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朝明 《东岳论丛》2002,23(5):113-117
上海博物馆楚竹书有《鲁邦大旱》 ,鲁国此次大旱可能发生在孔子归鲁到去世的六年之内。《鲁邦大旱》有孔子所说 :“邦大旱 ,毋乃失诸刑与德乎”一语 ,孔子常常论述“刑”与“德”的关系 ,该篇所记应该是孔子评论鲁国大旱与其当政者“刑”、“德”措置的关系问题 ;哀公礼尊孔子 ,常常向孔子请教 ,大量的哀公问政于孔子的材料可与该篇相互印证。种种迹象显示 ,该篇是研究孔子思想与鲁国文化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2.
高专诚同志所著《孔子·孔子弟子》一书,是儒学研究的新成就。它的特色,余浅见所及,主要有以下几点。1、把思想冲突放到了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中分析其原因与意义。儒学繁衍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代。但孔子一生,博学笃行而无所成。他的弟子冉求在鲁国从政不久而战功显赫,政绩出色,不是因为他推行了孔子的主张,而是因为他执行了季氏的政治意图。作者认为冉求在鲁国实行  相似文献   

3.
<正> 在孔子研究中,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意见比较的少了。然而,具体到对孔子忠君思想的研究上,情况却有些不同。一种意见认为,忠君是孔子思想中的糟粕,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特殊利益,要对它进行彻底批判并与之彻底决裂。事实上,这是一种传统的观点,我以为有加以重新探讨之必要。说到孔子的忠君思想,无论是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思想还是一种伦理道德思想,都是应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态度去加以具体分析的,不必一下子就宣布“决裂”,宣布对某种思  相似文献   

4.
《国语.鲁语下》所载"季桓子穿井获羊"一事应该有一定的历史依据,而非向壁虚造。传世本"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当依俞樾说作"季桓子穿井如获土缶"。季桓子获羊却问孔子以狗,其意图应该把鲁国的政治现实与孔子的思想主张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国语》中的孔子既谈"仁"、"礼",也谈"怪力乱神",比后世一般儒者心目中的孔子形象要丰满,这与《国语》一书的编纂意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正> 齐鲁两大古国,在先秦时期,不仅在山东著名,而且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二千多年来,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鲁国一直是享有极崇高的地位,尤其是汉代以后,更被封建统治阶级高举到了天上。而齐国,却远不如鲁国那么被重视。有人在这种传统思想影响下,提出:要从鲁国史的研究中,从孔子思想的研究中,寻找所谓的“富民思想”、“强国之路”等等。历史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认为,富民思想、强国之路,不能到鲁国史中去探讨,而应当到一向不被人们重视的齐国史中去发掘。这只要对齐鲁两国的建国方针及其不同的发展道路稍作分析、比较和研究,便会清楚地看到。  相似文献   

6.
论孔子与孟孙氏李启谦鲁国"三桓"主持国政100多年,孔子正是生活在这个时期。孔子曾批评过"三桓"(见《论语·季氏》),据此人们认为孔子与"三桓"的关系是矛盾对立的关系。其实不尽然,因为孔子不仅批评过三家,而且也赞许过三家。如孔子曾说:"自季孙之赐千锺...  相似文献   

7.
一、孔子交际思想的理论基石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核心是“仁”。正像他的理论大都是围绕着“仁”这一核心展开的一样,孔子的交际思想也是建构在“仁”这一基石之上。孔子出生的鲁国是周公的封地,保持有浓厚的商周奴隶制文化。据《左传昭公二年》记载:韩宣子访鲁时,“观...  相似文献   

8.
论孔子适齐     
<正> (一) 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到鲁国去,曾与孔子晤谈。当时景公向孔子询问秦国的发展趋势,孔子极其精辟地分析了秦国的情况,博得了齐景公的赞赏(见《史记·孔子世家》)。公元前517年,鲁国上卿季平子与(后耳)昭伯因为斗鸡发生了争执,得罪了鲁昭公,昭公率师攻打季平子。季平子使约鲁国的另外两个大家族孟氏和叔孙氏,三家共同攻打鲁昭公,结果昭公师败,逃往  相似文献   

9.
伟人毛泽东曾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毛泽东所说的"精神"当然包含多方面的意义,但主要的意义应该是指人的精神境界.毛泽东所说的人生境界虽然具有当今的时代特点和内容,但其思想源头应该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中,其中孔子的人生境界论是其主要的思想文化资源.本文就孔子的人生境界论进行分析,揭示承学境界论的精神实质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左丘明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史官,为解孔子<春秋>而作<左传>.从天道观、政治观、人生观、历史观分析左丘明的思想,发现其思想与孔子思想有显著的一致性.这与二人为同受鲁文化影响,二人同好恶及<左传>的写作动机都有很大的关系.左丘明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大儒,他在儒学史上的地位应当予以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1.
<正> 关于墨子,我知之不多,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向大家请教。一、墨子的里籍问题自晚清以来,专治墨学的许多著名学者,认为墨子是鲁国人。但他在鲁国的什么地方,却一直没有弄清。近年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确认墨子故里在鲁目的“滥邑”。滥,这个地方,原为商族的同姓目夷氏所建的“目夷路”,至周代变为小邾国(亦名郳国)的下邑。小邾,当时是宋国的附庸。到鲁昭公三十一年,此地合并到鲁国,战国时期又为齐国占有。学术界曾有人说墨子是宋国人,也有的说是齐国人,可能与滥这个地方的归属变迁有关。因此,我们认为:不论说他  相似文献   

12.
孔孟的“中庸之道”,在“四人帮”所掀起的“批林批孔”运动中,曾经成为“箭垛”,受到过铺天盖地的批判。其实,当时所批判的以《中庸》一书为主要靶子的“中庸之道”,和孔子宣扬的“中庸”思想有联系,但并不是一回事。现在需要认真思考一下:什么是“中庸之道”?孔子的“中庸”思想与儒家后学传播的《中庸》有什么不同?怎样评价孔子的“中庸”思想?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不会是没有意义的。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应该说是最高的了。可  相似文献   

13.
最近,广东历史学会和教育学会联合召开孔丘评价问题讨论会。与会同志畅所欲言,发表了不同意见。有的同志认为:孔子所在的鲁国,当时并不是封建国家,不能说他搞复辟。孔子一生只当了三个月的大官,其余的时间为教育而奔波。他的政治思想是保守而不顽固,不能认为孔子的一生是反动的。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三者有联系也有区别,不能一概否定。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他的思想的精华,有它比较符合时代的民主性的东西。如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便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风气,开创了私学的新风,反映了当时要求教育下移的进步趋向。另一些同志认为:孔丘代表奴隶制没落时期桎梏着生产力发展的奴隶主腐朽顽固势力。他轻视生产,反对“奇器淫巧”,整天栖栖惶惶去搞复  相似文献   

14.
还原研究应该形成一种有思想的结构,有结构的思想。思想可以通过结构,进行模式化的放大;结构可以通过思想,进行生命化的演绎。《论语还原》设置了三大板块:内编、外编、年谱编。内编追问《论语》得名的缘由,六弟子上篇题的原因,四科十哲为何没有曾子、有子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以殷礼解读出孔子丧礼,以及由此连带而生的《论语》在春秋战国之际三次编纂的奥秘。外编展示七十子中不同的学术品性,及其传道、传经、传事的流派脉络,力图绘制真实完整的孔子文化地图。年谱编追踪孔子身世生命的历程,及其与鲁国和周边政治的关系;同时对《论语》中一系列孔子之言进行编年学的考论定位,对战国秦汉《论语》传播、定型,直至被宋代朱熹列入"四书"的经典化过程,把握历史关键点和典型事件进行旁征博引的考索及大时代的综述。  相似文献   

15.
张岱年先生在《孔子与中国文化》一文中说:“近年来,多数哲学史家认为:《春秋》基本上是鲁国史官的手笔,《易传》是战国时期的著作,“大同”学说更是战国时期儒家的思想;关于孔子言行的最可靠的资料是《论语》和《左传》中关于孔子的记载。这样,关于孔子的资料较过去时代所承认的大大削减了。虽然如此,专从《论语》和《左传》来看,孔子仍然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仍然是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的最主要的哲  相似文献   

16.
<正>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载于《论语·泰伯》篇,它与上下文都没什么内在的联系,所以蔡尚思先生在《孔子思想体系》一书中说:“乍看起来,这三句话有点没头没脑,因而法家有种种不同解释。”这很符合实际。但一般认为,孔子在这里是说的人完成道德修养,成为仁人君子的完善过程,诗、礼、乐就是完成这个过程的手段。这种解释应该是有根据、有道理的,符合孔子以仁为核心的积极用世思想。不过我总觉得其中还有点深层的东西没挑明的,因为,只是从理性上逻辑推理地叫人承认,而不是从感性上让人领受,总让人  相似文献   

17.
颜子安贫辨     
<正> 世儒常以“安贫乐道”赞许颜子,于是便有了颜子“安贫”说。但“安贫”一说并不能恰如其分地表明颜子对待“贫”的态度,因此有加以辨正的必要。一,“安贫”非孔子思想孔子思想熏陶和哺育了孔门诸弟子,我们在研究孔门弟子时,自然要涉及到孔子的思想。特别是要了解“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的颜子对待“贫”的态度,更  相似文献   

18.
对《对儒学宗教论若干论据的质疑》一文的回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经”是孔子自选的教材 ,其中的上帝鬼神信仰代表着孔子的思想。儒家认为孔子曾对六经进行删改、创作的意见 ,比推定孔子“不可能”改动历史文献的意见合理。上帝鬼神观念是儒家的基本信仰。在这个问题上 ,第一应该全面占有材料 ;第二应当占有原始材料 ;第三应当正确理解材料。比如“天不可信”是什么意思 ,应当看过去的儒者是如何注解的。朱熹对“文王在天”如何理解 ,应该到朱熹的《诗经集传》中去找。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儒家思想,发端于春秋末年的孔子,而后逐渐形成一个学派,在中国历史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重读《论语》,原本没有想到从经济这个角度研究孔子,因为孔子自己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然而,掩卷静思,有一个意外的发现,事实并非《论语·子罕》所说:“子罕言利。”一部上万余字的《论语》,粗粗算来,其中,“言利”之处多达70余处,字里行间亦可揣摩到孔子的经济思想。这些思想虽不成体系,但从中对孔子的分配观、…  相似文献   

20.
福建学者近十来年已发表20余篇研究孔子的论文,涉及孔子的哲学政治、教育、文学等思想领域。述评如次。(一)孔子的政治思想。评价孔子政治思想,学术界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孔子的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先驱,是进步的,其说以郭沫若先生为代表;另一种认为孔子的思想是维护奴隶制,是落后的、反动的,此说以杨荣国、赵纪彬为代表。而福建师大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