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德国留学期间,遇到了不少外国朋友。因为在德国大学求学的外国留学生比例在6%以上。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学生满眼皆是,成了大学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美国姑娘丽萨有人敲门,我打开门,见一位陌生的姑娘站在门口,她有一副年轻的、生动的面孔,一笑起来很甜,短发、T恤、牛仔、旅游鞋,随意又入时的打扮。她热情地伸出手自我介绍说:“你好。我刚搬来,美国人,丽萨,住在最头那间屋子。”我高兴地握住她的手:“你好,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她问:“这楼道里怎么没人?我刚才把所有的门都敲过了,只有你住这?”我说:“不,都有人住,不过现在是假期,别人…  相似文献   

2.
郭兰英和由她所带领的演出小分队从攀枝花匆匆返回北京后,随着夏衍、田汉等一批文艺界老领导、老专家被点名批判,歌剧舞剧院的空气越来越紧张。一些人利用进一步落实毛主席对文艺界“两个批示”的机会,把矛头指向郭兰英。他们指责郭兰英是旧戏子,是帝王将相的孝子贤孙,指责她认真地演《窦娥冤》是为被镇压的反革命分子鸣冤叫屈。批判会接连不断,有时白天批不完,晚上接着批。从1946年在张家口跟着兰英参加革命,到解放后进了北京,兰英的母亲一直和她生活在一起。兰英母亲年纪大了,几次提出想回老家,都被兰英劝阻。近来,剧院里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相似文献   

3.
兰英懵懵懂懂地跟着师娘上了火车,一夜奔波,直到第二天见到大师姐,才知道她们逃到了北平。她们住到了大师姐家,兰英抽空儿便练功练唱,有机会就想方设法去观赏京剧名家的演出。她认真吸收京剧艺术的精华,不断充实自己,技艺有了新的提高。张家口同德戏园的乔经理早就听说了郭兰英的名字,经人介绍找到大师姐的住处,愿出高价请兰英到张家口去。师姐把大腿一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哪里挣钱多,咱就往哪里去。”就这样,兰英又跟上师娘到了张家口。张家口与晋北相邻,这里的人民酷爱山西梆子。山西梆子的名角毛毛旦、筱桂桃等都在这里献过艺,因…  相似文献   

4.
情谎     
市第五医院住院部一间病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了,走进来一位拎着个蓝布兜的老头儿。他走到一位半躺着的老妇人床前,那老妇人脸色发黄,满脸倦容。看见老头儿,她的眼睛里闪出一丝光亮。老头儿在床前的方凳上坐下,轻声问:“今天上午怎么样?”老妇人有些吃力地动了动身子,回答:“还行,打了一针。”“这就好。”老头儿说着,从布兜里掏出一个饭盒,打开,饭盒里一边是黏糊糊的小米粥,另一边是油汪汪的鸡蛋炒青椒。他把饭盒递给老妇人,站起来扶她坐直,又从上衣的左兜里掏出个不锈钢勺子,在衣襟上蹭了一下,递给老妇人,轻声说:“吃吧。”老妇人望了望老头儿…  相似文献   

5.
牵手     
黄世玫 《老友》2012,(7):43-43
那天晚饭后,我对老伴说:“咱俩到外面走一走吧?也好消消食。”老伴欣然同意。于是我们出了门。马路上,车来车往,我一把拉住了老伴的手.紧紧地握在我的手心里。我俩站在马路边,左右张望,伺机而过。老伴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让我紧紧地握着她的手。过马路时,我还挽住了她的胳膊。我们过到马路对面,在一个休闲公园里漫步。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10,(4):4-6
开学第一天教授做了自我介绍,他还要求我们去结识某位我们还不认识的人。就在我站起来四处张望时,一只手轻轻地搭在我的肩上。我转过身一看,一位满脸皱纹个子矮小的老太太正冲我微笑。这微笑使她浑身光彩照人。她说:“嘿,帅小伙儿,我叫罗斯,今年87岁。我可以拥抱你吗?”我笑了起来,热情地答道:“当然可以啦!”她紧紧地拥抱了我。  相似文献   

7.
一天,妈妈带我去逛商场。商场里人山人海。我和妈妈跑去看衣服,突然,我看见一个男人站着一动不动。我问妈妈:“他为什么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还不穿鞋呢?”妈妈说:“那是假模特,是用来让你看这身衣服好不好看的。”我点了点头,明白了。我盯着那个假模特看了很长时间,他还是毫无反应。于是我就去摸了摸模特的手,他还是不动,这下我就放心了。妈妈买完了一件衣服,去看另一件。这时,我转过身,又见着一个假模特。她也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这个假模特长头发,是个女的。我就大模大样地走到了她跟前,上去就拽她的长头发。没想到,这个“假模特”却一扭…  相似文献   

8.
去年暑假里的一天中午,我在院子里喂鸡。我一高兴,学着少林寺里和尚的样子,在院子里乒乒乓乓地练起拳脚来。我一不小心,一只脚踩上了一只小鸡崽儿。小鸡崽儿“吱吱”叫了几声,就咽了气。老母鸡见我把小鸡崽儿踩死了,就向我扑来,把我的手啄破了。我把老母鸡赶出了院子,心里越想越害怕。要是妈妈回来知道了怎么办?她非打我不可。  相似文献   

9.
曹应东 《社区》2004,(9):1-1
我认识一位医生。每到冬天,他就在口袋里放一个小水焐子焐手,使自己的手始终保持热乎乎的。并不是他格外地怕冷,而是他要确保每一个到他这里来看病的人遇到的都是一双温暖的手。他说,用温暖的手给病人诊断,可以让病人感到安心、信赖,可以激发病人治愈疾病的信心。我听说过一位农妇。她的家住在路边。那是在很久以前的一个灾荒年。不少人因为缺少食物而四处流浪。一天,一位衣裳褴褛、非常饥饿的流浪汉走进农妇家,请求让他干一份活来换一顿饭吃。农妇看了看他又看了院子里的那垛木柴说:“正好那边有一垛木柴拦路,请帮我移一下。”当流浪汉把那…  相似文献   

10.
中途,一位妇女上了“中巴”,左手抱小孩,右胳膊挽着一袋肉。没有人给她让座,我只好从汽车发动机盖上站起身。她感激地笑笑。她显得很疲惫,怀中的孩子不过两岁,长得挺敦实。她将那袋肉放在司机座位后,美美地舒了一口气,坐在盖子上,稳稳地抱着孩子。 我手抓车窗上的栏杆,无聊地望着外面,忽听司机一声惊叫,只见车身“嘎——”  相似文献   

11.
南宋诗人杨诚斋,名万里。他任地方监察官时.到一郡巡察。郡守设宴招待,官妓叶少唱《贺新郎》一词助酒。唱到其中“万里之帆何时到”一句时,诚斋应声而曰:“万里昨日到。”由于词中“万里”与杨万里名巧合,这官妓似直呼其名,大不敬。郡守一怒,把官妓关了禁闭。  相似文献   

12.
纯贞的心     
隔壁二十三号里的郑德菱,这人真好!今天妈妈抱我到门口,我看见她在水门汀上骑竹马。她对我一笑,我分明看出这一笑是叫我去一同骑竹马的意思。我立刻还她一笑,表示我极愿意,就从母亲怀里走下来,和她一同骑竹马了。两人同骑一枝竹马,我想转弯了,她也同意;我想走远一点,她也欢喜;她说让马儿吃点草,我也高兴;她说把马儿系在冬青上,我也觉得有理。我们真是同志的朋友!兴味正好的时候,妈妈出来拉住我的手,叫我去吃饭。我说:“不高兴。”妈妈说:“郑德菱也要去吃饭了!”果然郑德菱的哥哥叫着“德菱!”也走出来拉住郑德菱的手去了。我只得跟了妈妈进去。  相似文献   

13.
从“垃圾股”到“绩优股”贾玲匆匆忙忙在咖啡馆靠窗的位子落座时,比约定的时间整整晚了半个小时。在这之前,她刚从一起小小的交通事故中脱身——她和酷口帮的好哥们儿侯林林开着车刚出门,就蹭在了另一辆车上。这会儿,贾玲顽皮地把玩着塑料长勺的一端,丝毫没把刚才的小麻烦放在心里。她笑嘻嘻地说:“我这冒冒失失的毛病都二十多年了,我姐压根儿都不相信我这性子能在北京混出个样儿来!”  相似文献   

14.
    
“丁零零……”终于放学了,我急匆匆地往家赶,因为我今天实在饿坏了——早晨贪睡没吃好。来到家门前,老远就见大门上挂着那把大锁。——唉,我又吃不上饭了。我在门前站了一会儿,只好去找妈妈。刚到邻居家门口,就听见院内传来妈妈的说话声。我慢腾腾地走了进去,说:“妈,我还没吃饭呢。”妈妈那锐利的眼睛好像一把利剑一样刺进我的心。她气呼呼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元钱,说:“真烦人,给你钱,自己买去!”当时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整个下午我的情绪都很低落。放学回到家,我面对的依然是那把黑糊糊的大锁,我的心里又是一阵酸痛,暗自抱怨自己…  相似文献   

15.
要善待老人     
报载:广东省肇庆市某镇的陈老伯夫妇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抚养成人,不料,儿子结婚后竞拒绝赡养父母。一日,儿子作了一首打油诗:“爹同志,娘同志,爹娘两位老同志。新时代兴新办法,各人挣钱各人花。”对此,陈老伯很气愤,“以牙还牙” 地回赠了一首:“儿同志,媳同志,儿媳两位少同志。生儿育女我有罪,二十年后你尝味。”这两首打油诗一下子在当地传开了,谁是谁非,泾渭分明。城市里也有不孝之子:某省一位副处级干部用超标准的生活水平侍奉小狗以寻新欢,却让老娘在烈日下沿街乞讨,严冬里久不能归,乃至引起公愤。茶余饭后,笔者也时常听闻一些“做家务时争着要娘,给饭吃时兄弟推让”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年初我去法国巴黎探望年逾79岁的姨婆珍妮·安安,她是一位法籍华裔,多年前跟随法国丈夫来到这里定居。珍妮共有五位子女,自从丈夫前年去世后,她选择入住到一间名为"芭芭雅嘉"的公寓里。在和珍妮通了电话后,我乘车来到了坐落在巴黎东部蒙特勒伊苏布瓦区市中心的这间"芭芭雅嘉"公寓。珍妮正精神矍银地站在门口等我,然后热情地把我带进了她的房间。房间约有三十平,室内暖气、厨房、浴室和卫生间等设施齐备,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赞叹  相似文献   

17.
万里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国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封闭型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教育内容是固定的、僵化的,教育的任务就是灌输这些内容,不能稍加发挥,不能问个为什么,更不能怀疑。考试按固定的内容和格式照答就行,把学生引导到高分数上去。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唯书’、‘唯上’,必然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万里同志所讲的.是我国教育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必须引起教育界同志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晴菲 《社区》2005,(1):48-49
我的心里,50 多年来一直珍藏着一位王老师。 1951 年我上小学了。爱唱歌的我,一到学校就被音乐教师发现了,她姓王,叫王淑荣。王老师总是夸我的歌儿唱得好,她的每一句夸奖都是那么亲切,那么让我充满信心。记得有一次王老师让我在六一儿童节表演独唱,在临近演出一个星期前的那天早晨,我刚到学校,王老师把我叫到“教师预备室”。她从书包里掏出一个鸡蛋来,拿一支准备好的筷子在鸡蛋的顶部用力地戳了一个洞,又将蛋里面那层薄膜戳破,然后递到我的手里,说:“把这个生鸡蛋喝了吧。”老师看着我不解地望着她,笑了。说:“都说喝生鸡蛋对嗓子好,我每天…  相似文献   

19.
“我们社区里有一位出了名的环保大使,她已经坚持节约环保20多年了。”郑州市伏牛南社区的居民,都知道社区里有这么一位大姐。这位“环保大使”,就是伏牛南社区的居民卢新萍。说起她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并坚持环保,她说:“23年前,也就是1983年的夏天,我到一个远房亲戚家,无意中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了有关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一些信息,对我触动很大,回来之后,我就在平时的生活中坚持节约和环保。”卢新萍说,在她的坚持下,现在全家人都养成了节约和环保的习惯。“我们家人洗澡时,都会用脸盆把水接着,这些水可以洗衣服,洗完衣服澄一会,把上面的清水倒出…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万里同志在1986年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提高教师的素质,比工厂里设备更新更重要。”叶圣陶先生1981年在一封教育书简中写道:“最要紧的是提高语文老师的认识。学生为什么要学语文,学校里为什么要有语文课,教师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吕叔湘先生1985年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