6):16-17
2011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区规划》一周年。作为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东部在过去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发展后,已经进入了产业升级段,然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在起步阶段,这为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创造了历史条件。西部地区如何抓住机会,促进自身经济发展是摆在西部各省面前的一个问题,该文将通过对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企业、转出地政府和承接地政府三个主体间的博弈关系进行分析,就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与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河北积极承接北京疏解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推进作用。对于河北来说,不仅要深刻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内涵,还应"精准"把握北京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河北省产业发展特点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寻求协同发展的"结合点"和"共振点",在承接"中等价值链"转移、选择产业"承接模式"、确定三次产业发力方向、确定合作投资项目功能分区等方面做到精准发力、有的放矢,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支持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措施创新发展动力和环境,抓住用好发展机遇,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促进河北省产业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产业组织优化视角对区域生态产业链规划进行重新界定基础上,对西部地区如何科学有效承接产业转移进行了新思考,认为当前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主体功能区建设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张祥安 《决策》2010,(10):I0010-I0010
江南产业集中区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设立的省直管开发园区。园区南依九华山,北临长江,东接铜陵市区,西连池州市区,规划面积216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3,(13):12-13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其中,各地相继规划建设了一批城市新区。2月6日,河南省印发《周口新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2009年以来河南省批复的第15个城市新区。城市新区已成为河南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河南重要的产业聚集区、区域经济增长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和综合改革实验区。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0,(23):24-25
2010年初.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全国首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打造以长江为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宣城和滁州为两翼的产业布局,包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州、宣城、滁州等九个地市以及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安徽正举全省之力.把示范区打造成为集聚产业、集聚资本、积聚人气、集聚政策的大平台。  相似文献   

20.
《决策》2012,(9):9
三山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西南部,是2006年2月成立的新区。承接产业转移.芜湖担当核心.三山经济开发区作为芜湖市规划集中区的起步区,三山区抢抓机遇.争当皖江城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排头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