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对于每个毕业生来说,求职是必须迈过的一道槛。不过,我们也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求职并非易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的求职者都有过黯然退场的失败经历。据一项调查显示:当求职者经历了第一次失败后,只有10%以上的人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而当求职经历了3次或更多次的失败后,会有90%以上的人产生自卑心理,从而怀疑自己的人生和前途。难道求职失败真的是因为自身学历太低、证书太少,缺乏工作经验吗?其实,这一切都不是最主要的,关键在于我们是以怎样的心态面对、规划这场人生大考。有时,求职成功就是因为一句话、一个细小的举动、一时的勇气和最后一刻的坚持……来看看师兄师姐是如何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吧!  相似文献   

2.
面试是求职过程中必须迈过的一道槛,也是求职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很多人求职失败,就是缘于面试时短短几分钟的失误。其实“事在人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注意其中的关键点,面试并不是什么攻不破的关卡。  相似文献   

3.
理所当然的事少,出乎意料的事多。一蹴而就的事少,麻烦不断的事多……在曲折的求职路上,由于到处充满着机缘和变数,因此失败不可避免地会与每个求职者相遇。如何才能提高求职成功率?建议大家在求职前,不妨先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一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强项和弱项,之后再对症下药制定缜密的求职策略。有时当我们的软硬件都处于劣势时,不妨试着“剑走偏锋”,反其道而行之,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学着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将弱项变成求职“卖点”,这或许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让自己转败为胜。  相似文献   

4.
《成才与就业》杂志2015年9B“封面故事”栏目的《求职各显其能》一文,介绍了在“互联网+”浪潮的催动下。微信求职、APP求职和“淘宝”求职等新途径。作为迫切希望为企业招到合适人才的HR,笔者看后深有同感,那就是相比于传统的求职方式,求职者不妨用一些新颖、另类  相似文献   

5.
散宜生 《人力资本》2009,(10):56-58
“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有一天一定会到。任何困难都必须你自己去面对,创业就是面对困难。”——马云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如何减压”已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求职失败、错误定位,甚至人际关系处理不当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并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人们的心境,甚至是生活或工作。不过,凡事终有解,没有过不去的河。在本栏目中,你就会从专家的分析与对策中得到启发,从而获得排除压力的力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如今对于每个年轻人来说,求职已成了一种必然的人生经历,是每个人必须迈过的一道坎。然而,在这条沟壑前,并非每个人都能顺利跨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多数求职者都有过意外跌倒的遭遇。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证书、能力、经验都不是最主要的,关键在于我们是以怎样的心态面对。  相似文献   

8.
面对求职失败,你有没有想过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据统计,有85%的求职失败者在求职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缺陷,而他们自身却根本没有意识到。为了帮助求职者更好地了解自身,更快地找到理想的职业平台,本刊邀请专业职业顾问根据大量  相似文献   

9.
穆之 《人生与伴侣》2006,(10):54-55
求职之重,重在面试。有人把面试比作战场,在战场上“胜败乃兵家常事”。在目前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大环境里,对于许多求职者来说,面试时失败的几率要远远高于成功。但有些失败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只是由于你的一时疏忽,才“大意失荆州”,令你走出考场后,兀自感叹:“唉!我曾那么接近成功。”  相似文献   

10.
心态的力量     
谢康优 《社区》2017,(29):26-26
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次的挫折和失败,那么怎样去面对“挫败”,处理得好坏往往就决定了一生的命运。有句名言说得好:“面对人生逆境或困境时所持的心态,远比任何事都要来得重要。”  相似文献   

11.
求职地图     
在本栏目,“求职地图”为你解析上海5大就业板块及未来走势,同时,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提供了10 类应届毕业生热门岗位介绍,为你成功择业、就业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2.
本栏目采取全新的导读方式,将用人单位信息以职位检索的方式展现,每一类职位分“岗位解析”、“证书装备”、“薪资风向标”、“招聘金页”等部分,省去毕业生求职时对招聘广告——费劲阅读的烦恼。招聘信息来源主要由各人才中介公司及各招收新人力资源的企业提供。  相似文献   

13.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求职之前除了对自身情况做合理评估外,详细的“敌情侦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如此我们才能制定出周密的“战略部署”,保证求职成功。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了解企业的招聘新走向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刘杰 《今日南国》2009,(1):16-16
现在,“求职”已经成为大四毕业生的热门话题。这期我们通过三个真实的求职故事,告诉你如何做一份最好的简历;怎样在面试中表现最好;如何在试用期满后成功留下。愿每一个即将踏出校门的学子都有份满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现在,校园里最忙的可能要数正在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了,面临“毕业”与“就业”,他们可谓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憧憬多年的理想之门就将在这一刻被撞开。然而就业之路却又是那么颠簸坎坷,眼前确实有很多机会,但又是那么难以把握、稍纵即逝……为了帮助广大学生迈好走稳这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成才与就业》将从本期起开辟“职业指导”栏目。本栏目将邀请上海各大人才中介机构的职业顾问,为即将踏出校门或正在求职的同学指点迷津,相信职业顾问为每位同学“度身订做”的分析,不仅能帮助“案例”中的同学顺利进入职场,缩短求职“阵痛期”,而且对于阅读杂志的你来说也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也希望广大同学能把自己正面临的就业难题或困惑告诉我们,本刊将邀请职业顾问来为你“品头论足”。来信请寄:上海市长宁路491弄36号《成才与就业》杂志200050刘闻亮收E-mail:wenliangliu@sina.com  相似文献   

16.
一、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对于毕业生而言,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份比较合适的工作,求职前的职业定位非常重要。很多毕业生之所以求职失败,8O%源于职业定位不准所致。毕业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具有可塑性及潜力等优点,但缺乏实践经验、具有好高鹜远等缺点是求职失败的关键因素。很少有毕业生能深刻认识到,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是踏踏实实地工作,在工作中锻炼提高自己和积累工作经验。如何减少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同时,如何将个人远期奋斗目标与现实生存机遇规整划一,这是任何一个毕业生在求职前都应当深刻考虑的首要问题。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会计专业毕  相似文献   

17.
报载,一位大学生为求职做增高手术变残疾,至今无法正常行走。这位大学生可以说是被就业“时尚观念”——“矮个求职不行”误导的牺牲品。人,几乎都有随波逐流的俗性,只要一股风刮起来,一定有人跟风。火热的职场,一些时尚的技巧、包装、观念、职业常让人随波逐流。赫尔岑曾说过:“流行的东西都是好的吗?那流行感冒昵?”因此,凡事需有度。  相似文献   

18.
求职是人生的一次大考,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这场考试掉以轻心。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求职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将决定着这场考试的最后成绩。那么求职面试到底该准备些什么呢?请听专家指点——  相似文献   

19.
一位年轻人,他大学毕业以后,连续三次去求职,都遭到了失败。一日,他路过一座寺庙,见方丈大师正盘坐在庙中,手拿了一串佛珠在不断地念经。年轻人问:请问大师,能否给予我指点?”方丈答道:你年纪轻轻,我垂垂老矣,应该是你来指点我才对。”年轻人说“:我年轻力壮,想得到一份职业,不  相似文献   

20.
首先,改“跟风求职”为“个性求职”。一直以来,在大学生求职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跟风现象,这使大学生求职存在“四大集中”一一集中时间、集中地域、集中行业、集中用人单位,这不但加大了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导致社会行业的人才分布很不均衡。改变这种“跟风求职”为“个性求职”,其实质就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