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平的小说《抉择》是一部反腐倡廉的大作 ,作品中 ,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人情关系的处理 ,都是基于崇高的党性原则。但作品并没有回避人性中的人情这一敏感成份 ,而是尽力挖掘 ,剖析与衡量 ,并加以展示 ,从个人情感、社会角色、道德准则这些方面充分展示党性之下的人性光芒。  相似文献   

2.
汪曾祺在他的小说<受戒>中,以人性、人情美好的复归为底蕴,以中国人文主义"享受生活"为目的,展示了佛教世俗化的特殊含义,阐释了作家"人文精神"审美观的背后体现的佛教世俗化精神.  相似文献   

3.
穆旦晚年的诗歌创作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歌颂与向往,展示了人情、人性美好的一面.他晚年的作品突现其坚毅的精神,展示了人情人性的至善至美,较之以往的诗歌创作更注重表达内心的体验与感悟,诗风更加深邃成熟.他晚年的诗作对以往诗作既有继承,更有发展与超越,放射着迷人的光泽,书写着中国新诗的辉煌,并成为永恒的经典.  相似文献   

4.
<黑暗的心>是康拉德的代表作.通过主人公马洛从英国到非洲寻找传奇人物库尔兹的历程,作品探索了文明的内核和外表,展示了人性的黑暗、复杂和悖谬.作者试图透过各种表象去感受每个人对尊严的要求,从而潜在地表达了对健康人性的呼唤.  相似文献   

5.
关于李、杨情史的天宝遗事极易成为讽喻诗的典型题材,却为白居易吟咏为感伤诗,这是创作对题材的颠覆;而后世论者又多按讽喻诗来评析<长恨歌>,则是评论对作品的颠覆.本文从诗人的创作心态入手,仔细分析了白居易创作长恨歌心态的演绎过程,指出诗人是用人性、人情去审视男女主人公,使之在人性和情感的坐标中获得正值的定位,从而创造了一个美丽而又感伤的爱情童话和寓言.  相似文献   

6.
《金陵十三钗》是华裔女作家严歌苓的一部中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日本兵、中国士兵、神父、中国女学生和一群妓女这些人物形象刻画,展示了人性的丰富与多样。作者更是执着于探寻人性中的美好与善良,尤其是十三钗在灾难面前、危机关头舍身赴难的动人行为,传达出了一种人情、人性上的感悟与思考,与日本兵身上人性的泯灭和残忍,形成了强大的反差,让我们对人性进行深刻的的审视、剖析和反省。  相似文献   

7.
<红字>为我们展示了主人公"净化"心灵的心理历程,那敞开的"狱门",既是囚禁肉体,束缚灵魂的地狱,也是拯救灵魂,复归人性的再生之门.那虚伪的宗教面纱终究掩不住真实的人性像野蔷薇一样要自由绽放.<红字>探讨的是"谁之罪"这样一个严肃而又复杂的主题,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也就随之显出其鲜活性和复杂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穆旦晚年的诗歌创作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歌颂与向往,展示了人情、人性美好的一面。他晚年的作品突现其坚毅的精神,展示了人情人性的至善至美,较之以往的诗歌创作更注重表达内心的体验与感悟,诗风更加深邃成熟。他晚年的诗作对以往诗作既有继承,更有发展与超越,放射着迷人的光泽,书写着中国新诗的辉煌,并成为永恒的经典。  相似文献   

9.
曹禺的剧作充满着浓厚的家族意味,尤其是在他的代表作<雷雨>、<原野>、<北京人>中,封建家族制度及其伦理道德造成了无数青年人生命的被摧残与毁灭,人的美好情感被剥夺、被扭曲后倍受煎熬、折磨的痛苦,而且也使正常的人性、人情在横遭蹂躏后一步步走向畸形变态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铁凝的<大浴女>是一卷多角度、多层面透视人性的x光片,清澄透明而深邃地展示了丰富的人性魅力.尤其是她笔下人物的心态与行为,总让人感到"反常中的正常",能把读者引进人性的深处,深窥人性在"反常"中的演进、扭曲和抗争,从而促成读者对人性的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