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典型的美国佬》描写了一个华人版的“美国梦”。作者有意把小说主人公拉尔夫对“美国梦”的追求摆在一个两种文化即儒家人伦文化和美国个人主义主流文化巨大差异的语境下。透析拉尔夫追求“美国梦”所遭遇的困境 ,可以看出作者对待美国多元文化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初,美国著名演讲家拉尔夫·佩里特的足迹遍布美国城乡,先后有一百多万人听过他所作的题为《挫折大学》的演讲。在这些人中,既有学识渊博的高龄教授,也有目不识丁的青年农民,年龄和文化层次相差悬殊。但即使面对这样一群听众,拉尔夫仍然取得了演讲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国内学术界对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埃利森及其作品的了解尚不全面,多以为《无形人》是他一生中创作的惟一长篇.其实,拉尔夫*埃利森一生经历了一条漫长的创作道路, 在《无形人》之前和之后,他还创作了许多作品.他耗费近四十年精力创作且在身后方得以问世的第二部长篇《六月庆典》,尤其应予重视.思考和探索黑人的身份及黑人如何争取和捍卫自己的权利,同时又能与美国社会和谐共处,是回荡在拉尔夫·埃利森的整个创作道路中的主旋律.在一定程度上,拉尔夫·埃利森的思考和探索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美国黑人文学主导思想的发展倾向和演变轨迹.在语言和结构艺术等方面,拉尔夫*埃利森也一直在孜孜探索实验,力求吸收当代小说和其他文学艺术领域的新技巧,在不失自我本色的同时突破自我,展现新的艺术风貌.只有完整动态地把握拉尔夫·埃利森的整个创作道路,并把它放在美国黑人文学发展的总体背景中进行观照,才能对他的文学成就和地位给予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4.
7月9日至7月13日,苏州汇聚了1826名海内外精英,这批人才中,有91%来自海外或具有海外背景,其中72.6%的精英人才,是具有国际知名高校博士学位的,他们携带了1924个创新创业项目来到苏州寻找对接。这一批批风尘仆仆拖着拉杆箱从机场、车站直奔现场的精英们,揣着这些项目,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实现了与这里的重点产业项目的对接。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博士后张宇明,带来了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达到40%光电转  相似文献   

5.
华裔美国作家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人》描写了华人拉尔夫一家移民美国,逐渐被美国主流社会同化,最后成为“典型的美国人”的故事。《典型的美国人》的同化模式就像一杯由“烈性”的美国文化和“调味”的中国文化调制而成的马提尼鸡尾酒,散发出独特的味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成长小说的理论角度解读美籍华裔作家任碧莲的长篇小说<典型的美国人>,分析了主人公拉尔夫·张在美国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成长过程及其流变的文化身份,以及他在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形象,旨在说明其成长经历对华裔移民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成长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7.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代表作。文章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指出《看不见的人》凸显了存在主义文学特质,从两部分——小说主人公所处的荒谬的极限处境和自我追寻对《看不见的人》进行全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在澳大利亚作家考琳·麦卡洛的代表作《荆棘鸟》中,男主人公拉尔夫身处于隐形的环形监狱之中,时刻受制于规训权力强加于他的空间隔离与层次监视。然而,他内心不断喷张的欲望迫使他一步步背离了上帝、社会伦理。但处于永恒的战斗模式的规训社会无对此绝对不会视若无睹,而是把拉尔夫惩罚并锻造成了驯顺而有用的人体。麦卡洛通过拉尔夫的故事启示人们:生命的完整依赖于爱欲和理性的相伴相随、相依相偎。  相似文献   

9.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生前出版的唯一一部小说,被誉为美国二战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小说。本文旨在从成长的角度,以后现代哲学家拉康的主体理论探讨该作品的自我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爵士乐在美国兴起,受到美国白人和黑人的欢迎.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利森从中学时代就开始接触爵士乐,深受其影响.从爵士乐产生的背景入手,分析爵士乐对埃利森创作的影响,并深入探寻爵士乐所传达出的融合思想在埃利森的两部重要小说《无形人》和《六月庆典》中的体现,对研究埃利森的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黑人小说家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人的主人公的原型被普遍认为源自美国黑人民间传说,然而通过对该小说的分析,本文将试图阐明该作品中存在着多重原型,即美国黑人民间传说中的熊大哥,兔子大哥与《圣经.创世纪》中的亚当。拉尔夫.埃里森对此多重原型的运用,意在体现作者理想中的美国黑人文化在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的生存之道,即求同存异。美国黑人文化处在基督教文化与黑人民间传统文化的双重语境之下,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此消彼长的二元对立关系,而是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多元并存关系。  相似文献   

12.
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深深地刻下了移民的烙印。因此,要真正了解美国社会经济的历史,就要对美国移民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有一个概略的了解。综观二百多年来的美国历史,移民的发展演变大体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独立战争以前早期来北美开拓的移民,大部分来自英格兰。自1607年英国移民在弗吉尼亚建立詹姆斯敦居留地以及稍后英国清教徒在普利茅斯(1620年)和马萨诸塞海湾(1630年)建立殖民地以后,一批批英国移民陆续来到这个“新世界”,定居于大西洋沿岸各地,特别是新英格兰地区。除外,也有一些来自  相似文献   

13.
9月10日,是教师节,它紧挨着“9·11”——美国人民缅怀亲友、祈祷和平的第二个年头特殊纪念日,又恰逢中国中秋节的前夜。是夜,我们邀请了一批可亲的客人——受“赛珍珠国际”的派遣,来到赛珍珠的中国故乡镇江义务执教的5位美国朋友,和我们一起在金山塔影湖畔的芙蓉楼品(?)赏月,共度了一个颇值得回味的佳节。  相似文献   

14.
约翰·H、帕金斯(John HPerkins),在美国艾弗格林州立大学环境学科,从事植物育种史和关于印度,英国和美国小麦生产的绿色革命的研究。此文所评介的小杰克·拉尔夫·克罗本伯格著《首先是种子:植物工艺的政治经济学1492—2000》,由纽约:剑桥大学出版,1988年;XVⅲ+349页;包括表格、注释、参考书目和索引。  相似文献   

15.
“医学传教”与近代广州西医业的兴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 30年代 ,美国第一批新教传教医生来到了广州口岸 ,开始了以医疗活动为手段 ,以传教为目的的“医学传教”历程。传教士的医学活动取得可喜的成果 ,促进了西医学在华传播 ,也促进了广州西医业的兴起。但是 ,医学和传教相结合的关系却逐渐开始松驰、淡化 ,两者开始了离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超验主义作为理想主义或哲学浪漫主义的一种形式在19世纪中期的美国具有特殊意义。作为超验主义的哲学领袖,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将其思想演变成一种自由、民主、独立的民族文化影响着世世代代的美国人,他的思想已成为西方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文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作品.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在小说中极力描绘了社会现实中的混乱和伪装,同时他在语言上也相应运用了精湛的伪装技巧.他的小说在内容与形式上、主题与表现手段上都和谐地统一了起来,从而超越了社会、超越了种族而获得了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代表作。作品主要从一个辛苦为生计奔波的美国黑人青年真实的社会感受出发,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对黑人的压迫与藐视,使得处于各种不同地位的黑人们为融入白人社会而有意无意地丧失了身份。从美国黑人的身份迷失入手,对主人公丧失身份、寻找自我、实现自我的艰难心路历程进行分析,从而揭露了美国工业社会中,人为的精神歧视会导致黑人失去自我。  相似文献   

19.
在后殖民语境下,文化批评话语飞散超越了种族移居的范畴,着眼于种族延续、文化传承的未来.在这一跨越历史、民族、国界的新视角下,美国非裔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夹缝人"书写解构了黑白二元对立,重塑了黑人人性,将非裔美国文学中由来已久的双重意识发展成为一种在全球多元文化空间中追寻民族身份和美学定位的身份观念.其背后体现的是一种要求认同的存在感,一种应被认同的差异政治.  相似文献   

20.
《蝇王》展示了人的内心和人类社会中日神与酒神精神的冲突。主要人物拉尔夫和杰克都具有两种冲动,日神力量主导拉尔夫的心灵,而酒神暴力则吞噬杰克的心灵。这两种力量的抗争以日神力量的崩溃告终,导致孩子们的退化和岛屿社会的瓦解。小说结局暗示酒神的威力必须要由日神力量加以克服,才能使人和社会不至于因为酒神的泛滥而毁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