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社会学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万里  赵超 《探求》2008,(5):8-13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为新时期社会学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以此为背景,结合社会学的发展现状和历史使命,对新时期社会学自身的学科定位进行系统反思。通过引入“公共社会学”这一概念,对以往社会学取得的成就进行分析,并对社会学在公共政策和区域发展研究中所能够扮演的角色进行展望,从而进一步探讨了社会学中国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经济社会学是在经济学和社会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 ,依循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双方共同关注题材的研究轨迹 ,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学和社会学在经济社会学发展过程中所打下的深刻烙印。可以说 ,经济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创新的社会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黎鸿 《创新》2011,5(4):95-97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创新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鲜明的社会学特色:一是结构功能主义特色;二是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社会冲突特色;三是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社会化特色。探讨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创新的社会学特色对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拓宽社会学理论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主要论及社会建构论的基本观点 ,对众多西方社会学家的有关论点作了评述。与此同时 ,文章还涉及到后实证主义、常人方法学、科学知识社会学乃至社会学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5.
如果从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留学时选择社会学作为自己毕生从事的专业算起,那么雷洁琼教授作为目前中国最年长的社会学家,她在社会学教学与研究领域的辛勤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麦克·布洛维的学术实践与思想在中国社会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瞩目.然而,其学术思想容易给刚刚接触的人一种割裂感,尤其是他从马克思主义旨趣到公共社会学旨趣的转向让人费解.按其智识形成历程,布洛维的学术成果可以划分为四部分,即作为"学术工人"的工厂民族志实践、反思性科学方法论总结、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和作为"传道者"对公共社会学的提出与推广.布洛维的研究旨趣发生过两次转向,其一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分析层次的微观--宏观转向;其二是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转向.贯穿布洛维学术历程始终的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关怀.马克思主义是其理论基点,反思性民族志是方法,实在的乌托邦则是方案,这些最终又统合于公共社会学所希冀的社会学家对于激进社会变迁的推动.从"学术工人"到"传道者",布洛维艰苦却成果卓著的田野研究与在世界各地推广公共社会学的努力使人钦佩,这也正是我们所有社会学从业者实践的榜样.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诞生之时,社会学家们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和知识假设成为社会学理论的研究范式。然而,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一场新的社会转型已悄然发生,而以反映社会现实变化为特征的社会学在理论研究范式上也必须与时俱进。社会学要理解全球化和对新的社会转型进行说明,就得重新反思及整合传统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实现社会学理论研究范式的重建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当今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社会学的支撑,这给社会学提供了难得的大好发展机遇,社会学的春天来了。社会学家要在迎接社会剧烈变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过程中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提供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支撑、发挥社会学学科描述记叙的功能、加快社会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9.
鲍磊 《社会》2014,34(5):174-205
20世纪80年代前后,传记取向成为社会(科)学中众多转向或取向的一种。相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芝加哥学派引领的传记研究,这一取向的范围更为宽广。它关注个人经历、历史与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反对奉实证主义为圭臬的社会科学研究,重视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这一取向消解或者说超越了传统的二元论或二分法,促使社会学家反思自己的概念架构、研究方法以及书写实践。虽然在晚近的发展中,一些学者甚至提出了自传/传记社会学这一具有分支学科性质的指称,但这一取向还是“浮现中的实践”,尚处于晚熟状态,因此还存在不少争议,布尔迪厄甚至从根本上将传记视为一种幻觉。随着“传记时代”的来临,传记社会学势将成为一个开创性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历史学和社会学一直处于各自为政、界限分明的状态。但二战以后,两者却在分别实现社会学转向和历史学转向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新的融合,而这一新的融合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历史社会学(historical sociology)的产生。至今,历史社会学的真正内涵从来没有得到过清楚地表达,并且仍未获得制度化的学科地位,哪怕是分支学科的地位。学科地位合法性的争议,使我们对历史社会学的发展前景存有忧虑。  相似文献   

11.
《环境社会学》(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包智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是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教授、著名社会学家饭岛伸子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版的著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地理解和说明社会现象的学问,是关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集体或社会的研究.社会学关注的范围很广,从人类的自我发展或人格的形成等微观方面,到各种社会制度或全球性的社会变动等宏观方面,其目的是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分析探索更加美好的社会前景.但是从传统的社会学理论和概念来看,女性是被忽略的.社会学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男性的生活或经验,男性成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女性在研究对象中被排斥或者低估.因此,在社会学中,较多体现男性生活的概念、方法和理论比较多见,并被视为对人类行为的普遍性说明.对此,女性社会学家多蒙西·史密斯称,社会学是关于男性的、由男性研究的、为男性服务的学问.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2009,(14):F0002-F0002
陶孟和(1888~1960)原名履恭,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绍必。社会学家,中国社会学的奠基者。他1949年10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60年4月,赴上海参加中国科学院第三次学部会议,未及会议召开,因病于17日去世。陶孟和幼时在近代教育家严修创办的家塾中就读,因成绩优异,以官费生被派赴日本留学。1910年,陶孟和赴英国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学习社会学和经济学,  相似文献   

14.
社会学是什么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若不引用雷蒙·阿隆的俏皮话就难以给出社会学的定义,他说社会学家仅在一件事上意见一致:难以定义社会学. 要确定社会学家们自己认定的社会现象的种类肯定是不容易的.翻阅一遍任何社会学的专业期刊,我们会发现各式文章,论及社会变迁、闲暇、犯罪、自杀、革命、精神病院、社会流动、时尚和其他主题.  相似文献   

15.
《社会工作》2009,(4):F0002-F0002
吴文藻(1901年12月20日~1985年9月24日),江苏江阴人,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1917年考入清华学堂,1923年赴美国留学,进入达特默斯学院学习社会学,1925年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研习社会学,并于1928年获博士学位,同时获该校“最近十年内最优秀的外国留学生”奖状。1929年应清华、燕京两所大学之邀回国任教。吴文藻先生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本土化、中国化的最早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学家与社会学[法]L.莫罗·德伯兰江小平译当代重要的社会学论著.即古尔维奇的论著①发表之后不久.社会学界达成了某种和解:社会学家们发表了一些人们作之为集社会学家理论之精华的社会学论著、在这类书中排在首位的是芒德拉的咐会学基础知识》。②从某方面讲,...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走向没落还是革新?——智利的一场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社会学经历着两场重大的争论。其一是社会学作为一门起源于工业化和近代国家形成的学科 ,在后现代社会中将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再者是社会学一方面负有纯学术使命 ,另一方面又同政治和经济权力有着密切联系 ,由此而产生了它对于这两者的义务的长期争论。这样的争论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何在 ?智利的情况表明 ,不能把这两个问题孤立起来 ,因为社会科学的发展乃是重大政治变动的产物。智利的社会学家们对于他们的学科的前途有着不同的看法。在一些人看来 ,主要威胁在于社会学没有能力阐释社会变革和后现代社会的状况。而另一些人则认为 ,危险并非来自学科本身 ,而来自过度热衷于作为技术官僚权力代言人的社会学家。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的经验社会学研究始于1951年,大规模地开展研究则自1956—1957年起。1956年成立了社会学家全国联合会,起初还是作为波兰哲学协会的社会学部门,1957年起独立为社会学协会。该会继承了1958年去世的社会学家弗罗  相似文献   

19.
郑莉 《社会》2006,26(2):18-33
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齐格蒙特· 鲍曼在4050 年发表的《社会学对后现代性的回应》(后收入《后现代性的通告》)一文中首次对后现代社会学与后现代性社会学进行了区分。鲍曼尝试用“社会性”、“栖息地”、“自我建构”与“自我组装”等概念分析当代西方社会崭新的人类状况。本文试图在阐述鲍曼关于后现代性社会学理论构想的同时,剖析这一构想所凸显的社会学在后现代状况下的理论定位及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环境社会学与自然资源社会学是关于自然与人类社会相互关系的研究领域的两个主要的分支学科。目前关于这两个学科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它们在西方学术界(特别是美国学术界)的区别和融合。本文对近期关于环境社会学和自然资源社会学的关系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这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