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财产性收入”一词逐渐成为百姓关注和谈论的热门话题。所谓“财产性收入”,在统计上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居民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以及进行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相似文献   

2.
财产性收入增加的宏观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丽 《四川省情》2007,(11):47-47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按照国家统计局专家的解释,"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也就是说,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就是将居民的储蓄转化为各种形式的金融产品和不动产,那么从宏观角度看,国家提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对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哪些意义呢?  相似文献   

3.
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收入的一部分,现阶段表现为低比重、高增长的特点。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大众居民创造条件的实质就是提供一定的机会。机会不足,是大众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制约因素。因此,政府的作为就是为大众居民能够拥有财产性收入创造更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产性收入是财产所有人通过行使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权能而获得的相应收益.文章试图用现代财权流理论分析建国以来城乡居民财产性权利的演变过程,指出居民财产性收入低位徘徊和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原因不在于市场经济的问题,而是在于政府财产性权利过大与居民财产性权利过小的矛盾,为了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就应该改变当前的权力关系,扩大居民的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5.
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但其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还是很低。为实现“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本文对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收入——财产(生活型和投资型)——财产性收入三者相联关系的观点,分析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财产和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和值得关注问题,并发现财产性收入增长受家庭财产、居民个人因素、经济发展、制度安排和投资市场的影响,最后有针对性提出增加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广泛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由于财产性收入来源于居民家庭投资活动,只有促进居民投资,才能从源头上创造条件,增加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开展的城镇居民家庭投资心态调查结果,结合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  相似文献   

7.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提出的有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一项新举措。那么什么是财产性收入呢?目前社会上人们对财产性收入的理解还存在着差异,对财产性收入的定义、分类、口径和范围的解释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国民经济核算中将财产收入定义为因出让金融资金或有形非生产资产‘使用权而获得的收入。财产收入可区分为利息、他租、外国直接投资再投资收益、属于投保人的财产收入、公司分配收入(红利本准公司收入提取入其中利息项的处理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曾存在过许多争论。这些争论集中到一点就在于对生产部门的不同理解,国家为了统计核算同国际接轨正大力进行体制的改革.1993年统计局提供((S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应该说为统计界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当前我国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基本上把生产部门定位于贸口径的核算范围。宽口径的核算范围不光包括物质…  相似文献   

9.
刘伟 《统计研究》2011,28(6):22-27
 内容提要: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财产性收入”的概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国家统计局对其进行了界定并通过“城镇住户调查”对居民收入进行了分类和统计。然而,我国的“财产性收入”与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的内容存在较大冲突,由此进行的居民收入分类和统计也和美、加等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异。本文通过SNA的账户设置和经济内涵,分析了房租收入的非财产性收入属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居民收入类型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北京市居民收入及其主观感知状况等系列问题进行微观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居民家庭年收入呈右偏分布,而居民收入主观感知状况呈左偏分布,近五成居民认为自己属于低收入或贫困收入群体。运用多项定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居民收入主观感知的影响因素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因素能够提升居民的收入主观感知状况;劳动密集型行业居民的收入主观感知状况相对较低;收入、房产、私家车等因素是影响居民收入主观感知状况的重要客观因素;居民对宏观经济运行、收入差距问题的看法与其对收入主观感知状况之间存在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文章通过对舟山市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当前如何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就业结构、收入结构与居民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杭斌 《统计研究》2003,20(11):19-4
按照现行统计口径 ,我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源于 1 1个方面 :( 1 )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工资 ,( 2 )集体经济单位职工工资 ,( 3)其他经济类型(包括股份制企业、外国企业及港、澳、台企业等 )职工收入 ,( 4 )个体经营者的净收益 ,( 5 )个体被雇者收入 ,( 6)离退休再就业人员收入 ,( 7)其它就业者收入 ,( 8)其它劳动者收入 ,( 9)财产性收入 (包含利息、红利及其它财产租金收入 ) ,( 1 0 )转移收入 (包含离退休金、赡养收入、赠送收入等 8项内容 ) ,( 1 1 )家庭副业收入。其中 ,前 8项基本包括了各种经济成分、经济类型职工的收入。本文将着重…  相似文献   

13.
一谈财产性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丰 《四川省情》2007,(11):44-44
这几年日益壮大的、财产性收入颇丰的股民、基民、楼主等真正体会到了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好处。在上个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中出现了不少新提法、新表述和新理念。其中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亮点就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内涵丰富、新意十足的精神一经公开,各方人士的解读就百花怒放。  相似文献   

14.
罗楚亮 《统计研究》2012,29(2):34-41
本文根据1995年和2002年住户调查数据,讨论了居民收入增长、收入波动以及住户特征对于城镇居民财产积累的影响。本文发现在1995年的家庭财产持有行为中已经具有明显的预防性动机,收入波动对于家庭的财产积累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而2002年中这种效应则有所下降。城镇居民在这一期间持有财产数量的增长主要是由收入增长所解释。此外,预防性动机在整个财产分布中的变化趋势在两个年份中是相反的,1995年财产分布低分位点钟具有更强的预防性动机,而2002年则相反,预防性动机随着财产分布分位点的上升而增强。如果控制收入、收入波动以及生命周期等储蓄性因素,户主特征对于财产积累的解释作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5.
财产性收入成为城镇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居民家庭财富的不断积累,加之投资渠道日趋多元化,城镇居民理财意识不断增强,理财能力不断提高,财产性收入明显增加。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之后,”财产性收入”更是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浙江城镇居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080元,  相似文献   

16.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以来,涌现出了大量关于财产性收入的文献.本文的目标就是要利用相关数据,主要就1992年和2004年两个年份进行比较,分析我国财产性收入及其分配的基本特点和动态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王科 《浙江统计》2011,(6):15-16
"十一五"以来,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同时收入构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经营性收入为居民收入增长注入新的活力,转移性收入始终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财产性收入向多元化发展。收入差距方面,相对收入差距明显缩小,但绝对收入差距扩大。建议发挥南京自身优势,努力保证工资性收入增长,大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继续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标准,引导居民转变投资理念,为完成"十二五"规划中全市居民收入增长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来源中财产性收入也呈现出同步增长的态势,但仍存在财产性收入比重小,2010年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仅为2.4%,居民群体中分布极不均衡,高收入群体分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4.3、5.1倍,财产性收入来源还尚显单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林坪 《浙江统计》2011,(9):40-41
近几年,温州各级政府推出一系列改善民生的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居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逐步超过城市居民。然而,城乡收入增长水平滞后于经济增长水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家庭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仍难根本改变,中低收入家庭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居民财产性收入增收难度加大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努力消除贫富差距、关注城乡居民增收,特别是解决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居民增收难问题是当前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彭喆 《四川省情》2007,(12):37-37
十七大报告中首提"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体现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要求,意味着老百姓的收入不光来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