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棉花生产波动因素分析文/中国农业科学院李志强梁书民一、山东省棉花的波动情况山东省是我国棉花生产大省,1982年到1991年为山东省棉花生产最辉煌的时期。10年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国比重平均在245%,产量占全国棉花总量的比重在263%。但199...  相似文献   

2.
一、城郊概况与战略地位辽宁省现有十三个省辖市、城市人口为1078.29万人(不包括郊区人口),其中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有四个,即沈阳、大连、鞍山、抚顺。十三个省辖市共有三十一个郊区。1985年,郊区有农户89万户,总人口322万人,劳动力142.8万人,耕地面积为553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5379.4万亩的10.3%。蔬菜播种面积为113万亩,占全省蔬菜播种面积326万亩的34.6%,占郊区播种面积18.7%,其中商品菜播种面积85万亩,占郊区蔬菜播种面积的75%。商品菜产量187万吨,水果产量11万吨,生猪年末存栏数为10.9万头,羊年末存栏8.6万只,奶牛为2.5万头,产奶量为6.4万吨,其中牛奶5.7万吨。肉类总产量达11万吨,水产品产量17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6.8万吨,淡水产品产量2.209万吨,乡镇企业产值51.8万元,占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的36.1%。  相似文献   

3.
<正> 1991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七。粮食产量达到43524万吨,棉花产量达到566.3万吨,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是在大灾情况下夺得的丰收年。工业生产增长较快,总产值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继续增加,原煤达到10.9亿吨,石油达到1.39亿吨,钢突破7000万吨,水泥和化肥(折纯)分别达到2.48亿吨和1988万吨,国家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国内市场繁荣,购销两旺,社会商  相似文献   

4.
1994年是新疆农业历史上浓墨泼写的一年。农牧业生产又获丰收,尤以棉花的辉煌数字憾人心腑,棉花连创全国总产、单产、质量、调拨量四个第一。为此,199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国家郑重宣布新疆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国人对新疆刮目相看,内地纱厂纷纷西移,新疆轻纺大上马,棉花风风火火,前景灿烂。与棉花相比粮食在1994年度里可谓步履维艰,粮食播种面积减少301万亩,粮食单产客观上的提高支撑了棉花播种面积猛增,粮食付出的牺牲使曾让新疆人为之自豪十几年之久的粮食自给、区域平衡并略有余粮调出的粮食生产格局被打破。缺粮地区、缺粮农户问题接踵而来,城镇居民陆续恢复口粮供应制度,棉花获取的巨额收益的部分用于解决吃饭问题。粮食成为焦点话题。新疆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粮食问题的经济含义远非其政治色彩浓烈,绵绵而延的5400  相似文献   

5.
入世后,中国棉花进出口贸易表现出新的特点:总产量波动增长,播种面积变化不大,区域集中度较高;进口波动增长,出口急剧萎缩,贸易逆差严重,自给率下降;进出口市场集中度较高;贸易方式单一。针对中国棉花进出口贸易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棉花贸易的国家或地区政策及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棉花需求主要包括轻纺用棉、絮棉、出口、储备和其它用棉部分.近年来原棉进出口基本保持平衡,絮棉及其它用棉也基本稳定,储备棉主要由产需节余来安排.因此,年度棉花供需是否平衡,主要看生产与轻纺用棉的情况怎样."七五"前期,由于轻纺工业发展快速,棉纱产量增加较多.1988年与1985年相比,棉纱产量增加100多万吨.1988年以来,我国棉纱生产基本稳定在460万吨左右.1990年,我国棉纱产量为462万吨(合2574万件),折合原棉为386万吨,絮棉及其它用棉约60万吨,全社会棉花总需求量约为450万吨.这一年我国棉花产量达到451万吨,棉花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是我国政治性新概念的创新,又是国民经济发展必然规律的揭示。同样,它也为江西农业的出路展示了光明的前景。一、农业阶段性划分及其特征分析建国以来,江西农业的发展呈现两个明显的特点:1)虽然发展与徘徊格局在不同时期内相互交替出现,但总量增长很快。1992年,江西农业总产值为321.50亿元(1990年不变价)、粮食产量为1566万吨、棉花产量为14.84万吨、油料产量为74.16万吨、水产品产量为41.32万吨、肉类总产量为141万吨。分别比1952年(同口径比较)增长2.94倍、2.70倍、9.90倍、3.10倍、13.12倍、8.23倍,在大宗国计民生农产品上,除实现自给有余外,不  相似文献   

8.
据对全国834个调查县的8万多农 户最新调查,2003年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种植结构继续调整。粮食面积减少,棉花面积大幅度回升,油料作物播种面积扩大,糖料面积减少,蔬菜和药材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面积进一步扩大。 一、粮食播种面积调减2.99%。由于粮食价格相对较低,种粮效益相对不  相似文献   

9.
新疆棉花生产连续八年步步高文/黄秉信,毛汉松近年来我国棉花生产波动较大,1996年全国播种面积更降至十年以来最低点。而新疆棉花生产红红火火,连续8年持续增产,今年棉花总产又跃上100万吨的新台阶,实现总产四连冠,成为新疆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治富奔小康的...  相似文献   

10.
河南是我国第二大产棉省。多年来,棉花产量一直保持全国棉花总产量的1/5左右。1990年以后,棉花总产量稳定在70万吨左右,最高时达到948万吨。因此,河南棉花生产不仅关系着省内农民收入、财政和外汇收入的增减以及纺织工业的发展,乃至对全国纺织工业的发...  相似文献   

11.
(一)国际棉籽油价仍将坚挺:因今年全球棉花产量下跌,棉籽油供需矛盾突出,1994年全球棉油将求大于供,价格继续看坚.今年,美国市场上棉籽油价格居高不下,每磅售价达30—35美分。造成今年棉籽油价格上涨的因素是,1992年—1993年度美国棉花产量下降,产棉大国中国的棉籽油产量仅75.1万吨,下降了8.5万吨.有方面估计,今年1993年美国的棉花产量大约是1790万包,比1992年略增。(二)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透露,1994年国际市场上有7大类化工产品畅销。(1)造纸用化学品:主要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初,湖北省物价局产品成本调查队对全省28个县(市)523个农户今年4月1日存粮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户今年4月1日户均存粮数量876公斤,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92公斤,增幅4994%。调查情况反映,农户存粮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一、粮食播种面积调减,农民备荒心理预期增强。调查农户平均,今年户均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14亩,受南方冬小麦和早籼稻退出保护价范围影响,其中小麦、早籼稻等夏收粮食作物户均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05亩,预计户均夏收粮食作物产量将比常年少150公斤左右。为备青黄不接之需,农户自留口粮数量较常年多。二、…  相似文献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泛开展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经济改革,大体可以分作两个阶段。1979年至1984年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农村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业各项经济指标,尤其是主要农作物产量得到了高速增长。198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0731万吨,比1978年增加10254万吨,增长33.6%。棉花达到625.8万吨,比1978年增长近二倍。油料增长一倍以上①。之所以得到这样高速的增长,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在此期  相似文献   

14.
陕西是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建国40多年来,全省农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1993年农业总产值达250.4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52年增长4倍以上,粮食总产1215.58万吨,增长2.6倍,人均353公斤,除棉花外,油、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较大提高,但陕西省农业形势不容乐观:基础脆弱,投入不足,尤其是农业比较利益低等因素对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愈加明显。可以预期,随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棉花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棉花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棉花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和重要军备物资,而且也是我国轻纺工业的主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棉花问题。我国棉花生产登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但在四十多年里,棉花生产不是呈直线增长,而是经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最突出问题是棉花生产波动性强,波动幅度大,下滑后恢复期长,一直未能走出大起大落的境地。棉花总量短缺现象比较明显,导致这一结局的因素一般有两方面:其一棉花生产自身的特殊性如周期长、自然风险大、受灾频  相似文献   

16.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00个调查县,对近5万农户进行的秋冬播意向调查结果表明:2001年秋冬播农作物播种面积将比上年增长3.3%,粮食作物面积在连续两年减少的情况下,今年企稳回升,油菜籽和其它农作物面积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增加近5万农户的种植意向显示:2001年秋冬播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将比上年增长3.3%。分地区看,26个省区除北京、上海、海南比上年有所减少外,其余23个省区都是增加的,增长较多的有:贵州增12.3%、广西增10.5%、新疆增9…  相似文献   

17.
一、棉花生产滑坡的主要原因 (一)植棉比较效益低,棉农收益下降 棉花是高商品率的产品,因此,棉花的价格直接影响棉农的植棉收益.而植棉收益是决定农民植棉意向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棉农的植棉投入不断提高,而棉农植棉的比较收益不断降低,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植棉积极性,导致棉花播种面积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带来的粮食增产是"结构性"增长,在主粮产量和播种面积不断增加的同时,辅粮却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若把大豆、棉花、食用植物油等农产品的进口量考虑进来,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实在不容乐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所创造的粮食丰产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现代农业发展中资本对土地和劳动的替代,源于不可再生能源对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替代。为了跳出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陷阱,我国应该在财政扶持、品牌培育、人才回流上下功夫,坚持走一条持续健康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棉花作为国家重要的大宗农产品,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北是产棉大省,棉花的供求形势是各级领导十分关心的重要议题.为此,本文拟对河北省棉花的供求现状进行分析,并对90年代的发展格局作出趋势性预测.一、现实判断供给的波动与需求的刚性增长并存,形成了需求大于供给的总体格局.(一)生产一起一落.80年代以前,我省的棉花生产一直在15万吨左右,最低年份仅有7.7万吨.自从农村生产责任制开始以及一系列优惠棉农政策的出台,才使棉花生产出现了重大突破.但纵观  相似文献   

20.
该文将1950—2013年兵团棉花生产划分为四个阶段,重点分析各阶段制度、技术对其棉花播种面积及单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兵团棉花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劳均作物面积的扩大促进了棉花单产的提高,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则阻碍了单产的提高;各阶段制度对播种面积及单产的影响与该阶段政府实施的政策导向及该政策的合理程度有关;技术构成了各阶段单产提高最重要的因素,且发挥了边际效益递增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