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杰斐逊是美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科学家,第三任美国总统。是美国民主共和党的创始人,并在晚年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美国人受赐于杰斐逊的实在太多了,他不只给了美国人《独立宣言》、《人权法案》,还有美国历史中民主的形成,在平等中觅取自由的原则,美国的货币制度,宗教自由的观念和奴隶应该获得自由的伟大思想;他还致力于最为实际的事业,拓展了美国的疆土,发展了西部。任何一个美国人,即使林肯,对于美国和美国人民的贡献都不能和他的贡献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2.
党建军 《21世纪》2010,(11):27-27
美国在其对外交往中更加倚重军事实力,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经历金融危机重创的美国日益意识到,目前唯有在军事领域,美国的实力远超其他国家,运用军事力量是扬美国之长。  相似文献   

3.
王东梅 《社区》2009,(28):58-59
近年我探亲养病,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先后租住了两处公寓,目睹了美国社区的物业管理,真正体会到:“吃在中国,娶在日本,住在美国”。与房地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业管理,是美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美国的《世界日报》《世界周刊》统计资料表明,美国私人占有房户约64.4%,其余为房产公司占有,大多在最近几十年修建的。其中大部分修在市郊,离城市二三十公里、靠山、靠水、靠树林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国际关系研究在全世界具有优势。虽然美国的国际关系学科呈现出一些美国的特色,但是,在美国,至今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际关系学派。  相似文献   

5.
美国对中拉关系的发展怀有种种疑虑,中国是否对美国在拉美的利益构成“威胁”,引起了美国学者的广泛争论。美国新保守主义学者无视中拉关系发展的事实,刻意歪曲、夸大中拉关系对美国的影响。中拉关系的发展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有利的国际环境,并不针对第三方。毋庸讳言,中国因素推动拉美经济繁荣,有利于美国扩大在拉美的经济利益,符合美国在拉美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6.
二战以后,美国一直热衷于支持西欧一体化的进程。究其动机,主要有三个方面。在政治上,美国希望西欧通过联合来维持稳定,并希望对西欧一体化的参与,让西欧在联合过程中采纳美国的模式。在经济上,美国希望通过联合来推动西欧的经济发展,重建西欧,使美国得以摆脱对西欧的沉重负担。在安全利益上,美国希望通过西欧一体化来加强对苏联和德国的双重遏制,阻止苏联的扩张,控制德国的发展方向,维护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批新独立国家成为联合国成员,美国在中国代表权问题上的“延期审议”方案在联合国难以为继。就在此时,英国在1961年改变了原来支持美国的立场,不仅反对美国的“延期审议”方案,而且公开赞成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在中国代表权问题上迫切需要英国的合作以获得成功,因此,美国在政策调整时不得不与英国充分协商。通过这种协商,英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何如平 《社区》2009,(3):58-58
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美国,股市暴跌,很多大公司都破产了,失业人数剧增,民众消费力骤降。舅舅家在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我在美国旅游期间在他家住了一段时间,虽然他家远离金融风暴中心华尔街,但我还是体会到金融危机切实影响了普通美国民众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美国利益集团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影响亦日益加深这一情况,采用历史比较研究方法,通过阐述美国利益集团的发展过程,以探讨利益集团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中美两国的交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夏爱华 《社区》2013,(25):62-62
刚到美国留学时,我经常会在街道、公园或其他一些公共场所看到不少残疾人。起初,我比较好奇,难道美国的残疾人比其他国家的要多。在美国生活的时间长了,我才发现,原来在美国社会里,残疾人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地生活,不会受到任何歧视,所以他们才会经常出来活动。  相似文献   

11.
论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第三次战略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苏联在70年代乘美国实行战略收缩之机大规模扩充军备和在世界各地扩张,严重危及美国的霸权地位。里根政府前期全面调整美国的外交政策:增强实力,"遏制"苏联的扩张,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其结果恢复了美国的实力,扭转了美苏攻守态势,加剧了美苏"冷战"气氛,但同时也加深了美国自身的困难。美国的外交战略面临新的抉择。  相似文献   

12.
从1955年起,美国出于反共的需要,在越南南方扶持亲美的吴庭艳建立政权。尽管吴庭艳亲近美国,但他亲美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当美国出于战略考虑要求吴庭艳进行符合美国利益的改革时,遭到了他的拒绝。这导致美国与吴庭艳产生了矛盾,并最终造成吴庭艳死于美国支持的军事政变。吴庭艳统治的终结是美国对越政策的转折点。美国由幕后逐渐走向台前,并最终全面卷入越战。  相似文献   

13.
钱红玲 《21世纪》2001,(11):36-36,35
留学美国的热潮一波接一波,在美国留学的外国学生有些什么样的生活体验呢,他们的留美生活切身感受又是什么呢?27岁的朱利奥·特拉斯龙希罗来自墨西哥城,他获得了富不赖特Fulbright助学金,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学习财政管理。这笔助学金帮他缴清了学费、食宿费、生活费、还有医疗保险。记者问他为什么要到一所美国的大学来读研究生,他说:“今天,在美国读书很热门。来到美国意味着你会在一家美国公司或者外国公司找到一份好工作。”就象朱利奥所说的,外国学生在美国找到工作然后留下来,这样的例子确实比比皆是。在美国的外国学生通常持…  相似文献   

14.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提出,一方面是为了提振美国经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在亚太的军事存在。“亚太再平衡”战略提出之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举动来提升它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政治上,美国加大了对亚太各国外交的投入;在经济上,美国通过TPP力求掌握亚太经济主导权;在军事上加大了军事人员和装备的部署。通过其整个“再平衡”过程不难看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只不过是霸权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延续而已,它追求在亚太地区以大国制衡为着力点,在手段上软硬兼施,希望在亚太地区获得更多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美国的社会信息学研究状况进行梳理,旨在对美国社会信息科学的研究提供参考。回顾了社会信息学的定义及其在美国的研究历史,综述了美国在机构团体、会议组织、杂志期刊几个方面的研究状况,并介绍了社会信息科学在美国的教学与研究现状及经费来源情况。  相似文献   

16.
原苏联的垮台使原来两极的冷战国际体系变成由美国独霸的“单极”国际体系。20世纪90年代期间,美国外交政策界一直在辩论,美国在后冷战时代的霸权是否会长期持续下去,或只会是一个昙花一现的“单极时刻”。冷战结束15年之后,美国的霸权显然并没有昙花一现,而是持续未衰。今天美国政策制定者与外交政策学者中主流的观点是,美国的经济、军事与科技优势太强大了,美国的霸权在短期内不会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开始,双方争夺不断升级。此时第三世界国家崛起,1961年1月肯尼迪就任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他对美国外援提出新的构想,1961年11月统一的外援组织国际开发署成立,美国对外援助重点转向经济领域,国际开发署以美国整体外交战略为根本出发点,为美国利益服务。肯尼迪政府时期国际开发署的外援活动在美国对外援助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美国高校董事会是美国高校内部的最高权力机构,其职能的有效发挥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董事会在高校中的领导地位已经确立.可以说,今天美国高等教育取得的成就与其董事会制度是分不开的。研究美国高校董事会的职能,对于我国高校董事会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实用主义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是美国文化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美国人性格的一部分。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在促成实用主义出现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真正导致实用主义出现在美国的基础是美国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尤其是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清教主义。清教主义注重实践的神学思想和注重事功的伦理思想深深地影响了美国人实用价值观的形成,成了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宗教渊源。正是这些清教徒把务实、实干、勤俭奋斗、富于创新进取的实用精神种植在这块土地上,为强调行动、注重效果、提倡开拓进取的实用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并成为关国特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重新认识美国,首先是重新理解当代美国国家体制。20世纪以来,围绕国家体制,美国发生了双重嬗变:一方面,分权结构向行政集中,整个行政系统自我强化,党派政治也在客观上托举起超级行政权,最终促使一种新的行政主导体制登上历史舞台;另一方面,由于新体制与18、19世纪的美国政治传统背道而驰,为了证成新体制的合法性,美国知识界在批判和辩护的相反相成之中,共同推动话语变革,呈现出一套整体连贯又充满张力的合法化叙事。这一体制与话语的双重变迁耐人寻味,对于我们认识一个真实的美国,把握当代美国的政治机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