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采英拾贝     
<正>美国人原来被欧洲人视为土气,自己也没信心。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高速发展,不少人觉得美国文化没教养,没国际范儿的优雅,到欧洲寻找。但从二战开始,美国一套就是世界主流,是最国际范儿的,就得按我的来。欧洲虽不高兴,但也没办法,只有认了。实力影响谁是国际范儿。——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第一,要让官员知道如果再靠食利在官场上要被淘汰,不是踏实不踏实的问题。第二,如果在转型中  相似文献   

2.
黄力 《领导广角》2003,(7):36-36
2003年第三期《随笔》刊登了“三湘女巨贪”蒋艳萍的若干“语录”。每段“语录”都有发人深省之处。一番“零距离接触”之后,她对她的情夫之一、原湖南省邮电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张某曾说过一番贴心话:“我对官场比谁都窥视得透!现今是什么世道?物欲横流啊!这股浊流已漫延到官场每  相似文献   

3.
眼下,我们身边出现了一些名日“公仆”实为“大款”的现象。他们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党群关系,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他们以权力为手段谋取私利或借助组织市场经济活动,谋求官场的进身之阶。笔者称这种现象为“官场经济”。这种“官场经济”主要有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解读官场潜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恩泽 《领导科学》2004,(22):12-13
一石激起千层浪。福建省连江县委书记黄金高致人民网的一封信公开后,舆论沸沸扬扬,一时间,官场潜规则被拎到台前示众,成为人们评说的焦点。心照不宣的护官符官场潜规则是官场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际存在着的一些不成文但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是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但恰恰是这种难以冠冕堂皇地摆在桌面上的非正式规定,这种约定俗成的官场游戏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官场运作。官场潜规则是不登台面但颇具约束力的官场办事规则。官场进退维谷,只有深谙潜规则的人方能顺利通行。如果有谁不“安分”…  相似文献   

5.
<正>在封建社会官场中,大官有圈子,中官有圈子,小官亦有圈子,可谓有官必有圈子,圈子与圈子之间相互交叉,构成了封建时代独特的官场圈子文化。这些圈子文化是如何构成的呢?笔者翻阅大量历史资料,发现封建社会官场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拉帮结派,形成官僚既得利益圈子,即连宗、拜把子和拜门。  相似文献   

6.
缪前明 《经理人》2006,(5):35-36,38
面对有权有势的“营销副总”们,企业也有不少苦衷“曾经有个营销副总被某机构评了个大奖。但这位营销副总最后没敢上台领奖。因为行内人都知道他不规范的行为太多,一旦领了奖,出了名,那就是  相似文献   

7.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西蒙创立了一个著名的“管理均衡论”。其论点认为:一个组织中的每一成员都有作出贡献的诱因,也都有他自己的满足。贡献和满足必须在管理中保持均衡。 有些企业,规定推销产品超额时如何奖励,争取资金(贷款)到位则如何表彰……明明白白“透明价”,看你有没有“能耐”。这种着眼点及方法,有没有问题呢? 美术上有红蓝黄“三原色”之说。人才学上也有类似的道理。刘邦立汉家天下,人杰有三:张良决策于千里之外,陈平运筹于帷幄之中,萧何理政于大后方。三大功臣,各有侧重,很难说谁有贡献谁没业绩。观诸当今…  相似文献   

8.
清末,封疆大吏中以袁世凯与张之洞声望最重。袁世凯曾经这样描述两人的差别:“张中堂是读书有学问人,仆是为国家办事人。”简单说,老张有才华,适合做学问,老袁没学问,只能办具体事。看上去是自谦,其实是最阴损的贬彼扬己。官场是做学问的地方吗?中国传统观念里,  相似文献   

9.
官场有句顺口溜,叫做"跟对人,办对事,说对话"。这是官场很经典的一句话,可以称得上官场潜规则之一。有人甚至认为.这三个短句的排序还说明,"跟对人"比"办对事"更重要。现实可能有些官员会发现,身边很多老实人,事儿是办对了,可是因为没有“跟对人”,总是仕途不得志,郁郁寡欢,还真应了那句,“跟对人”比“办对事”重要。究竟应当如何看待“跟对人”的官场文化呢?  相似文献   

10.
官场潜规则与党的意志"中梗阻"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宛夫 《领导科学》2004,(22):14-15
官场自形成以来,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早已形成了自己的规则,生活在官场中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只有遵循这些规则,才能在官场站稳脚跟,直至平步青云,否则,是注定要栽跟头的。官场规则有显规则和潜规则之分。显规则是写在文件、规范、制度里的,往往是为了正确的目标而设定的,是维护官场清明的保证。潜规则则是在官场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一股暗流,它裹挟着官员们按照自己的流向前进,一旦有人想逆它而行,就会有被吞噬的危险。官场潜规则对显规则形成了棚架和抵制作用,使得好的政策难以落实,并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官场腐败。今天,在我们的领导活动中…  相似文献   

11.
<正> 时下,不少人把商品比着“女儿”。如“闺藏深山无人知”、“皇帝女儿不愁嫁”等等。不过,有些经营者对自家“女儿”的态度,着实令人不敢恭维。 日前,笔者从一商场买回一件衬衫,面料、做工都无可挑剔,就是规格不太规范,穿到身上箍得慌。于是,连忙包装好,前往商场想重新调换一个规格。营业员小姐一听说是调换商品的,小脸立时由短变长,好像谁欠了她几百  相似文献   

12.
正确处理乡镇党委与政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现代《官场现形记》”的所谓“官场系列小说”在一些领导干部中悄然流行。这些小说着意描写一些“官场人物”投机取巧、阿谀逢迎、圆滑世故的“为官之道”,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前一部分人的灰暗心理,从而拥有为数不少的读者群。有的领导干部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13.
罗玉亮 《领导科学》2012,(26):61-62
领导文化是指领导者群体或个体在领导实践中形成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递得到发展的,关于领导活动的过程、本质、规律、规范、价值以及方式方法等方面内容的综合反映形式,是客观领导过程在领导者心理反应上的积累或积淀,是领导者开展领导活动和从事领导行为的内驱动力和精神导向(据百度百科).领导文化作为文化存在于特定领域中的一种样式,具有内化功能、规范功能、导向功能和调适功能,对领导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领导文化也可以称为官场文化,即仅在官场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中一部分是"显在"的,还有一部分是"潜在"的,也被称为官场"潜规则".  相似文献   

14.
欺上瞒下     
《领导文萃》2006,(3):167-167
《歧路灯》里,有个仓房老吏说到“欺上瞒下”还有“高下”之分:“我们住衙门的诀窍,要瞒上不瞒下;做官的,却要瞒下不瞒上;那会做官的,就上下齐瞒。”《官场现形记》又说到“一紧二慢三罢休”的官诀,其中虽包含不少名堂,但精髓则是欺上瞒下。书中写瞿耐庵向马老爷请教做官的法门,马老爷的说法是:“我们做官的人有七个字秘诀。哪七个字呢芽叫做‘一紧、二慢、三罢休’。处理事情时,先给人家一个老虎势,一来叫人家害怕,二来叫上司瞧着我们办事还认真,这便叫做‘一紧’。等到人家怕了我们,自然会生出后文无数文章;上司见我们紧在前头,决不至再疑…  相似文献   

15.
杨玉华  周畅 《决策探索》2014,(23):76-77
“山头主义”“能人腐败”“靠山吃山”“一家两制”……刚刚公布的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反馈情况中,对一些腐败问题的新提法引起广泛关注。 有专家称,这些接地气的反腐新词,揭示了当下官场多种追逐权力与利益的“灰色文化”,是深化反腐、加强干部管理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青丝 《决策探索》2010,(23):93-93
有一句官场名言“当官就像骑脚踏车,头要不停地点,脚要拼命地踩。”此语殊妙,可谓是将旧官场上的为官哲学进行了总体解剖。对居上位者点头,是为了阿谀取容,  相似文献   

17.
这跑官要官之风不知从何时刮起,一些官场之人便随波逐流跟着跑了起来。咱在官场中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在这股歪风的吹动下,也难保其节啊。刚涉足官场之时,咱可没想到官场是如此的复杂、深奥,自己的思想还是一张白纸,认为只要自己能够干好工作、努力提高素质就会得到领导的赏识。可一到提职的节骨眼儿上,见有跑的有要的有送的,咱这心里可就没了底儿。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在不停地劝说咱:“还是要跑一跑、找一找,要不领导能知道你想进步吗?”“别光傻乎乎地干,不走一下上层路线能行吗?”“现在啥行不行的,领导用你,你就行,不用你,行也不行…  相似文献   

18.
吴明华 《决策》2014,(5):42-45
今年2月,佛山市委书记李贻伟在当地官方微博举行了一场微访谈,"围观"的网友竟然超过200万人次。在佛山人眼中,"非常有魅力"的李贻伟是他们追随的"明星"。 尽管主政佛山的时间并不长,但如今,李贻伟在佛山有一大批“粉丝”,他们还自称组了“意粉团”。而在佛山官场中,同样也有不少的“意粉团”。  相似文献   

19.
博文集萃     
谁充当了官场帮闲2011年又是一个地方换届年,每逢换届年,都是跑官卖官最为活跃的时期,牵线搭桥,上串下联,请托说情,四处游说,花样层出不穷。多年来,跑官卖官现象几乎成了一种顽症,侵蚀着党的政治肌体。由此,在官场中,滋生了一个新的行当:官场帮闲。  相似文献   

20.
官道与棋道     
人类很重要的一个智慧体现在“棋”上。人们发明了很多棋,如围棋、象棋、军棋、跳棋,等等。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下棋的规则容易明白,而棋道却博大精深。具体说,你若给一个不懂棋的人讲规则,半个小时足可以讲明白,而你若想让他成为一代棋界大师,穷其一生也未必可达。棋盘虽小,也有大境界,按我们常规的说法,就是永无止境。这样说来,官道有如棋道,讲规则容易,但在具体的官场里,很多东西都变化多端、都透着微妙、都深不见底,要想穷其道,谈何容易。我在官场里沉浮了20年,也是我“下棋”的20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觉得很多东西越来越模糊了,模糊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