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从社会控制理论的视角将海洋管理定义为是有关海洋社会组织(包括正式组织如国家海洋局和非正式组织如渔民协会)通过政治制度、经济和社会舆论等手段,通过对人类海洋开发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以达到维护海洋权益,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协调沿海和内陆平衡发展,促进人类海洋开发活动持续、稳定、协调开展,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海和谐共处的目的.定义中阐明了海洋管理的对象:人类的海洋开发行为;海洋管理的任务:一是合理引导人类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二是有效处理海洋问题,三是协调沿海与内陆平衡发展;海洋管理的主要手段:政治制度手段,经济手段,社会舆论手段.这是本文作者从社会学视角对海洋管理进行的一些解读.  相似文献   

2.
辽宁“五点一线”战略下的区域公共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涉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私人之间、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协调和管理问题。但多元主体之间如何协调,如何参与公共管理有待深入研究。基于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经济面的视角,提出在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区域政治协调与公共管理的路径,以此达到“区域治理”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倡导用科学管理代替经验管理,强调人是核心要素,提倡要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同时提出劳资双方利益的一致性和协调合作的重要性,主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密切协作、共同发展。从泰勒的科学管理视角出发,革新高校师资管理与薪酬激励机制,必将给高校人事制度带来一系列深层次、全方位的嬗变,从而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创新机制全面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交易费用视角的母子公司控制理论为控制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战略、组织及代理理论视角的母子公司控制理论是控制手段的理论基础。控制与协调模式可分为三类,即基于母公司直接管理的行政控制型母子公司控制模式,基于子公司治理的治理型母子公司控制模式和基于子公司治理的管理型母子公司控制模式。基于内在逻辑关系可把控制手段分为战略与文化控制、资源控制(人、资、知识、信息)、过程控制和产出控制。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管理中,我们经常遇到的矛盾,主要有两个:一是人与钱、物的问题。另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都需要训练有素的领导干部和职工队伍,加强管理,协调生产关系,协调人际关系来解决。因此,研究探讨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这个命题,不仅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且是目前管理科学方面的热门。  相似文献   

6.
心理能量视角下的文学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能量是人的心理系统中操纵和支配其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生物化学能量或生物信息能量,来自人类种族进化中形成的本能和个体生命历程中的认识与实践体验.从心理能量视角看,文学艺术无论是对作家(原创作者)还是对读者而言,都是为缓解其应激反应所产生的心理势能而进行的一种转向攻击方式,即丈学的本质是在作家(原创作者)和读者的转向攻击下以文学作品文本为中介的能量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7.
事故致因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各种事故致因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及研究视角进行了简要回顾,重点论述了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边锁论、管理失误论、能量意外释放论、以人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两类危险源理论、轨迹交叉论及Reason的复杂系统事故因果模型,并对他们的观点进行了评价,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管理与人性密不可分,唯有了解人性潜能,开发引导,方能发挥管理的效能,东方管理代表了管理的人性化发展方向,注意人、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在人性哲学视角下,对人性善恶、利与义、情理法的探讨中,形成独具一格的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9.
协同发展与物质能量信息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内涵在于从系统科学与社会发展理论的有机融合中,寻找表征支持广义社会发展系统协同运作的发展管理哲学思维,其协同发展的重要本质特征应是物质能量信息的有机协调合作。本文基于发展管理哲学的研究与思辨,论述了协同发展的广义性、社会性、和谐性等属性关联及其所蕴涵的物质能量信息一体化相变状态,旨在为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界开辟社会发展复杂系统协同理论研究奠定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人本管理即: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展开的一切管理活动。二者都确立了以人为核心,积极的倡导人的价值、人的自我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但同时,科学发展观又站在哲学的高度为人本管理注入了科学发展、协调全面、持续发展等新元素,对学校的人本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使学校的人本管理的内涵更加丰富、科学。  相似文献   

11.
心理能量文艺学是一门建立在审美生理学基础之上并从文艺心理学中衍生出来的、尚处于探索之中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重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其学科特征是以心理能量为视角来研究文学活动,其理论框架主要包括文学本质论、文学流程论、文学功用论、文学模型论、文学经营论和作品文本例论等六个部分。心理能量文艺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学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并为未来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某种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12.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是培养具备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获得较强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技能。从企业视角出发,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对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实质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环境管理的实质,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到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和谐状态。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环境管理的实质内涵可从价值内涵、经济内涵、技术内涵和制度内涵等四个方面展开。生态文明是环境管理的价值内涵,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协调产业、城乡、上下游和地区间生态关系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内涵,而环境保护的主流化、环境管理模式的生态化和绿色政绩考评的制度化是环境管理的制度内涵。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科研经费管理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存在一些弊端,在对科研经费管理的三种模式,即基于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管理模式、基于协调视角的管理模式、分级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理工科科研经费管理的特殊性,提出理工科科研经费管理需要解决各部门问关系、科研项目支出预算、科研经费日常核算、固定资产的管理及科研项目财务信息这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协调是行政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职能 ,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高校工作实际 ,从理论上对协调的性质进行论述 ,突出高校行政管理中协调的特性 ,并对高校行政管理中协调的内容进行归纳。协调的目的就是把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 ,上下左右和谐协调 ,同心协力 ,团结协作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企业经营中对人的管理是根本。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人性观,肯定人具有社会性和能动选择性,提出“社会选择人”的管理学原则,进而强调在现代企业(尤其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中注重“协调、凝聚、激励、升华”等柔性管理原则的重要意义。同时论述了柔性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与区别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生态学理论为研究传统手工艺术的生存、发展规律以及保护策略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在工业文明及其所携带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手工艺术赖以生存的民间文化生态系统发生了改变,文化生态平衡被打破。对于传统手工艺术,"碎片式"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研究与它生态环境相关的各个因素,努力为它构建良好的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传统手工艺术保护的关键在于使它的生产、消费、传播、供给处于协调状态,各个要素之间的能量流通要畅通无阻并能够互相促动,为此,应贯彻整体文化生态保护的原则,并在理念、管理、操作层面采取诸多有效措施,从而达到保护目的。  相似文献   

18.
人本原理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是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保证。学校管理中贯彻人本原理,首先要注重做好人的工作,要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其次要掌握教职工的需求结构,尽可能的满足其合理化的要求,以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知人善任,保证民主,在日常工作中协调好学校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学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管理是国家危机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从生态化管理视角出发,制定出真正符合民族地区地方特色的管理制度和应急管理体系,调动多方参与管理,利用网络为政府的危机管理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促进民族地区的协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有关人性假设理论和以人为主的几种管理理论都是"以人为手段"的理论。"人"成了管理者提高产量、增加利润的工具,"人"无论被管理者放在什么地位,享受什么待遇,都没有也不可能从本质上摆脱被雇佣的地位。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全面完善作为社会的最高目标,才能建立"以人为目的"的管理理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能量。笔者从分析中国封建文化对人性的压抑和破坏入手,从文化环境与人力资源能量释放度的关系,论证"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全面完善"为目的的管理理论对挖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人力资源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