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发刊词     
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上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斯言凿凿,振聋发聩。这是一种来自传统大学理念的声音。其气势之宏伟,视野之开阔,常常令我想起柳宗元《登柳州城楼》中“城上高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从事中国文学史教学与研究的教师 ,我很关注近期问世的《中国文学专史书目提要》(以下简称《专史提要》 ,陈飞教授主编 ,大象出版社 2 0 0 4年 7月出版 )。据本书的序言和后记 ,陈飞教授在撰写“九五”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中国文学史学史”之“专题史”时 ,受其著作既多却少有关注的感动 ,遂发愿编撰此书。编者历时三年 ,艰辛搜罗 ,广泛收集 ,细心编撰 ,复经多方努力 ,终得成书。今读之颇有感想。一是视角独到 ,选题新颖 ,是前人所不曾为 ,有填补空白之意义。“文学史”自从上个世纪输入中国以后 ,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迅速…  相似文献   

3.
《社区》2008,(5):4-5
蓝天野并不是出生在书香门弟,家里的大人大多不看书,最早的文学方面的熏陶来自他的祖父和父亲,“祖父念过书,他每天晚上给我讲,讲的多是《西游记》,还有一些公案,但是讲得多了,就不知道再讲什么了。”于是,蓝天野上小学后不久,有一次书店拉了一车书去学校卖,蓝天野的祖父就吩咐孙子买几套书回去,“他看完给我讲,当时买了《水浒》,还有一些民间的说部,都是说书人传下来的书,有《三侠五义》、《小五义》等。”除了祖父,蓝天野的父亲也识字,“我印象中他很聪明,家里很多东西都是他自己做的。”  相似文献   

4.
李辉英,对于内地青年读者来说也许是个生疏的名字,但却为年老的读者所熟知。一九八○年,丁玲曾在《关于左联的片断回忆》一文中,忆起李辉英创作的起步。她说:“我编《北斗》很重视读者的意见,我联系了不少读者……,沙汀、艾芜就是在读者座谈会上认识的……,李辉英、芦焚,都是从投稿中发现的新人。”李辉英的处女作《最后一课》,就  相似文献   

5.
书的悄悄话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小女孩。书是我最好的朋友,它伴着我一同忧伤,一同欢笑 。 有一天中午,我拿着一本《安徒生童话》,躺在床上看书,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这时候,我听见有人叫我:“懒惰的小主人,快醒醒!”是谁在叫我呀?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书。我奇怪地问:“你怎么会说话了?”书摇摇头说:“不要问我为什么,我先带你去一个地方。” 于是,书就拉着我的捭,一起飞啊,飞啊,飞到了丹麦的街头。书说:“看那!”我看过去,只见一个披着金头发的漂亮的小女孩,穿着一双大拖鞋,衣服又破又旧,在寒冷的街上走着。书又说:“那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我看着…  相似文献   

6.
绿茶书情     
正《沈从文与丁玲》李辉著大象客|大象出版社2019年6月这本书2005年曾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4年后,大象出版社大象客修订再版。对我们了解沈从文和丁玲是绕不开的著作。在丁玲的生活中,前后两段"三角关系"构成了她的情感特征。前期是沈从文、胡也频、丁玲;后来是胡也频、丁玲、冯雪峰。丁玲的情感生活,呈现出五四新知识女性的真实内心。在她后来的回忆录中,她袒露了对冯雪峰的感情,不仅仅是文学才能,更多的是政治思想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7.
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11月版《成语故事选》一书中,将成语“郢书燕说”写作“郢书燕悦”。将此故事中“燕相国受书而说之”写作“燕相国受书而悦之”,并且把“燕相国受书而说之”中的“说”解释为“高兴”。我认为,象这样写和作注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诗经·黍离》是为人类千古之问——“我是谁”而作,其中诗人“心忧”的原因是因为“我是谁”的问题找不到答案,而其中的“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之问,正是“我是谁”这一问题的特殊形式,是诗人发现了自己的本体之我而对本体之我又无法彻底地加以理解,觉得自己很陌生,从而才把自己作为对象而发问的。  相似文献   

9.
2007年9月29日.网友“秋天的鱼”在跟帖中写道:“我把中国和平出版社‘绿鸽画丛’的文字录到这里来,因为由衷地喜爱它们,所以把它们送给云门弟子。图画里有文字不能表达的内容,这套《美妙的大自然》我多买了一些,准备分送给人。早想给看云(薛瑞萍的网名)寄一套过去,又觉得太唐突了。假如看云老师愿意把通讯地址给我.我很高兴把这套书送到让它发挥更大作用的地方。”10月10日上午.我收到了来自广西南宁的特快专递邮件。  相似文献   

10.
《他山之石》这部经济论文选集已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问世.本书作者黄望青教授是一位外籍华人,新加玻卓越的政治活动家,东南亚地区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山之石》的多数文章选自其原著《工商业现代化诸问题》(经济论文之二).《经济外交在樱都》(经济论文之三)、同名著作《他山之石》(我所认识的日本)之中;还有“访华演讲”栏目内的六篇文章,则来自作者访问我国的部分报告文稿;“作者简介”是选自宋哲美著,香港九龙东南亚研究所出版的《星马人物志》一书.全书有五大部分:日本成功之奥密:新  相似文献   

11.
一、宝钗必有可怀处薛宝钗何许人也?按那“石上所书”,薛宝钗是“山中高士昌莹雪”,看来不大象是“坏人”。但就她的机变、合乎时宜来说,却又是难免讨人嫌恶的。尤其是人们出于同情弱者、怀疑强者的普遍心态,更容易将她列入奸诈一流,何“晶莹”之有?  相似文献   

12.
常跃强 《社区》2009,(35):57-57
近读金圣叹评《水浒传》,因为注意到评语.使我明白了不少道理,对《水浒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实,小时候对这部书就读过。我舅舅就曾送给过我一部两大册的精装120回《水浒》。正值“文革”,这在当时很难得。然而那时候看过就看过了,不过是看热闹.  相似文献   

13.
孙奇逢是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 ,他的《易》学思想不仅把“本来之《易》”视作“天定之象” ,把“圣心之《易》”、“《易》书之《易》”视作“模写”之像 ,从而摆正主、客观的本质关系 ,而且 ,于学《易》之人而言 ,他尤其强调将“本来之《易》”和“《易》书之《易》”一概化而为“在我”之《易》 ,从而使“易”成为人们具体立世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指导。他的这个思想很实际 ,也很精彩 ,学《易》者如此 ,实际上人人都当如此  相似文献   

14.
来信周新城老师:您好!最近我读到一本书:《大突破——新中国私营经济风云录》(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大突破》。此书的作者我倒并不陌生,多年前他和另一位作者写的《交锋》一书曾因鼓吹不问姓社姓资、不问姓公姓私而名噪一时。另外,我从网上还看到他近年来又大肆宣传对日关系“新思维”,甚至在日本出版了《中日战争的启示与思考》一书,竭力替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滔天罪行辩护、开脱,这下到了不问爱国卖国了。《大突破》一书我也买来读了,只感到作者罗列了一大堆材料,包括事件的报道和他人的言论,其本人的观点和倾向似乎就蕴…  相似文献   

15.
契丹小字解读的又一部新作———《谜林问径》一书出版韩桂荣(辽宁民族出版社)契丹是我国古老民族之一,是东胡支系鲜卑后裔,于公元5世纪初登上历史舞台,至10世纪初建立了统治北中国的辽朝。辽朝创制了两套文字,史称“契丹大字”与“契丹小字”。由于书禁及战乱等...  相似文献   

16.
一、殷之起源与溵水殷,金文作?《尔雅·释言》云:“殷,中也,正也”。《书·禹贡》称:“九江孔殷”。《正羲》云:“言其得地势之中也”。《书·尧典》“以殷仲春”。《传》:“殷正也,以正春秋之气节”。还有盛、众、大、富、深……等等含义。原始氏族部落,是逐水草  相似文献   

17.
实践中来自有特色──读李显福著《通讯与通讯写作》戴永福我最近阅读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显福同志著《通讯与通讯写作》一书,感到很有特色,它是作者运用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阐述通讯采访写作理论的一本好书。它对于初步涉足新闻通讯采写领域的年轻人来说,无疑...  相似文献   

18.
“春王正月”王字浅说《春秋》经文,每年第一条必是“春王正月”,若正月无事可记,则必书“春王二月”或“春王三月”。春和月份无需解,何以必书王字?《公羊传》说是为强调“大一统”,何休引申说是为通夏、商、周三统;杜预说是专指周平王,以正《春秋》之始;桓公年...  相似文献   

19.
钱钟书先生的力作之一《宋诗选注》,1989年9月出第二版,就重印而言为第六次。钱先生在《第六次重印附记》中写道:“—九八五年重印后,我又有些增改,主要在注释里。这书又将重印,而纸版损旧,得全部重排;出版社容许我有机会,把修订各处都收入书里,我很欣幸。”对于钱先生的修订工作,王水照先生有一段话说得很好:“钱先生的所有著作,从《谈艺录》、《旧文四篇》、《也是集》(两书又合编为《七缀集》)到《管锥编》,都有反反复复的‘增补’、‘补订’、‘补遗’,而且都是‘明码标价’,而不是暗中‘改头换面’‘自我整容’。……这些修改,除少数属于订正外,绝大多数是增补例证,发展和完善论  相似文献   

20.
读者广场     
我前个时期看了两本中国书:《中国可以说“不”》、《妖魔化中国的背后》,感到很痛快、很高兴:中国人已经知道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了,并知道如何维护自己形象了。 我们移民澳大利亚,深感当地人对中国很不了解。中国人给澳大利亚老板打工,老板付的工钱是每周30澳元(一澳元约相当于人民币5.8元),而付给当地人的是每周170澳元。中国人提出疑问,对方回答:你们中国人不是每月才200多元人民币吗?我付的够多了。更可笑的是,我刚去时有人竟问我:你见过汽车吗?我说我家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